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国际化道路,加入国际组织自是良策,但管严企业,练好内功,也重要
十天前,美国FDA药品中心合规办公室(Office of Compliance)发布了2022年年报,历数过去一年中的政绩,共23页,图文并茂。有兴趣者,可登录识林阅读。这里只谈一点读后感。
年报的工作总结分三个方面,即促进合规、监管和执法行动、及机构卓越性,如下图所示。
其中促进合规指的是通过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企业)的明确沟通和合作,积极促进合规,例如:发布了10份指南、及在业界会议上做了80多个报告。监管和执法行动是指采取有效的、基于风险的监管和执法行动,例如:发了50多个进口禁令、及100多封警告信。机构卓越性是指在工作场所文化、人力资源和业务流程方面追求运行卓越,例如:签发了180多封GMP检查分类信、及10000多份药品认证书(Certificates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
值得注意的是,年报把促进合规放在了首位。也就是说,FDA认为,将自己对GMP的最新认知,以指南和报告的方式,告知行业,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是首要的。当然,这里也许有做秀的成分。年报最重要的读者恐怕是FDA的婆婆,即国会,其历来不乏认为FDA应少为难企业的议员。
但笔者想多说两句的是那10000多份药品认证书。
十几年前,我国还在用GMP认证制度。获得GMP认证的工厂,除非后来发现有严重问题,在5年内被认为是GMP合规的。FDA则认为GMP是针对产品的,不能脱离产品而谈工厂的GMP合规。我国有些通过FDA检查的工厂自称获得了FDA的GMP认证,引起过一些议论。一位企业家托我问FDA是否有GMP认证的概念。曾任FDA代理GMP处长的Nicholas Buhay先生对我说:“FDA还真有一个可以被称为不是GMP认证的GMP认证(a certificate not for certification)”,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药品认证书。那时的认证书都是纸质的,每年要签3000多份。Buhay先生说他手都会签痛的。
该认证不是我国意义上的GMP认证,而是FDA向世界上一些欠发达国家提供的一项服务。例如,印度一家向美国出口药品的药厂,也向某非洲国家出口该药品。该非洲国家没有能力开展境外现场检查,但可以问FDA,是否其认为印度药厂GMP合规。若FDA认为是,就会发函给非洲国家,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药品认证书。这份认证书管2年用,FDA收费175美元,满划算的,对双方都是。
从每年3000到10000份药品认证书,显示全球对此项服务的需求在增加。也不知国际药品检查组织(PIC/S)每年在成员国之间会签发多少封类似的证书或文件,是否也在10多年内翻了2倍。对FDA药品认证书的需求增加与FDA一贯的严格监管,大概不无关系。由此想到,走国际化道路,加入国际组织自是良策,但管严企业,练好内功,也重要。
作者:榆木疙瘩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识林®App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