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不是认证园区!
赶快前去认证园区吧!
点击上图,了解CBIB2.0
医药服务产业“三驾马车”是指医药外包服务、商业服务和物流服务。总体来看,2020年,政策红利驱动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我国医药外包行业已具备相应条件,处于全球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在商业服务领域,疫情助推药品销售模式转型,行业洗牌曙光初现;在医药物流领域,“得冷链者得天下”进一步加强,智慧物流成物流行业下一风口。
2020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C(D)MO 行业市场规模超过530亿元。此外,相较于全球CRO行业渗透率,我国CRO行业渗透率较低,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0.3%。中国制药企业更多专注于仿制药开发,对CRO需求较弱,随着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创新药开发,企业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加大,越来越多小型创业型生物制药公司成立,未来CRO的需求和业务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同时,共享全球医药外包行业的成长红利,行业订单持续向中国转移,加之疫情影响,产业转移更加明显,预计后续海外产业转移有望加速。
2. 医药商业服务
受制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包括医院在内的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超20%。根据公开数据整理,2020年上半年我国三大终端(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药品销售额实现7839 亿元,同比下滑10.7%。新冠疫情催化人们网上购药的习惯,同时部分电商平台入驻互联网医院,使得2020上半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同比增长70%,市场份额也上升至5.7%,而实体药店的药品销售则首次呈现负增长。
目前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依托国家集中采购、国家医保管控的加强、医联体的推进和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执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药品带量采购、医保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举措实施的结果表明,药品零售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是必要的应对策略,尽管药品终端销售增速持续放缓,但行业发展渐趋合理化,行业洗牌而渐生的新局面也初现曙光。
3. 医药物流服务
疫情影响下,第三方医药物流优势愈加凸显。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由于疫情限行,道路封锁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增加,第三方医药物流需求顺势增长。选择第三方医药物流,对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可以大大缩减运输储存成本。一个医药流通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可节省下来的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截至2020年11月,全国13000家医药流通企业,每年可节省200亿元低水平重复投入,整个医药物流行业的盈利能力至少翻一番。
随着国家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第三方医药物流成为大势所趋。智慧化、管理精益化和“互联网+药品流通”是医药物流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2019年6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火石创造在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首次发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hina Biomedical Industry Barometer,简称CBIB)。这是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也是目前可用于衡量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数字标尺。
回顾2019,首批入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具代表性的医药服务企业名单如下 :
CBIB构建起生物经济新时代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新路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作为CBIB学术指导单位,助力CBIB迭代升级。
自2019年发布以来,历经2年多时间的运营优化迭代,指数更加成熟、稳健,更有前瞻性与预测性,将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宏观院和计量经济专家、政府部门专家、行业协会专家开展详细论证,研究确定指数指标选择、指标权重设计等,CBIB 2.0将以全新的指数体系在第十四届生物产业大会面向全球正式发布。
基于1277家医药服务企业进行筛选,进入CBIB 2.0成分服务企业共计51家(重点关注药品、医疗器械CRO企业、CDMO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创新实力、融资能力等维度,2020 Top10 成分医药服务企业将从中诞生。
如有任何疑问
火石小助手 官方报名通道
今日重磅
↓↓点击下方,了解2019CBIB指数发布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