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南迁50年50人在高新】吕盼稂:打造智能新视觉产业生态圈

收藏
关键词: 打造
资讯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发布时间: 2021-02-02



















写在前面

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1991年,合肥高新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中国科大尖端科研力量以及一批批从中国科大走出的优秀学子,合肥高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一直以来,合肥高新区为中国科大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师生校友创新创业提供了生根发芽的沃土,而无数中国科大师生和校友也为合肥高新区的发展贡献出了青春智慧。

为了展现中国科大与合肥高新区共同成长的历史进程,讲述校区共荣共生、携手创新的生动故事,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大党委宣传部联合策划“科大南迁50年50人在高新”系列宣传,讲述50名在合肥高新区工作、生活、创新创业的中国科大师生校友的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讲述的是中国科大1996级校友、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吕盼稂的故事。



吕盼稂
打造智能新视觉产业生态圈


中国科大1996级校友、富煌君达副董事长吕盼稂

 富煌君达供图


2011年,走出校园开始创业的吕盼稂怎么也没想到,几年后他研发的产品拍到的照片,会被收入教科书里。


科大求学、工作15年,从学生到创业者,他正一步步将脑海中“捕捉时空奇点, 揭示宇宙奥妙”的梦想实现。



“中国科大是一所学术开放、自由的学校”


1996年,吕盼稂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学习测控技术专业。求学期间,他在导师的实验室里接触到了国外研制的高速摄像机,也了解到高速摄像机对于科研的重要性。


富煌君达X系列超高速摄像机


“我们做科研的时候,要用到这种高速摄像技术。虽然当时国内有很多研究所在做高速摄像的研究,但是仅限于做一个项目,并没有成熟的产品。”于是,吕盼稂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开始研发高速摄像机。


一间民房、几台电脑,2011年,吕盼稂带着几个师弟创办了富煌君达,开始了高速摄像技术的产业化之路。2016年,团队研发的高速摄像机等产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口碑,性能指标也做到了国内领先。


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在中国科大学习、工作的15年,对吕盼稂影响很大。他坦言,中国科大是一所学术开放、自由的学校。“在科大,学生们在完成规定学习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科大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自己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吕盼稂说。



勇于创新 人才是关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在社会经济中保持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地价值创造,必须要勇于创新,坚持创新。


吕盼稂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在我们公司,研发人员占了一半,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他们很有激情、创新的想法非常多,有些想法看似不可能,但我会鼓励他们去尝试、去挑战不可能”



随着对行业的理解及成像技术研究的深入, 吕盼稂提出了新视觉的概念,其中包括高帧频采样、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融合、成像与压缩融合、理解与感知融合的新一代视觉感知技术。


吕盼稂对自己的研发团队有着严格要求, 他组建了以中国科大博士团队为核心的一支富有创新力的新视觉研发技术团队,要求团队始终紧盯新视觉技术前沿,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


同时,公司承担多项国家级、安徽省和合肥市关键技术重点研发项目,获得安徽省和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省、市、区各级政府为公司注入了科技项目扶持资金、研发补贴支持,提供了不竭的创新创业动力。



打造智能新视觉产业生态圈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新视觉技术成为机器感知现实的一种重要的支撑技术。应用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军事、航天、气象、交通、科研等各行各业。


吕盼稂认为,高速摄像机在当下很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一个“创造新视觉的行业”。


富煌君达与中国科大共同发起成立了“高速机器视觉图像测量与分析技术”联合实验室,将高速成像技术进一步拓展到时空一体的高时空分辨率新视觉技术前沿。


“合肥的科研力量在全国来讲其实还是很厉害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同行一起把智能新视觉的应用做得更宽,把市场做的更大。”吕盼稂期待,通过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形成一个围绕智能新视觉的产业群,探索这种先进的成像的技术,打造智能新视觉产业生态圈。


—THE END—

信息来源:人民网

运营支持:安徽生活网政务新媒体中心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