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市卫健委联合市跑改办印发了《舟山市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进就医体验大提升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市就医体验大提升行动的号角吹响。此次行动围绕全市“1+9+2”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改革,以“二补一创新、四强九提升”为主线,围绕服务、环境、流程,推进就医体验全方位大提升,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
此次提升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群众就医体验为核心,持续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档升级,围绕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流程等重点,在巩固深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解决痛点难点堵点,全面优化医疗机构就医环境,减少人员集聚,改善就诊秩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人性化、智慧化、便利化、特色化水平。
推进就医全方位体验大提升主要举措如下:
基层看病更方便。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夜间门急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适宜手术及住院服务。2019年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20项举措中,基层适用项目延伸拓展到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门急诊服务更有序。
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强化预约挂号、预约诊疗、预约检查检验、双向转诊,让患者在院内少停留、少等待、少跑动、少接触。所有开设发热门诊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预检分诊和挂号、收费、就诊、检查、留观治疗“一条龙”服务的发热门诊。
“互联网+医疗”生态更完善。推进“共享药房与药品配送”服务提档升级,在原有试点基础上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覆盖。创新建成“线上复诊”平台,完善相关信息系统互联对接,形成“网上看病”“在线结算”“送药上门”的闭环式规范管理和服务。
日间服务更高效。提升日间手术比例,拓展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手术时间。到2020年底,实现三甲综合医院日间手术比例达到20%以上,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达到200个以上,平均住院日下降到7天以内。
健康档案更实用。完成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促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2020年底前,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50%以上。
疫苗接种更透明。推进“智慧疫苗接种”建设。完成与省系统对接,提供网上便民服务功能开展接种服务。到2020年底,实现预防接种门诊使用全覆盖。
急救服务更高效。健全区域内急救站点设置和院前急救网络体系,畅通病人转运通道。到2020年底,实现急救平均出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设区市主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小于15分钟,县域主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小于10分钟。
互联网诊疗更可及。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化升级,丰富互联网医疗、护理、药事服务内涵。继续推进大型设备基层预约项目。深化完善“远程病理”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县级医院病理诊断服务能力。进一步“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
两卡融合更便民。拓展电子健康医保卡的发行量和覆盖面,逐步在患者手机端实现诊前预约挂号、在线取号,诊间报到等功能全覆盖。到2020年底,应用覆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
检查检验更省心。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检验检查结果通过“浙里办”手机移动客户端国民健康医疗专区向群众开放自助查询。
费用结算更智慧。通过优化流程、改造系统、简化手续实现智慧结算全面提档升级。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电子票据覆盖率达100%。
就医环境更整洁。增加厕所通风除臭设施,增设免费取纸设备,确保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结合医院实际,对院内绿化景观进行优化升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放松、休息场所和舒适的疗养环境。
功能布局更科学。积极引入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生活服务业态,打造舒适、便利的医院生活及人文环境。系统评估和梳理院区布局,摸排闲置空地,合理改建停车位。优化院内停车环境,合理设置停车区域。
就医停车更智慧。使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对车位和车辆进行集中管理,优先采用扫码支付、无感支付、“先离场后付费”等智能缴费方式,缩短收费排队时长。
院内点餐更智慧。推进“智慧食堂”建设,改进用餐服务方式和结算方式,有效缩短就餐排队时间。优化住院用餐服务,进一步满足住院患者的就餐需求。
公共设施更温馨。
在医院内设置母婴室,为母婴提供人性化服务环境。
规范开展院内公共区域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为残疾患者提供无障碍就医环境。
为确保此次就医体验大提升顺利推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加强监督、指导、考核、排名工作机制,坚持跟踪问效,每月通报各单位完成情况,并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