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快讯】我国研究团队发表最新肝癌放疗研究成果!

收藏
关键词: 发表研究团队
资讯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发布时间: 2022-10-12

外科学领域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学》(JAMA Surg)于2022年10月5日在线发表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虎教授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吴健雄教授团队历时8年合作开展的前瞻性Ⅱ期研究成果(图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吴凡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此项研究表明,术前新辅助放疗联合手术这一新的治疗模式可以将中央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37.2%提高至69.1%(图2),达到了与小肝癌根治手术相似的疗效。



图1  中央型肝癌新辅助调强放疗的Ⅱ期评估: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


图2  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曲线



研究背景


“中央型肝癌”指位于肝门区、与大血管距离小于1 cm的肝癌,这一类型的肝癌手术难度大,单纯手术往往难以达到肿瘤完全切除,手术切缘不足增加了局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预后不佳。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8例中央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都接受了新辅助放疗(50~60 Gy/25~30 f),放疗后评效:客观缓解率(ORR)为42.1%,疾病控制率(DCR)为100%(典型病例见图3)。放疗完成后4~12周接受手术治疗。中位随访45.8个月, 5年OS 达到69.1%,5年DFS 达41.0%。


图3  典型病例--放疗后肝脏肿瘤缩小并与门脉血管分离


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放疗没有明显增加手术难度或手术并发症。放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无4级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主要为1~2级,仅1例出现3级手术并发症。



小结



这是国际上首个针对中央型肝癌新辅助放疗的前瞻性Ⅱ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手术,术前新辅助放疗联合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且未明显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研究为那些不能实施根治手术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策略,并取得根治疗效。


研究者简介

王维虎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主任

主编《中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放射治疗指南》
主编《消化、头颈、胸部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组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 副会长
北京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消化道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第五届"人民名医"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


吴健雄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主任

《现代肝癌诊断治疗学》主编

美国UCLA医疗中心客座教授

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IHPBA)成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肝胆胰肿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 理事

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全国肝癌专业学组 主任委员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香山科学会议(第461次及611次) 执行主席

人民日报、人民网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 特聘专家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




中国医学论坛报 李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