您还不是认证园区!
赶快前去认证园区吧!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生命学院的余国营教授课题组主导的一项关于52例COVID-19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在《mSphere》杂志上发表。该研究的作者发现,无症状患者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患者相当,但是无症状患者表现出较高的淋巴细胞水平,清除病毒颗粒的速度更快,长期感染的风险以及长期并发症风险均较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病毒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该过程中起作用。

无症状携带者通常无法诊断,但仍可散播病毒并传播给他人。Xia说,了解为什么有些病人生病而其他人没有生病是遏制大流行的最重要挑战之一。“它们可能比有症状的患者引起更大的病毒传播风险,这对感染控制构成了重大挑战。”
研究者们研究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患者的咽拭子和血液样本,其中包括27例因与COVID-19相关并发症而入院的患者和25例因其他原因入院但SARS呈阳性的无症状患者。研究人员使用咽拭子评估病毒载量,并在血液样本上进行测试以测量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
尽管两组患者的病毒载量相当,但无症状患者与有症状患者相比,CD4 +细胞(抵抗感染的白细胞)的数量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增加。像以前的研究一样,新分析还显示,有症状的患者比无症状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肝功能受损。然而,与其他工作相比,这项新研究并未发现两组之间细胞因子水平的显著差异。
在与德国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一项更大的随访研究中,研究者们分析了100多例严重COVID-19症状患者和30例轻度症状患者的血液样本。他们还计划进行动物研究,以更好地了解T细胞在病毒脱落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