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责任】“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联动!”多位医界代表、委员齐发声:强基层,务必做到这几点!

收藏
关键词: 医疗医疗服务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3-03-03

如何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怎样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来自医疗战线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享了筑牢“健康基石”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记者丨张园园


时值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由中国医药卫生行业27家协(学)会共同主办,人民网·人民健康协办、E药经理人和中国县域卫生承办的2023“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于3月3日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

来自医药卫生界的24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线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以及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应邀在线观摩会议。

强基层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地位,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建设;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着力强基层、补短板,促进健康公平可及。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是确保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这就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怎样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在此次座谈会上,来自医疗战线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享了筑牢“健康基石”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依发言顺序进行整理)


 霍勇: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之道在于联动


霍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如何整体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尤其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个人认为解决之道在于联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基于曾经地调研以及对现实问题地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他认为,如何联动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们平时防治融合做得还不够。”霍勇以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联动机制不足的问题为例介绍,新冠三年,无论是最初的武汉原始毒株,还是后来的德尔塔、奥密克戎毒株,不管其致病性高低,真正导致患者重症甚至死亡的大部分是基础性疾病。“这说明什么?我们很多应急的公共卫生工作应该做到平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更要应对基础性疾病的防治。”


基于此,霍勇建议:


第一,我国在疫情过后一定要建立重大慢性病国家注册系统。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在内的四大类慢性病占据了我们所有疾病死因的近90%。平时就要把这些重大慢性病注册好,真正实现防治和管理的联动。


第二,要建立慢性病防治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联动机制”。平时和战时如何联动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同时,联动应当考虑发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霍勇认为,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提升我们对重大慢性病、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水平,助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优化,让基层真正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司富春: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关键落实这五点!


司富春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



“以农村、城镇、社区医疗机构为中心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司富春指出,近年来,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联合体等制度建设,为强基层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司富春话锋一转,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落后、设备设施缺乏和落后、人员数量不足和专业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


在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在此情况下,司富春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础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倾斜和支持,减小地区间、城乡间差异;增加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改善优化就医环境,尤其是对基础医疗设备的配齐,升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X光机、CT、呼吸机、除颤仪等诊断、急救和康复设备。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水平。要加强以城带乡,引导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辐射疏解;要扩展医疗救助制度“分类化”保障,对低保人群、边缘人群和因病返贫高风险人群实行差异化救助政策,引导社会慈善机构、商业医疗保险等力量,聚焦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新需求,加快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现医疗、医保协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将中医疗效确切的农村群众易发病种在国家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中予以明确,并纳入医保定额结算范围,适当放宽就医条件,使更多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第三,增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适度放开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治疗限制,同时又要把乡镇卫生院办成擅长专科的特色医院;要加快乡镇和社区全科医生培养,将村医纳入全科医生管理,并制定科学的全科医生报酬政策。


第四,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强化村医专业化水平。要制定“医科高校学生到基层”的计划;鼓励医科高校和乡镇医院建立帮扶制度;放松乡村医生就职服务年限,服务期满可自由流动,采取灵活组织的措施,鼓励县域内乡村医生的合理流动。


第五,加快推进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区远程医疗。要加强“互联网和农村医疗”的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可以建立农户健康信息库和电子档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城乡医疗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提高区域内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合理诊治、有序就医和转诊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就医渠道,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要建立农村健康平台,推动地方政府、企业与专业的医疗团队合作,为村民提供接地气的健康教育,积极尝试日常慢性病管理、自我健康检测和监测,常用急救技术培训等内容。



 吴浩:

基层医疗服务要解决从数量到质量转化的问题


吴浩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近年来,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从数量到质量转化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直言,透过基层门诊量的数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占了不小的比重。


“如果实现了高质量的防治结合,那么,对于提升我国的公共卫生水平,提高全民健康寿命都是极为关键的。”吴浩认为,其中离不开基层全科医生的作用。他还强调,全科医生并不是什么病种都会看,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基层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全科医生的科学认知体系建立起来,吴浩介绍,国家层面和相关的专业委员会等,制定了符合基层实际操作的指南,这样全科医生可以在地域条件不同、设施设备各异的情况下做到有章可循。


与此同时,为促进全科医生技能提升,对相关病种进行专项培训至关重要。吴浩表示,培训并非要把他们培养成专科医生,而是提高全科医生针对区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通过专病专长门诊的建设,强化服务质量,实现与三甲医院的同质化诊疗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真正有依靠。


在吴浩看来,全科医生的最大优势在于服务的连续性。“当熟悉甚至了解了区域内的服务人群后,他们可以因地制宜提出个性化的疾病防治策略,患者也更容易接受。”



 陈树波:

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


陈树波 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同时指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表示,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布局的关键一环。


陈树波认为,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把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解释,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可以有效地承接上级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同时能够利用平台优势把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所在区域。“一般来讲,地市内有三级甲等医院、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样可以形成有效的分级诊疗体系,既能保证服务能力地提升,也能促进整体防控能力地提高。”







—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未经公众号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截图、复制、传播、展示、转载、摘编等)。如需授权请在本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已经获得公众号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精 彩 推 荐

医院发展  | 领军人物 学科建设  | 医共体建设  |  行业热点  |  县域大会 

政策解读  | 绩效改革  |  信息化建设  |  强县计划  |  人才梯队建设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