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一天饿一天,脂肪如何响应?Cell Reports: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隔日禁食对脂肪组织蛋白质的改变

收藏
关键词: 揭示Cell
资讯来源:精准医学与蛋白组学
发布时间: 2021-03-29

景杰学术|报道





题目:Proteomics analysis of adipose depots after intermittent fasting reveals visceral fat preservation mechanisms

发表时间:2021年3月2日

期刊:Cell Reports

影响因子:8.109

作者及单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ark Larance博士课题组

主要结论:隔日禁食可使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受抑制,脂肪酸合成增加,还有助于缓解炎症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关键词:隔日禁食 (EODF)、急性禁食 (acute fasted)、棕色脂肪 (BAT) 、内脏白色脂肪组织 (vWAT)、皮下白色脂肪组织 (scWAT)





肥胖是众多癌症的一个关键致病因素,而为了对抗其带来的代谢功能障碍,研究者们尝试了许多饮食干预疗法,其中最典型的是间歇性禁食 (Intermittent Fasting, IF),该疗法已被证实可以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提高葡萄糖耐受性、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甚至是在体重无变化的情况下。IF可分为两种策略,一种为限时饮食 (time-restricted feeding, TRF),即每天在固定时间进食,另一种为隔日禁食 (every-other-day fasting, EODF),即一天饮食一天断食。相比较起来,EODF在人类受试者中更易被接受,但其有益作用背后蕴藏的分子机制,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图1 Summary

 

研究首先建立了EODF小鼠模型 (EODF组),并以任意采食小鼠作为对照组 ( AL组),在实验2 w中EODF组的食物摄入量及体重没有显著变化。分别设置AL组和EODF组16h饱腹 (饮食,Fed)、16h空腹 (禁食,Fast) 各一半 (n=5),取棕色脂肪组织 (BAT) 、内脏白色脂肪组织 (vWAT)、皮下白色脂肪组织 (scWAT) 进行后续蛋白质组学分析。

 

一、从三种不同脂肪库层面,比较EODF下的蛋白质差异变化


基于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LFQ)(质谱策略),从三种脂肪库(样本策略)中鉴定到超过125,000的肽段中的8,500多个蛋白质。EODF下约有1,800个蛋白质在至少一个脂肪库中发生了显著改变,而急性禁食的情况下只有约130个蛋白质发生显著改变,这表明反复的禁食策略 (EODF) 可潜在增加蛋白质的差异变化。由图2可知,在EODF下,vWAT和scWAT有相同的变化趋势(scWAT变化稍小),而BAT的变化非常小,vWAT和scWAT有向BAT靠拢的趋势。vWAT和scWAT中50%的上调蛋白都是线粒体蛋白,如线粒体核糖体蛋白 (MRPL28),但其在BAT中显著降低;vWAT和scWAT中下调蛋白多集中于先天免疫反应,如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EPX

 

图2  EODF下三种脂肪库的特异性蛋白质组学分析

 

二、从EODF和急性禁食两种策略上,探究EODF下脂肪蛋白质组的独特变化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EODF和急性禁食下,三个脂肪库的蛋白质差异变化(图3)结果发现急性禁食策略比EODF策略调控的蛋白质少了许多,且大多不相同。作者接下来分别在基因和蛋白层面对组间差异进行对比,结果都证明了在EODF下,scWAT 和vWAT中与线粒体、脂肪酸合成相关的蛋白/基因集显著上调,而BAT中无显著变化或显著下调。值得注意的是,与脂肪褐变有关的解偶联蛋白1 (UCP1) 仅在scWAT中显著增加,在BAT中显著下降。此外,研究还发现,EODF下vWAT中与细胞外基质 (ECM) 有关的基因集显著下调,几种胶原蛋白 (如IV和VI) 显著减少,这是在以往的IF研究中从未发现的。

 

图3  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EODF和急性禁食下脂肪库的差异变化

 

三、EODF下白色脂肪分解能力受抑制


一般而言,急性禁食下交感神经系统会释放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会给脂肪库传递信号增加脂肪的分解,为其他器官供给脂肪酸。于是研究进一步通过靶向LC-MS/MS探索了儿茶酚胺受体蛋白在三个脂肪库中的含量变化。结果主要表明了,在EODF影响下,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蛋白 (ADRB3) 在vWAT中显著减少,在scWAT中也呈下调趋势,但在BAT中不受影响。ADRB3会激活脂肪分解途径,触发一个通过蛋白激酶A (PKA) 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导致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HSL) 上的S660磷酸化。研究者分别对比了AL组内饱腹/空腹、EODF组内饱腹/空腹、以及AL/EODF两组间饱腹状态下,vWAT的HSL S660磷酸化作用,发现EODF策略大大减弱了饥饿引起的HSL S660磷酸化,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为了进一步研究EODF诱导的vWAT脂解下调的机制,研究者还测量了血浆中非酯化脂肪酸 (NEFA) 的水平,表明EODF显著降低了NEFA释放。

 

 

小结

本篇研究利用LFQ蛋白质组学探究了隔日禁食 (EODF) 和急性禁食 (acute fasting) 策略下三种脂肪库中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并强调了可能改善代谢健康的关键代谢途径。1)EODF下,vWAT中脂解受体ADRB3及其下游信号显著下调,有助于抑制脂肪分解;2)EODF下,两种WAT中的线粒体蛋白含量有一致的增长趋势,可能促进了二者中脂肪酸的合成;3)EODF下,vWAT中ECM蛋白减少,这表明对于炎症和胰岛素敏感性有缓解和改善作用。

 

往期推荐




参考文献:

1. Dylan J. Harney, et al. 2021. Proteomics analysis of adipose depots after intermittent fasting reveals visceral fat preservation mechanisms. Cell Reports.


本文由景杰学术团队报道,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如有转载、投稿、等其他合作需求,请文章下方留言,或添加微信ptm-market咨询。
#关注领取 新人福利 ,下载最近三年影响因子(后台发送关键词“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