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疗效未必都是坏事:从患者角度看临床终点|第一现场

收藏
关键词: 患者终点临床
资讯来源:研发客
发布时间: 2023-03-22

生物统计人员不再只在传统试验设计上发挥作用,更能针对患者需求,重新定义试验方案的临床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随着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CDE)出台的一系列“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指南日渐落地,生物统计人员将不只在传统试验设计上发挥作用,还要从繁杂的患者意见中提炼出关键要点,针对患者需求,重新定义试验方案的临床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例如,特应性皮炎患者通常有显著的主观症状,在临床试验中,可以使用评估主观症状的量表来评价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作为评价有效性的临床终点指标之一。


这是不久前研发客从三方协调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监管-生物统计高峰论坛上获得的信息。与会生物统计人员表示,统计师不应仅关注试验药物对患者生存时长、客观指标的改善,更要关注他们身心感受、功能状态和生存状态的获益。


拓展阅读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开发时代降临


图片来源|陈平雁的演讲,并经过其授权使用


我们不能代替患者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陈平雁


“包括FDA、EMA在内,都强调患者的独立性,来自患者的评估结果不被临床医生或其他人修改,他们同时不能对患者疾病进行解读和解释。在医疗环境下,医生根据观察或判断所记录的患者症状信息不属于患者报告结局(PRO),而属于由医生对患者的观察所报告的观测结果(CliRO)。”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陈平雁说。


根据定义,PRO由患者直接报告,是患者对自身疾病和相应治疗感受的主观评估,不被医生或其他人修改或解读。显然,保持患者的独立性是PRO的核心关键。


杨森(中国)研发中心产品开发负责人狄佳宁认为,研发人员的感受并不一定代表患者的关注点,患者要有自己的主张。他在报告中,通过案例谈及了患者的实际偏好。


杨森研发中心产品开发负责人 狄佳宁


例如,一个治疗偏头疼的药物,其临床结局是疼痛缓解、恢复学习、工作及社会活动能力,但同时伴有心脏病发生几率。来自200位成人偏头痛患者的选择偏好调查显示,对患者而言,缓解功能受限更重要,重要程度甚至是缓解疼痛的两倍。特别是他们为了换取偏头痛期间正常功能的恢复,可以接受几率达到1/500的产生与治疗相关的心肌梗塞。


狄佳宁说,研发人员应充分听取患者声音,并考虑不同的临床终点,以真正体现临床价值。


拓展阅读

患者最在意什么,生存率 or 安全性?


同样,安进中国定量生物医学科学部门负责人董军用“世界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来形容患者就像那个自己不觉得冷的孩子,其需求有时不被研发人员(妈妈)所理解。


安进中国定量生物医学科学部门负责人 董军


现在,新药研发不再是医生或研发人员单方面的想法,希望牺牲一些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而获得更大收益和更优质的生活质量的趋势,在某些疾病领域是患者的新需求。为此,董军认为,研发人员、医生、统计师要更敏锐捕捉,同时还要用具体工具开发出来,承载收集患者声音和意见并作为证据,递交给监管部门。


从统计角度推进“以患者为中心”


CDE统计与临床药理学部部长 王骏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CDE)统计与临床药理学部部长王骏在讨论环节主持提问:如何从统计角度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新药研发?


狄佳宁认为,药品评价中获益风险的评价有较多指标选择,统计人员能在患者纷杂的意见当中,提炼出最重要的意见,并加以区分和分析,使所有反馈更具科学化和专业度,也可以避免患者意见重复提交给CDE。


勃林格殷格翰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医学和研发负责人张维认为,统计师能发挥的不单是传统试验设计的作用,还能更好地从患者需求角度定义临床终点和替代终点。“当然这需要审评人员、统计师、临床专家和患者共同参与。” 


他举了一个罕见病的例子。该病尚无公认的有效性评价指标,所以在有效性终点和患者结局报告是由临床专家、统计师结合患者疾病特征开发的,并需经过信效度检验。


同时,张维也特别有感而发,在有重大临床需求的罕见疾病领域,研发人员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在ICH E17的框架下,去体现中国患者与全球数据的一致性,而不是仅仅把样本量作为一个单一维度的限制影响了中国早期参与全球研发的时机。


“这些细节可以从统计的角度体现出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张维说。


勃林格殷格翰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医学和研发负责人 张维


张维的观点得到了陈平雁的认可。陈平雁认为,无论是临床专业还是统计专业人员,在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理念上都欠缺经验。统计人员能在临床报告结局(COA)和患者报告解决(POA)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患者数据收集、数据的调研方法,如何采用COA建立终点方面,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默克研究实验室(MRL)生物统计和科学决策部执行总监 王武保


美国默克研究实验室(MRL)生物统计和科学决策部执行总监王武保说,大家都在谈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到底什么是患者需求?如何科学地把患者意见量化成证据,如何评估量化后的患者意见相应的临床意义,对统计师是非常大的考验。


ICH E9 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延伸


诺华生物统计总监 韦加为


“E9 (R1)其核心是申请人需要回答希望开展什么样的临床研究,这一估计目标是什么,统计和临床界的人联合统一起来,围绕着患者的临床需求设计临床试验。”诺华的生物统计总监韦加为一语中的。


拓展阅读

CDE解读Estimand:未来已来


为此,她提出统计人员七步的思考过程。首先是确定治疗的目的和试验目的,在试验过程中,临床和统计人员要特别留意伴发事件。同时,临床医学人员和统计人员要紧密合作,讨论如何处理伴发事件,构建全面的估计目标,不断调整试验设计、数据收集和估计方法的选取,保持与估计目标一致。统计人员重点要确定主要分析的假设和适当的敏感性分析,考察这些假设。


“其中,患者停药标准、退出研究标准、试验前和试验期间允许使用的药物,患者的终止治疗原因可能对伴发事件处理策略的选择很有帮助。”韦加为说。


诺思格首席科学官 陈刚


诺思格医药科技公司的首席科学官陈刚认为,指南ICH E9R1对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伴发事件处理提出要求,要求方案设计在估计目标的框架下统筹考虑临床试验的五大要素——患者人群、治疗、临床终点、伴发事件及处理方法。根据指南,试验设计思路,模板根据患者需求发生了改变,这对企业来说是挑战,要需要重新学习。


拓展阅读

监管指南与临床融合促创新


最后,王骏认为,“药物临床研究的理念、工具和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审评技术要求逐步细化,生物统计师的作用愈发重要,统计人员更需努力践行各种新的指南和理念,与新药研发的其他同行携手合作。”他这样勉励与会统计师。



编辑 | 戴佳凌  dai.jialing@PharmaDJ.com



总第1846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可浏览更多文章
www.Pharma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