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资本市场会更好吗 | 投资观察

收藏
关键词: 投资
资讯来源:研发客
发布时间: 2021-02-08


2021开年,整个医药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给投资者带来了持续的信心。作为中国Biotech的风向标,中华香港生物科技指数在1月份累计上涨9.51%;A股中证医药指数上涨5.02%,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7%,恒生指数上涨3.87%。那么,2021年,医药行业的整体表现真的会越来越好吗?最近,花旗环球金融在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给出了他们的一些回应。

疫情和集采的影响逐渐消散


花旗环球金融的分析师认为,整个2021年,中国的医药行业将呈现欣欣向荣的复苏景象。资本的力量将帮助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创新药)企业,投入研发以及寻求更多机会。他们认为,由于受到疫情和集采的双重影响,导致一些大药企新产品的放量速度放慢。因此,2020年对他们而言是格外煎熬的一年。不过,这一影响将在2021年逐渐消散。



同时,在生物科技领域,他们也 更看好具有产品能力的公司,不论产品是通过自身研发平台或license-in。对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来说,具有产品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能力将变得非常重要。而从最近 君实与Coherus两家公司达成的PD-1产品license out 战略合作协议的案例来看,国内企业与海外合作折射出未来创新的方向,即从“China only innovation”迈向海外,获得美国FDA的认可。当然,君实生物与礼来合作的中和抗体,以及创新靶点BTLA单抗的开发也都是公司未来长期价值的体现。

在此次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同样提到了 云顶新耀德琪医药这两家2020年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其中,云顶新耀的license in 模式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在多款候选药物中,从Immunomedics公司引进的抗Trop2 ADC药物Sacituzumab govitecan(Trodelvy)备受关注。上述分析师认为,ADC药物或将成为下一个热点。目前,云顶新耀已经向新加坡递交了Sacituzumab govitecan(Trodelvy)用于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此外,公司的研发管线中还有治疗肾病的布地奈德,以及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Etrasimod 也同样值得期待。未来,云顶新耀将有可能在这些疾病领域与大药企开展合作。

而德琪医药最大的亮点则是不盲目追逐热门,开发的新靶点都会考虑到与现有产品组合和研发管线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这在生物创新药企业中非常难得。这也是它被一些投资者和医药分析师看好的重要原因。


新一年IPO趋势


最近,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其计划在科创板上市。花旗环球金融在此次投资者会议中提到,2021年依旧会迎来一大波医药企业IPO, 分拆上市以及二次上市的现象会较为突出。今后,出于再融资灵活性、估值以及流动性等方面的考虑,将有更多的A股企业赴香港上市,同样的,港股医药上市公司也将有可能去A股再次IPO。

资本和企业调研者对2021年的态度


去年末,研发客发起了“2021年资本市场预测”调查问卷,共回收40份关键人群调查问卷,其中投资机构20份,企业高管20份。投资机构中,PE投资人占比最高,达到55%,VC投资人占比30%,另外二级市场投资基金经理占比15%。企业高管中,COO占比45%,CEO(董事长/总裁)占比40%,CFO占比15%。

在针对 “2020年您投资的公司中是否有实现上市”的机构投资问题的回复中,有75%回复所投公司在过去一年实现上市,所投公司未上市的仅占25%。可见,科创板的设立、香港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的扩容以及新三板精选层的改革,极大丰富和缩短了投融资市场的上市时间表。在“您会推荐企业去哪个市场进行公开募资”的问题中,有多达70%的机构投资者建议前往估值更高的科创板上市,回复A股主板上市的占20%,仅有2人(10%)建议在港股市场上市。

随后,在关于 “您投资的公司在2021年是否有在公开市场募资的计划”调查问卷中,有85%的机构投资者回复有上市计划,仅有15%回复未有上市计划。我们将同样的问题稍作修改(改为:您公司在2021年是否有在公开市场募资的计划),抛向一线生物医药企业高管,得到回复“是”的受访者变为15%,“否”的受访者则为85%。

虽然大多数投资机构都成功完成所投企业的上市,但在接下来几道关于新冠疫情对行业投资影响的问题,参与调查的机构投资者并没有想象中乐观。其中,针对问题 “2020年新冠疫情对整个医药/医疗投资行业带来什么影响”问题时,仅有60%的回复者认为投资环境变得更好,有30%认为投资环境变得更糟,另有10%认为没有影响。同样的比例出现在问题 “2020年新冠疫情是否对这一年的投资计划造成影响?”中,有60%投资机构选择“是的,更积极的投入医药行业 ”,30%投资机构选择“是的,投资变得更谨慎”,另有10%认为没有影响。

而在 “新冠疫情对整个医药/医疗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中,出乎意料的是,有55%的研发企业高管认为对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 ,远大于回复对行业发展带来正向积极影响的35%受访人群。

最后,我们像往年一样,就不同资本市场的未来(2021年)表现,请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高管进行预测。三个市场, 均有半数或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2021年资本市场生物医药行业表现会低于2020年。相对而言,企业高管较机构投资者表现得更为谨慎。

在一级市场的投资展望上,有70%的机构投资者认为“确定性更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25%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行业整体融资较2020年更困难,仅有5%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行业整体融资较2020年更乐观。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问卷,我们增加了关于“美国近期通过一项法案,要求一些中国公司遵守美国审计标准,否则将被禁止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否会给在美上市的中国医药企业带来影响”问题的调研,在机构投资者人群中,有55%认为影响较小,认为负面影响非常大的投资者占比仅20%。企业高管中,有45%认为影响较小,但认为负面影响较大的企业高管也占到35%,其余都认为尚不清楚影响。




总第1248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可浏览更多文章
www.Pharma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