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的蓝色“医谷”关注我们
“置顶公众号”获取最有价值行业趋势信息
医谷微信号:yigoonet

10月11-14日,“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首届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创新策源 共享开放”,集中在张江科学城举行。为期4天的峰会将立足张江,面向全球,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领域、跨界融合发展新趋势。
峰会期间,6大创新发布展示科创成果;“创新策源•共享开放”2大板块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全业态;8大主题聚焦产业前沿创新领域发展;25场分论坛推动产业进一步变革与升级;200多位产业大咖莅临,共话产业发展。
本届峰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支持,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复旦大学、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勃林格殷格翰、毕马威、缔脉生物、和黄医药、再鼎医药、弘晖资本、华领医药、美迪西、默克等30余家企业和机构联合承办。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生物医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科技革命正悄然来临。张江在建设的初期,就打了“两张牌”:一张叫芯片,另一张是药片;并建了“两个谷”:一个叫硅谷,另一个就是药谷。经过近30年的发展,张江已经构建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了从新药研发到量产上市,全链条的公共服务体系。当前,浦东正在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张江正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科学城,我们将立足于成为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引领区建设中,把药谷打造成最瞩目的世界创新地标,把张江建设成近悦远来的活力之城。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主任贺伟罡、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主任杨进波以及市药监局、科创海关、区科经委、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张江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出席。
闻玉梅院士、陈凯先院士、丁健院士、李蓬院士、董晨院士等两院院士,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的企业家、科学家以及科技金融界等200余名嘉宾受邀参加。
张江首次进行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布
在本届峰会开幕式上,张江全球创新发布环节通过“迈向而立”、“活力张江”、“引领未来”、“新理念”、“新地标”、“新领域”等6项重大发布,以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回顾、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解读为主要载体,首次向世界展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科创成果、科创生态、创新举措及未来发展。
作为张江全球创新发布内容之一,张江集团联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等研究编制“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在现场介绍说,该指数是张江生物医药新起点上的新刻度、新航标,反映上海生物医药的新趋势、新变化,聚焦创新策源、产业引领、生态融合、辐射带动和国际链接“五个力”,从自身进步、全市集聚、全国贡献和全球参与“四个度”,全方位呈现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成长图景。
以2019年数据为基期100分,2020年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得分为110.3分,同比增长10.3%。对标自身,取得长足进步(自身进步度10.3%);对标全市,强化高水平集聚(全市集聚度70%);对标全国,增进高水平贡献(全国贡献度20%);对标全球,体现高水平参与(全球参与度10%)。

峰会上,浦东科经委主任徐欣作了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展望。“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引领区意见》,下一步,浦东将着力打造以张江为核心引领,参与全球生命科技竞争的策源地,‘全球新’产品持续涌现的产业集群。浦东也将以更加开发包容的生态,延揽全球优秀人才。”
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最密集的区域,张江汇集了近7万名全产业链专业人员,张江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致力打造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人才中心:
以开放便利政策引才,以创新市场机制育才,以优质环境服务留才,将聚焦基础研究,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将加快布局产业新方向,构建浦东生物医药“1+5+4”发展新格局,以张江药谷地区为创新源头,张江医学园(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总部园、张江民营经济总部园为5个特色园以及迪赛诺老港基地、外高桥生物医药基地、金桥地区、世博地区等4个其他园区,进一步形成带动全市、辐射长三角的协同发展格局,保障“好企业不缺空间,好项目不缺土地”。

开幕式现场,闻玉梅院士、陈凯先院士、丁健院士、李蓬院士、董晨院士等5位两院院士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明确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使命要求,共同发起《张江倡议》:坚持创新驱动、做强创新引擎;坚持开放共享、推动区域联动;坚持生命至上、服务人民健康;坚持科学精神、坚守伦理底线。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目前,张江细胞产业全面领先,基因治疗集聚成势。全国批准的细胞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中,16项来自于张江,占上海2/3、全国近1/3。基因治疗领域,集聚各类基因治疗企业超过30家,在研管线超过80个,发展动能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款和第二款CAR-T产品都诞生在张江——今年6月23日,复星凯特研发的CAR-T产品奕凯达®获批上市,这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产品;9月3日,药明巨诺靶向CD19的CAR-T产品倍诺达®正式获批,这是中国批准上市的第二款CAR-T产品,也是中国首款1类生物制品的细胞治疗产品。
此次发布的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为主体承载,重点聚焦细胞和基因治疗,基因测序与分子诊断,细胞与基因治疗CRO/CDMO等领域,加速集聚一批细胞、基因领域头部企业、优质创新项目,加速打造细胞、基因孵化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等一批专业设施,加速释放以“张江基因岛”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空间,形成“底层技术+源头创新+产业基石”的发展体系,并最终建设成为技术、规模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细胞与基因产业集群。

另外,张江还发布了AI智药生态计划并揭牌AI新药研发联盟。张江得天独厚的生物医药沃土,让生物医药+AI在张江萌发新机。20余家AI新锐齐聚,100家医药中坚拥抱AI,张江AI智药生态应运而生——
以联盟为载体,陈凯先、蒋华良、饶子和三位院士倡议,近20家企业机构联合组建,旨在以关键项目为牵引、联合开展协同攻关,以本地生态为基底、共同提升本地生态密度;
以基地为依托,张江药谷、张江在线两翼齐发,共同打造AI智药“1+3”产业版图,争取到2025年,生态内集聚300家活跃机构、30个创新联合体、30个赋能平台,AI助力每年新增30个一类新药管线。



本次开幕式还进行了总投资312亿元、24个重大产业(平台)项目签约,12家重大产业项目入驻开工以及14家生态伙伴合作共建。
30年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成果涌现
从1992年在张江布局生物医药,近30年发展,张江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全球创新引领区域。
集聚14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全球医药10强有7家入驻张江;
全球医药20强,在张江设立9家开放式创新中心;
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近三分之一将研发布局张江。
中科院药物所、国家新药安评中心、张江药物实验室、蛋白质设施等30多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张江。已建或拟建的生物医药相关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超过10家,包括JLABS@上海、罗氏中国加速器、默克-张江AI医疗创新实验室、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微创奇迹点孵化器等。

张江科学城
张江集聚近7万生物医药从业人员,在新药研发、工艺开发、质量管理、商业流通等环节集聚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并拥有中国1/4的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院士。
张江培育的一类新药上市数量近全国三分之一,目前拥有在研药物品种超过600个,1类新药占比超过50%,创新成果快速涌现——张江研发并申报的16个1类新药,12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创造了全国或全球多个“第一”的纪录。
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张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全国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一大批基础研究平台、跨国企业逐步加盟,本土龙头企业不断涌现,还有一大批和产业紧密相关的投资机构、高等院校等均在张江设立了自己的机构或创新中心。“我们的愿景是在张江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里面不仅有‘大树’,也有‘小草’,大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协同的完整生态体系。一路走来,张江始终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奋斗和发展。伴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动,我们欣喜地看到,政、产、学、研、经正聚集于张江,这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而这背后离不开大中小企业、各创新要素的相互支持与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样一种生态效应的形成,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张江成为他们创新的起始点。”
文 | 医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