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发表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收藏
关键词:
央行关于
资讯来源:生物探索 + 订阅账号
发布时间:
2021-04-15
2021年4月14日,央行官网发布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严厉的口吻透露出我国人口转型已迫在眉睫。

论文指出: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
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
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2035 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在正文部分,央行甚至表示,若我国没有把握注时机,很有可能会“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

图片源自央行官网
人口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的全球性问题。我国从2011年开放“双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人口政策一直处于调整阶段,而近年来,专家、学者则频频提到“全面开放和鼓励生育”,如今央行甚至以论文形式论述
“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的必要性,不难预见未来的生育政策大势。
当然,在鼓励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同时,也要保障精准生育。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我国的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5.6%,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5.57%接近。目前,全球已发现6000~8000种罕见疾病,影响了约4亿人口,且该类疾病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仅不到10%的罕见病有已批准的疗法,并且治疗费用每年可达数十万。从这些方面来看,做好出生缺陷精准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2020年举行的第八届北京市罕见病学术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提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一级预防的效率,为携带明确的染色体变异或致病基因突变的遗传家系带去了生育健康宝宝的希望,降低孕中期引产的痛苦,并可阻断遗传病在家族中的传递。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有越来越多企业涌入到这一赛道中,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比如贝康医疗
自主研发的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PGT-A)在2016年由国家标准管理中心分类界定为“三类医疗器械”监管的三代试管基因检测产品,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产品。该公司也因此备受资本市场青睐,于今年2月成为港交所
中国辅助生殖基因测序产业第
一股
,为其
开发全生育周期产品围绕三级预防措施体系,实现辅助生殖领域的精准医疗带来了更雄厚的资本支持。
随着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我国生育健康领域产业化必然实现进一步的突破与发展。贝康医疗作为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的第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通过基因科技创新,让更多家庭能够生育健康的孩子,为国家及民族优生贡献力量,不断推动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发展。
免疫疗法 | 生物仿制药 | 疫苗 | 耐药性 | 药物靶点 | 健康生活 | 药企新闻 | 药物盘点 | 制药技术 | 药物副作用
白血病
| 肺癌
| 胃癌
| 结直肠癌
| 肝癌
| 乳腺癌
| 胰腺癌
| 心血管疾病
| 神经退行性疾病
| 肠道微生物
体外诊断
| 医疗器械
| 生物纳米
| 3D打印
| 基因检测
| 单细胞测序
| 基因编辑
| 辅助生殖
| 人工智能
| 精准医学
抗癌药
| 4+7带量采购
| 耗材
| 备案制
| 注册人制度
| 健康中国
| 新版基药目录
| AI医疗器械
| 远程医疗
| 同股不同权
IPO
| 融资
| 合作
| 基金
| 港交所
| 科创板
| 创业板
| 研发投入
| 收购
| 市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