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让未来更普惠。昨天,“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开幕,这被外界视为是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蚂蚁)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路演”。
大会所在地,是江南造船厂旧址,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兴和衰。2010年,这里改建成了世博会中国船舶馆,这艘百年大船又树起了金融科技的“风帆”。
活动现场“大咖”云集,大家聚焦未来科技,探讨数字普惠开放、金融科技创新、全球生态共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最前沿的金融科技及商业问题,其规模不输杭州云栖大会。
外滩大会峰会论坛多达40场,蚂蚁集团CEO胡晓明的行程却很低调。除主论坛外,媒体可见的行程,他仅出席26日举行的“浙江大学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论坛”。
作为在杭州“长大”的蚂蚁科技,在杭州打造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沪杭两地科技金融如何融合发展?蚂蚁上市之后,又将会有哪些战略选择?
昨日,在蚂蚁上市之前的“最后一次路演”现场,杭州日报记者专访了蚂蚁科技集团CEO胡晓明。
杭州数字经济的远见
值得学习
蚂蚁在杭州,支付宝在上海,胡晓明经常往来沪杭两地,早已习惯了这种“钟摆式”的节奏。
从云栖大会到外滩大会,胡晓明都是主要的参与者。不过,在他眼里,云栖大会是硬核的科技大会,谈的是底层技术和前沿技术,而外滩大会则是和大家分享金融科技,谈的是让技术链接金融和实业。
说起杭州的数字经济,胡晓明称赞说:“杭州对数字经济的远见,值得所有城市学习。10年前,大家还不知道云计算是什么时,杭州就支持阿里巴巴发展云计算,第一个在全国试点城市大脑,并在云栖小镇投了很多资源,落实很多场景,现在杭州有浙政钉、浙里办等应用,都是惠及民生的。”
上海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是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胡晓明坚定地认为,上海的金融若跟科技结合起来,不仅能推动科技和金融的变革,还能作为其他城市和国家的样板。
在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沪杭两地科技金融如何融合发展?胡晓明认为,今天的国际竞争,是城市群的竞争。上海也好,杭州也好,打造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是为长三角这一世界级城市群在全球引领金融科技创新的一部分。
“蚂蚁会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联动起来,将资源优势整合起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对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金融的可持续,有积极作用。”胡晓明说。
蚂蚁只投资未来
区块链没有KPI
今年来,蚂蚁在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明显提速。6月,蚂蚁自研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成立公司,独立商业化运作;7月,推出“蚂蚁链”,加速推动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化;9月,蚂蚁将一块消费金融牌照收入囊中……
在胡晓明看来,金融不能只依靠资本和牌照,而是需要科技,“蚂蚁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要通过科技去链接用户、资源、渠道,花呗、借呗等业务总量,蚂蚁自营部分只占2%,其他98%都是通过链接合作伙伴来实现的。”
尽管现在很多业务还不大,但蚂蚁坚持投资未来。比如,蚂蚁链和区块链,不是响应国家号召去投资的,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了,那时大家根本不知道区块链是啥,如今已有50多个应用场景了,链接的都是实体经济。
“我们专注的是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和数据解决跨链的系列问题,尽管现在我们没有盈利,但我们乐此不疲,请大家关注这些安全、可信的技术。”
胡晓明说,蚂蚁投资的是未来,而不是赚“快钱”,如果马上能赚钱,这不是蚂蚁做的事情,而是其他人做的事情。
这在同为阿里经济体成员的阿里云这里,得到了佐证。最近,阿里云刚宣布2.0阿里云计划,完成0到1的突破,开始1到100的部署,又是一个10年。
“对蚂蚁链来说,我们还在不断投入底层技术,专注于行业解决方案和跟实体经济结合,溯源、供应链、跨境贸易等场景融合,所以区块链要实现‘从1到100’还早,我们从来没把盈利作为区块链的核心目标。马上赚钱,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是10年的规划。”
金融要有
“温度”和“烟火气”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未过去,外部环境充满诸多变数,但最大的确定性已经看到了,那就是小微企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有违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
如何帮助更多小商户能通过数字化升级?答案就是科技金融。“蚂蚁除了提供信贷资金外,还能提供流量支持,为饿了么、口碑、旅行社提供流量入口,来帮助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服务。”胡晓明说。
在今年初的2020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胡晓明宣布将支付宝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聚焦服务业数字化的新战略目标,未来3年将携手5万服务商,帮助4000万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支付宝将首次把首页等资源提供给商家,为商家提供多个场景的入口。
在此次疫情中,蚂蚁做了很多,支持政府开发健康码,消费券助力复工复产,但让胡晓明最感动的是,一个月后蚂蚁做了一款产品,用户去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消费时,能给店主打赏。
“比如,你买20块钱的水果,能给店主打赏1毛钱,其实这不是1毛钱的事,而是一种认同,平台上有1000万用户这样做,小店也有了反馈,将营业时间从3小时拉到6小时、8小时。”
这种科技金融的“温度”和“烟火气”,是通过技术来将消费者和商家建立了链接,让金融原本服务不到的客群得到服务,“就是为了这些改变,为了这份温暖,我们乐此不疲。”
今天外滩大会上,不是只有金融科技,胡晓明说:“我希望外滩大会不是宣讲冷冰冰政策的,而是年轻人打卡的地方,这里有音乐会,有美食,可冲浪,这是金融该有的温度和人情味。”
科技是金融最大的“变量”
支付宝诞生第一天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后来出现收款码、余额宝、小微企业信贷、相互保、消费券、区块链等产品,产品创新的后背,都是技术创新。
在外滩大会致辞上,胡晓明说:“蚂蚁的基因不是金融,而是科技,科技是推动蚂蚁业务每一次进化的最核心动力。”
从招股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窥探出蚂蚁集团金融科技赋能的秘密:2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产品、1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核心技术奖项,以及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26279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其中6382项已经获得授权。在蚂蚁员工中,有64%的员工都是技术研发人员。
“我们的技术战略长跑,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胡晓明说,“未来,蚂蚁最重要的事是投技术。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投入资金用于强化科技研发实力,增强产品和技术创新,为长期战略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未来重点投入研发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五大技术领域。在胡晓明看来,探寻金融背后的技术,不能仅仅依靠资本和牌照,而是需要科技,它是一个最大的变量。
在全球的金融发展当中,还有很多的不平等,大量群体的金融服务还没有被满足,还有很多效率可以提升,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是可以解决这一切问题的重要抓手。
“中国不缺银行,但缺一家科技公司,通过数字技术,让所有被遗忘的小微企业和个体获得贷款,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今天只有技术能做到。”胡晓明说。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