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BEST2020拜耳肿瘤高峰论坛—西区肝癌介入治疗论坛”于线上顺利举办。本次会议邀请四川省人民医院谢坪教授担任主持,河南省肿瘤医院黎海亮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维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挥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黄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玮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树法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朱晖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于云端对原发性肝癌(HCC)介入治疗领域前沿学术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增进交流学习,旨在汇聚中国声音,鉴证中国力量,共同推动中国肝癌规范化诊疗新进程,让更多中国患者从中获益。本文简要整理会议学术汇报精要内容,以飨读者。
大会主持谢坪教授:本次会议主题是“汇聚中国声音,鉴证中国力量”。今天我们在线聚焦领域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邀请领域内多位专家作客直播间,就HCC领域学术进展和热点话题展开充分的交流。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够持续推动HCC领域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获益而努力。近年来,中国HCC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突破,而总生存期(OS)改善是HCC治疗的主要目标。后线治疗已逐渐成为OS延长的重要因素,关注HCC后线治疗必将成为肝癌工作重心。展望未来,在全国同行的不懈努力和以拜耳公司为代表的业界力量的推动下,我国HCC领域必将取得新的突破。
大会主席黎海亮教授:“BEST2020拜耳肿瘤高峰论坛”至今已召开多次,为HCC治疗带来了许多新理念。近年来,随着介入联合综合治疗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MDT认识的更加深刻,HCC的早诊断、早治疗和更好地延长肝癌患者OS成为了新的治疗目标。《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首次将瑞戈非尼作为二线标准治疗药物纳入其中,为临床医生带来了许多新的系统治疗手段。但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也成为新的挑战。希望各位同道能够通过通过这次活动相互交流学习,提高HCC治疗水平。感谢拜耳公司提供聚焦前沿的学术平台,希望未来能够为HCC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携手同行。
大会主席吕维富教授:索拉非尼自上市以来,历经10余载,在HCC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疗效也获得进一步认可。《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也将索拉非尼推荐为一线用药。近年来,瑞戈非尼在临床上也得到各学科医生的广泛应用,目前也被推荐为二线用药。未来,如何更好地开展一二线序贯/联合治疗,从而更好地造福患者是所有医生关心的话题。今天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两位专家对如何对一二线药物进行选择这个话题进行研讨,会对广大介入医生提供很好的启示。
大会主席薛挥教授:索拉非尼在中国上市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随后的RESORCE研究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患者中位OS达26个月。目前TACE联合靶向治疗已成为中晚期HCC的经典治疗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目前单项免疫治疗疗效欠佳,而TACE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前景越来越明朗,以拜耳公司为代表的业界力量也正在推进局部联合系统治疗的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TACE联合免疫、以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为基础的靶向治疗会成为主流治疗方案。
杨树法教授介绍指出,改善OS是HCC治疗的主要目标,而早期诊断及进展后生存延长(全身治疗中二线药物的使用),是OS不断延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受二线治疗,是延长总生存的关键。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二线治疗可及患者比例约为50%~70%,HCC二线存在显著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目前最新国外指南/国内规范仍然推荐TKI作为HCC全程管理的基础用药。2017年RESORCE研究开启HCC二线靶向治疗的先例,首次确立HCC二线靶向治疗标准。该研究结果显示:瑞戈非尼治疗OS达10.6个月,与安慰剂相比,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7%。研究探索性分析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中位OS达26个月。
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证实瑞戈非尼在HCC二线治疗中明确显著的疗效。韩国真实世界研究(2018)结果显示:瑞戈非尼二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3.7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10%,12周疾病控制率(DCR)为58.2%,索拉非尼(N)序贯瑞戈非尼(S)全程治疗中位PFS 达10.2个月。日本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瑞戈非尼二线治疗中位OS达17.3个月,N-S序贯3年OS率58.4%。西班牙真实世界队列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瑞戈非尼二线中位OS达12个月,N-S序贯中位OS达28个月。肝移植复发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瑞戈非尼能延缓肝移植术后复发患者疾病进展,延长肝移植术后复发患者OS达12.9个月,N-S序贯OS达38.4个月。REFINE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瑞戈非尼的中位OS为13.2个月。韩国真实世界研究(2020年)结果显示:瑞戈非尼的PFS达3.2个月,OS达12.1个月,且未受到前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影响。
牟玮教授指出,肿瘤治疗药物大致可以分为针对肿瘤细胞、针对肿瘤血管和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三类。肝癌是异质性最强的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涉及到包括血管新生、微环境改变、细胞分裂增殖失控、免疫系统抑制等多个信号通路异常,包括酪氨酸激酶在内的多种激酶在促进肿瘤增殖和生长、促进血管新生、促进转移、抵抗凋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TKI仍是肝癌治疗的核心选择。
多靶点抗血管药物索拉非尼开启了晚期HCC靶向治疗时代。SHARP和Oriental两大研究均显示,采用索拉非尼治疗不可手术的晚期HCC,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OS。而一线治疗进展后,二线需要选择更多丰富靶点的药物,瑞戈非尼作为靶点最多的TKI抑制剂,其化学结构决定其具有更强的生化/药理活性,包括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增殖、抗肿瘤转移、抗免疫抑制等作用。在RESORCE研究中,瑞戈非尼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中位OS达10.6个月,奠定了瑞戈非尼二线标准治疗地位。目前国内外指南都推荐瑞戈非尼作为当前晚期肝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免疫单药治疗尚未能突破现有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而其与血管靶向治疗机制存在互补,联合治疗是肝癌治疗新趋势。瑞戈非尼多重机制调节肿瘤免疫,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最佳搭档,瑞戈非尼、索拉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正在积极开展。

黄明教授:国内外指南都推荐将瑞戈非尼作为二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当一线治疗出现耐药或进展等情况,序贯瑞戈非尼会给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这也得到多项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结果的证实。瑞戈非尼与免疫治疗可能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未来免疫联合TKI可能会带来更强的疗效。

朱晖教授:HCC治疗目前仅有一二线标准治疗方案,TKI联合免疫治疗有望成为肝癌新的治疗方案,期待在研究和实践中TKI联合免疫治疗能够取得新进展。以瑞戈非尼为基础的TKI与免疫治疗两者在机制上相得益彰,有可能会使肝癌患者进一步获益,但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并筛选出合适的患者。TKI联合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平衡肝脏功能和疗效,使得获益最大化是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黎海亮教授:今天会议对肝癌二线治疗的机制研究、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新手术、新药物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将会是未来新的方向。通过今天的会议,大家已经意识到,介入联合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越来越多的治疗药物进行排列组合,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当然,以后也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会议,给大家更多交流和深入探讨的机会。
吕维富教授:索拉非尼入市以来,介入医生经历了对索拉非尼从观望、怀疑到刮目相看的思想转变。目前新的靶向、免疫药物的研究都是以索拉非尼作为对照组且尚未超越索拉非尼的疗效。作为一名介入医生,要主动迎接靶向免疫时代的到来,通过介入技术与靶向、免疫治疗联合,推动未来“介入+”时代的到来。另外,随着索拉非尼、瑞戈非尼进入国家医保,也大幅降低了患者的负担。期待广大医生和拜耳公司共同努力,更好地造福患者。
薛挥教授:TACE单打独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TACE联合综合治疗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索拉非尼开启了肝癌靶向治疗时代,瑞戈非尼奠定二线治疗的基础。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将会蓬勃发展,相信在广大同道和拜耳公司的努力支持下,会有更多的中国数据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