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强效 | 谢幸教授:氟唑帕利获批上市,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收藏
关键词: 上市患者获批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所属行业:小分子靶向药
发布时间: 2021-01-22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晚期。作为“沉默的杀手”,卵巢癌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即使经过初始治疗获得临床缓解,卵巢癌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应运而生,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凭借“合成致死”机制,有效推迟复发,延长生存,开启了卵巢癌靶向治疗新篇章。


2020年12月1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PARP抑制剂艾瑞颐®️(氟唑帕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既往经过二线及以上化疗的伴有胚系BRCA突变(gBRCAm)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疗。为此,本报特别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解读研究内容,梳理决策思路,分享临床经验,并整理访谈精要,以飨读者。






教授

谢幸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以妇科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

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5年制(第8版、第9版)主编






追本溯源,

PARP抑制剂有的放矢




Q1




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减少复发是延长生存的关键,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PARP抑制剂能够显著推迟卵巢癌的复发时间。能否请您介绍一下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谢幸教授:肿瘤细胞受到化疗药物作用后,会引发DNA损伤,包括DNA单链损伤(SSB)和双链损伤(DSB)。当细胞发生SSB时,DNA修复酶PARP激活,识别损伤并介导碱基修复的完成;当细胞发生DSB时,主要通过同源重组修复(HRR)机制完成修正,BRCA1和BRCA2在HRR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接受化疗药物的肿瘤细胞,给予PARP抑制剂阻断SSB修复后,DNA损伤进展至DSB,仍可通过HRR完成修复;但当肿瘤细胞存在BRCA基因突变,导致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时,DSB修复无法完成,从而导致了PARP抑制剂和HRD对肿瘤细胞的“合成致死”作用。






稳定强效,

氟唑帕利安全可及




Q2




基于Ⅰb期研究的优秀数据,氟唑帕利已在我国获批上市,同时,Ⅲ期临床研究也已积极开展,进一步探索其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有效性。您认为氟唑帕利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有哪些特点呢?


谢幸教授:多年来,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领域的研究不断进展,并在卵巢癌患者尤其是携带BRCA突变或HRD阳性卵巢癌患者的后线治疗及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中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基于一系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进口的PARP抑制剂已在我国获批上市。


近日,我国首个原研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凭借Ⅰb期研究的优秀数据获批上市,用于既往经过二线及以上化疗的伴有胚系BRCA突变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疗。在氟唑帕利获批上市的Ⅰb期研究中,其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9.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2.0个月,与同类药物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在安全性方面,氟唑帕利严重不良反应(≥3级)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血液学不良反应,且仅有1名患者由于不良反应而永久停药,停药比例远低于同类PARP抑制剂。总体而言,氟唑帕利安全性良好。






医疗惠民,

优质原研大有可为




Q3




此前,国内已经上市的PARP抑制剂均是进口药物,氟唑帕利作为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创新药被NMPA药品审评中心纳入优先审评,并成为我国首个上市的原研PARP抑制剂。您认为这将对我国卵巢癌的临床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


谢幸教授:虽然进口PARP抑制剂已获批进入我国临床实践,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仍迫切期待更多品种的药物丰富临床决策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民族药企的优质原研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前沿药物;此外,作为原研药物,氟唑帕利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药物优势,使卵巢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优选。






更多获益,

联合疗法未来可期





Q4




随着PARP抑制剂推广应用的不断扩大,联合疗法的探索不断深入。您认为未来氟唑帕利有哪些联合治疗的探索方向?


谢幸教授:PARP抑制剂的主要获益人群为携带BRCA突变或HRD阳性者,因此卵巢癌的治疗仍有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基础研究已经发现PARP抑制剂与其他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为进一步拓展PARP抑制剂的获益人群,提升单药疗效不理想、HRD阴性、铂耐药等患者的疗效,合理优化诊疗策略,PARP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已成为卵巢癌诊疗的主要探索方向之一。


已有许多研究聚焦PARP抑制剂联合传统化疗药物在卵巢癌中的疗效,虽然目前尚未取得重大进展,但对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后线治疗而言,PARP抑制剂联合化疗仍极具探索价值;同时,PARP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卵巢癌治疗领域的探索也不断进展,国外的Ⅲ期临床试验已证实,该联合疗法能够显著延长HRD阳性晚期卵巢癌患者PFS,我国原研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与氟唑帕利联合方案的探索也已启动,希望原研药物的研究带来更多好消息,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获益;此外,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也是研究的热门方向,已有研究表明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发挥协同抗肿瘤疗效,这一联合治疗模式未来可能带来更多突破。


目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科研团队正在开展氟唑帕利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研究,前期已经完成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均显示出该联合治疗模式良好的协同作用,期待未来通过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能够为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