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强,复星的并购策略有什么问题?

收藏
关键词: 复星并购
资讯来源:医业观察
发布时间: 2021-11-25

点击关注我们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医业观察公众号的第1254-3期文章


作者:医疗课代表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1、永远在风口上的复星


复星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几乎不错过任何一个风口:


制药领域: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CART(复星凯特)、mRNA疫苗(BioNTech合资);


医疗器械:上市前依托罗氏诊断代理起家,医美器械(控股以色列公司75%)、手术机器人(直观复星上海代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呼吸机(瑞士公司80%股权)。


民营医院:佛山禅城医院(民营医院全国第一)、多家肿瘤医院,如济民医院(安徽最大民营肿瘤医院集团)。


仅从投资布局能力来看,复星对风口把握之精准可谓无出其右。


2、并购无错,整合策略是关键


为什么复星医药在资本市场估值长期不高呢?市场整体观点是复星缺乏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是一家“拼盘式医药企业”。


复星系的核心能力在于投资和BD,而非原始研发主导。


这个发展策略并没有问题,跨国医药器械企业的做大做强,大多是通过并购和BD而实现,比如艾伯维的药王修美乐是并购来的,辉瑞的新冠疫苗也是和BioNTECH合作开发的。


生命科学&IVD巨头丹纳赫是一家纯粹的并购整合公司,在美股市值高达2100亿美元,PE高达37.6倍远高于复星医药27.6倍(复星PE波动范围极大)。


定性地说,通过并购和BD拓展业务是一个正常策略,关键在于怎么做。


以丹纳赫为例,丹纳赫是国际市场的并购之王,并购案例动辄数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

丹纳赫的并购原则可以概况成2点:


1)布局利基市场,避开巨头锋芒。丹纳赫几乎不与主流巨头正面竞争,以至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丹纳赫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2)标的企业要有绝对的竞争力。比如IVD的贝克曼、口腔的卡瓦、Nobel、光学的莱卡,在各自领域都具有稳固的一梯队优势。


从这两个原则来看,复星系并购和BD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3、复星并购扩张的问题在哪里?


简单说,复星布局的每一个风口都有面临无数巨头厮杀。


复星系布局的每一个市场都是千亿、万亿级的大市场。虽然每一次都能踏准风口,且领先市场一段时间,但很快会迎来国内外巨头入场的激烈厮杀。


比如,生物抗体药领域,复宏汉霖面临恒瑞、信达、百济、君实、康方等无数药企的竞争,各家市值均远高于复宏汉霖。


CART领域,复星凯特在国内第一家获批,但随后国内已经有上百个CART在研产品。


mRNA领域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康希诺、沃森生物、艾博生物等疫苗企业纷纷布局,创新药企百济、信达、君实、天境等一梯队创新药企也纷纷布局mRNA技术,君实生物更是明确进军疫苗领域。


医疗器械方面,手术机器人逐渐成为风口,微创医疗机器人已经港股IPO。


其他国内巨头也纷纷入局机器人:美敦力、史赛克、强生、捷迈邦美、西门子等等。美敦力推出的Hugo机器人直接挑战直觉外科机器人的地位。


医院方面,佛山禅城医院在全国民营医院排名第一,但作为综合医院面临的竞争是周边所有的公立大三甲。旗下的其他民营综合医院也面临这样的竞争环境。


此外,复星还有一堆外人看不懂的并购操作。

比如复星持股50%以上的药企:重庆药友50%、江苏万邦95%、奥鸿药业96%、桂林南药96%、湖北新生源51%、湖南洞庭药业78%、雅立峰生物95.2%、江苏二叶制药65%。


这些药企的竞争力在哪里?估计大多数业内人士都很难回答上。即使能找到一些所谓的“优势”,那么相对中生、恒瑞这样销售力爆棚的巨头,优势究竟有多大呢?


小结:市场是理性的


复星旗下大多数公司、产品并不具备头部的竞争力,因此估值远远低于恒瑞、迈瑞、爱尔、通策、药明等各领域绝对龙头,也是非常合理的,说明市场是理性的。


The End


欢迎点击关注公众号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