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大三甲医院对待新技术是什么态度?

收藏
关键词: 调研新技术
资讯来源:惠宜康科技
发布时间: 2020-09-17



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对近几年的产业技术趋势怎么看?各家推新的便利化的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医信建设安全和便利总会矛盾,也一定是安全更重要。以云HIS为例,技术上不难实现,但安全要求下绝对不允许敏感医疗信息上云。再比如说AI诊断,实际上最多也就是辅助参考,因为诊断率数据再漂亮,哪怕只有1%的误诊,对病患个体来说都是很严重的医疗事故。该医院目前仅尝试了PACS影像历史文件上公有云,起到类似备份的作用。


超融合技术也是,引进很早,但范围不广。如果用了超融合,系统和系统之间出现不兼容、延时等问题,反而不好,所以只虚拟化了次级业务和应用服务器。大医院的需求还是稳定为主,更多考虑成熟技术,这其中的平衡比较难掌握。



医信建设未来的发展需要技术厂商、政策、医院共同推动。高新技术涌进来,大家还在摸索,这时候官方再立规矩的话反而是条条框框的限制。医信未来的发展模式可能是某家医院接触到某家公司,一拍即合,做出一些东西来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以电子病历为例,评定有各种各样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是信息的互通,包括病人的结构化电子病历信息、非结构化的诊疗数据。政策在其中再去扮演一个推动信息共享的角色,避免重复检查,信息闭塞等等问题。


医保支付、移动端查看影像、手机挂号导航等等功能都是这两年的趋势,因为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AI、远程规划等等都在催化数据要上云。但是医院环境里不会把大量数据往云上放,可能会在需要的时候通过云来传输,而且数据一定要脱敏。如果管理层理解支持信息化、建设思路明确,那么医信推动会更加顺畅。


惠宜康愿景——致力于成为

中国西部地区行业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平台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