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聚焦:新区招商新“玩法”,玩出新突破

收藏
关键词: 招商新突破
资讯来源:南京生物医药谷
发布时间: 2021-03-02



落地不到5个月,已集结一批一流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支持和精英,还引来不少投资机构主动询问融资事宜……芯行纪科技有限公司CEO施海勇带着他的“芯行纪”落户南京江北新区,一切比想象中进展得更快。“人愿意来,资本非常关注。”施海勇已认定选择江北新区是正确的。





江北新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2020年江北新区直管区GDP超过2100亿元,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全市,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在2020年南京市招商工作考核中,江北新区获得“完成奖”“优胜奖”“完成目标突破奖”“重大项目突破奖”,实现年度招商工作“大满贯”。2020年共完成实际利用内资52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472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807亿元。


拿出“领头羊”气势,抓住招商突破“牛鼻子”,企业、人才、资金快速集聚,新区招商新“玩法”玩出新突破。

01

因为“聚焦”,所以“集聚”


三年前,江北新区确定要建设“两城一中心”(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聚焦发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金融三大主导产业。去年,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63%、30%,产业规模分别突破500亿和1000亿。



聚焦就是专注,对于投身实业的企业家、创业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选择新区的首要因素是,这里产业发展专注,产业生态链优势凸显。”施海勇说,近几年,台积电、新思科技、芯华章等产业头部企业陆续落户并很好发展,印证了江北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方面发展思路的前瞻性。


2020年4月,中国EDA创新中心在南京江北新区启动,芯华章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重要的核心企业亮相,颇受业界瞩目。芯华章于当年3月落地江北新区研创园,公司致力于自主可控EDA智能软件和系统的研发,目标是彻底填补国内验证EDA工具的空白。


为什么选择在江北新区做这件“大事”?“落地前,我们走访多个城市,一些地方还不知道EDA是怎么回事,而江北新区领导对整个半导体产业及EDA领域已有深刻理解,这让我们感到惊喜。”芯华章公共关系副总裁王晓宇说,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完整,为芯华章这样要做自主创新的EDA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集成电路产业对当地的资源禀赋要求高,在世界范围内,能够称得上“芯片之城”的城市也并不多见。“城市的能力源自集聚效应,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聚焦发展,从政策、资金、产业基础到人才长期投入,才能逐渐看到成效。”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吴东越说。


锚定产业链招商,江北新区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目前,江北新区已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企业400余家。仅芯华章所在的江北新区研创园,去年一年就签约集成电路项目61个,总投资达277亿元。


且看芯华章去年成绩单:9月,开辟中国首个EDA开源社区;10月,推出全球首款开源的形式验证工具“灵验”;11月,推出首个支持国产计算机架构的动态仿真技术与产品“灵动”。新推出的两款产品和技术对于完善自主研发的EDA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为EDA2.0诞生在中国、在南京奠定了基础。


冲击“芯片之城”,这片“土壤”已展露实力。


02

以“资”招商,乘“风”而上


放眼全国各大城市,资本招商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南京的邻居合肥,就被称为“风投之城”,近几年,地方政府一系列颇具传奇色彩的投资,吸引了一些重磅项目落地。再看长三角“老大哥”上海,政府主导的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更是多如牛毛。


以资本赋能产业发展,江北新区有自己的理解——不孤注一掷于一两个项目,营造生态,培育科创雨林。江北新区已有400余支基金落地,带动各类资本5000亿元。


资本招商带来了什么?更精准的判断,更开阔的视野。政府引导,大量产业基金集聚,资本对风口上新兴产业“嗅觉”灵敏,目之所及的是全球。


几年前,看好国内创新药前景,从海外归来的徐诺药业团队初定落脚上海。就在去年,江北产投集团了解到这家颇具潜力的企业后,投资参股企业并引入江北新区。


徐诺专注于抗肿瘤创新药研发,拥有全球顶尖的表观遗传技术平台。本月,徐诺的2000平方米实验室将启用,首批招募的8位科学家将上岗。“公司产品管线的首个候选药物艾贝司他,已经进入临床3期。我们要在南京建设全球研发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药企业。”徐诺药业CEO兼总裁徐英霖说。


投资徐诺的基金名为“南京江北医疗创新产业基金”,江北产投于2018年发起设立,至今已投资了药捷安康、南京博奥信生物等诸多明星企业,并引入了徐诺在内的多个重要生物医药项目。


徐诺的成功落地并快速发展,引来投资者追捧。短短数月,这家企业原本估值为12.5亿元,估值直接翻倍,达到25亿元。


截至2020年底,江北产投对外设立股权的投资基金就有15支,基金总规模达181.17亿元。除战略协同母基金外,14只基金累计投资49个项目,其中71%的项目同步实现落地新区各园区,已投项目平均估值增长率超30%。


“芯行纪还处在初创阶段,就有多家投资机构主动联络。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知名投资机构盯上了新区,对这里的新项目高度关注。”施海勇说。


03

人才奔涌,后劲十足


芯华章目前已拥有150多人的精英团队,其中75%是高端研发人员,硕士、博士比例近八成;徐诺医药要用三年左右,集聚120位医药精英,实现每年新报3-4个临床批件的目标;芯行纪计划自主研发新一代数字芯片实现EDA技术,会在5年内,组建一个300人的团队;......江北新区高企总数已超千家,高端创新人才位列南京市第一方阵。从以上企业发展态势来看,未来新区人才和创新能量会继续“井喷”。


去年8月,成立20年的芯原微电子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被业界称为“中国半导体IP第一股”。同年9月,芯原南京公司在江北新区开业,这里是芯原在东部地区布局的重要研发中心。


“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只要能留住人,就能留住企业。从南京公司的招聘情况来看,一些重点高校留宁、到江北新区的意愿大幅提升。” 芯原微电子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说。


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金融都是智力密集型产业,正如戴伟民所言,“没有什么比人才的集聚更重要。”


应世生物创立于2018年底,是一家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的生物科技新锐。去年,正在做A+轮融资的应世生物被江北新区一支引导基金“盯”上,顺利获得融资,并对接落地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决策要将总部定在南京。


“一些合作伙伴就在药谷,有的甚至就在隔壁楼,步行几分钟即到。”应世生物联合创始人、CEO曹飞告诉记者。



企业“用脚投票”,人才丰富,企业集聚,资本青睐,政策支持……没有哪一项能单独影响这些处在发展关键期企业的决策。真正打动他们的,是这诸多因子组成的活跃创新生态.


在《南京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中,江北新区共有65个重大项目列入其中,当年实施项目63个,占南京市近1/5,当年投资359.5亿元,占南京市约20%,新开工项目中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均居南京第一。瞄准主导产业再发力,在当年实施的63个市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占项目总数的84.1%。


这里未来可期,后劲十足。 


来源 | 新华日报
编辑 | 石丽莹
审核 | 李郭成 钱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