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国采中标名单流出(附名单)!

收藏
关键词: 中标
资讯来源:医药观察家网
所属行业:化学药制剂
发布时间: 2020-08-20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医药观察家网

8月20日,第三批全国集采在上海开标。本轮集采共涉及56个品种,86个品规,二甲双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常见药在列。集采中选结果预计将在10月左右正式执行。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约有200家企业参与投标,包括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齐鲁制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50来家上市公司。

从当前流传出的报价来看,仿制药企普遍大降价,原研药企报价则相对保守,部分企业报价甚至超过最高限价,面临必然失标的局面。

如礼来制药的奥氮平口腔崩解片(5mg),最高限价为9.2571/片,礼来报价18.5586/片,比最高限价高出一倍以上。

据现场媒体报道,目前,礼来的奥氮平口腔崩解片已落标,一起落标的还有拜耳、GSK、AZ等原研药企的一批品种包括拜耳的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剂、阿斯利康的阿那曲唑、默沙东的地氯雷他定、西安杨森的多潘立酮、罗氏的卡培他滨、诺华的来曲唑、葛兰素史克的拉米夫定、辉瑞的舍曲林、西安杨森的普芦卡必利等。落标原因均为报价高于限价。

按照规定,本轮集采新设结余奖励机制,同时医院使用非中选产品将取消奖励,这意味着未中标产品基本将退出院内市场

既然不中标就意味着退出院内市场,部分原研药企报价超过最高限价,意欲何为?

医药观察家网大胆猜测,这部分药企恐怕已经做好放弃院内市场的准备,参与集采竞标,仅仅是表达对国采的重视,表现出重在参与的态度,今后是否还会积极参与带量采购,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未中标药品还可以在零售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但随着中标药品占据主要市场、品牌深入人心,加之集采配套措施实施,未来未中标的药品是否仍能在院外市场享受品牌红利,也得打一个问号。从这个角度来看,原研药企保守参与集采,或许并非明智选择。

此前,业界猜测本轮集采药价厮杀或更激烈,当前流出的报价似乎印证了这一猜测,部分药品大幅度降价,最高降幅甚至高达90%。

据财联社报道,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0.25g,0.5g)因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数量高达29家,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0.5g)过评企业数有17家,竞争可谓十分激烈。按照最低数字来算,二甲双胍0.5g和0.25g两个品规,最高降价幅度超过了90%。

此外,据现场媒体报道,齐鲁的枸橼酸西地那非以3块多的地板价唯一中标企业,据了解,枸橼酸西地那非适应症为勃起功能障碍,本轮集采共有辉瑞、广州白云山、齐鲁、亚邦爱普森4家企业参加,除齐鲁外其余3家药企全部出局。值得一提的是,齐鲁西地那非于8月17日才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截至目前,石药欧意、齐鲁制药分别有8个品种中标、扬子江药业有7个,成本轮集采入选品种最多的3家企业。此外,第二批集采最大赢家华海药业目前也有3个集采品种中标。

附中标名单(网传版):

附各企业报价情况:

(图片来源:Insight医药情报局)

内容来源:医药观察家网

公众号ID:yyguancha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最新的医药资讯都在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首营电子资料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