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开会,全国医院检查正式开始;针对刺突蛋白的新发现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人细胞的能力丨贝壳日报

收藏
关键词: 卫健委揭示细胞病毒
资讯来源:贝壳社
发布时间: 2020-08-28


大公司




治疗困扰85%青少年的皮肤疾病

FDA批准40年来首款新机制疗法!


药明康德:昨日,Cassiopea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Winlevi(clascoterone,1%乳剂)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患者的痤疮(acne)。痤疮又被称为粉刺或者青春痘,影响到全球超过6.4亿人的生活,尤其在12-25岁的青少年群体中,85%受到它的困扰。新闻稿指出,这款创新疗法是40年来FDA批准的首款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痤疮药物。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创新药物的作用机制让它还具备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潜力,可能成为众多“谢顶”人士的福音。


激素在痤疮的病理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雄激素和其它促进油脂分泌的激素(例如IGF-1),能够导致皮脂分泌过多,过多的皮脂会促进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皮脂成份的改变会激发角化过度和炎症。然而,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在过去几十年里,没有痤疮疗法靶向这一影响痤疮病理发生的重要信号通路。口服避孕药和螺内酯虽然能够有效针对痤疮的激素病理发生,但是它们可能导致潜在不良全身性反应,而且不能被男性和怀孕痤疮患者使用。



全球第一个用于改善结肠镜检查结果的

口服药,亚甲蓝MMX在欧盟获批


生物谷:Cosmo Pharma是一家专业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和商品化治疗某些胃肠道疾病的产品,并通过辅助结肠病变的检测来改善内窥镜质量指标。近日,该公司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 Cosmo缓释片(Methylene Blue MMX,亚甲蓝)用于结肠镜检查期间结直肠病变(癌前病变和癌变)的可视化。该产品适应症为:作为一种诊断剂,在接受筛查或监视结肠镜检查的成人患者中增强结直肠病变的可视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亚甲蓝的首次批准,也是首次批准一种口服药物改善结肠镜检查结果。此次批准为欧洲集中审查批准,将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经济区(EEA)国家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同时生效。



5美元,15分钟出结果……

雅培便携新冠检测卡获FDA紧急使用授权


药明康德:雅培(Abbott)昨日宣布,美国FDA已经为其开发的BinaxNOW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颁发了紧急使用授权(EUA)。它具有高度的便携性(约为信用卡大小),售价仅5美元,在15分钟内即可提供检测结果。由于不需要任何设备,这一检测将成为快速识别具有传染性的患者,管理疾病传播风险的重要工具。


BinaxNOW用于定性检测人鼻腔中新冠病毒特异性抗原。它基于雅培公司的侧流检测技术,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使用。医务人员用一个简单的鼻拭子来收集疑似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标本,然后将样本直接放入BinaxNOW检测卡片中。BinaxNOW检测卡能够像怀孕检测棒一样给出阳性或阴性的结果。




新政策




国家卫健委开会

全国医院检查正式开始


赛柏蓝: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巡视工作会议暨委党组2020年巡视动员部署会。委党组书记、主任、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晓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委党组成员马奔传达了中央巡视工作精神,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学军主持会议并宣布了巡视组成员名单、被巡视党组织名单和巡视任务安排。


马晓伟指出,要突出政治巡视定位,充分认识形势任务,认真贯彻巡视工作方针,持续强化巡视整改落实。 更早之前,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会议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要求,2020年纠风工作要继续严厉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巩固医药流通领域纠风成效,坚决清理行业乱象,积极应对疫情防控风险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新技术




针对刺突蛋白的新发现

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人细胞的能力


生物谷:在SARS-CoV-2感染初期,这种病毒利用它的表面上的刺突蛋白(S蛋白)附着到人体细胞上。S蛋白是疫苗研发的核心,这是因为它能触发人体免疫反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学研究所(MPI)、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保罗-埃里希研究院(Paul-Ehrlich-Institut,PEI)和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着重关注这种病毒的表面结构,以获得可用于开发疫苗和治疗感染患者的有效疗法的新见解。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保罗-埃里希研究院主任Jacomine Krijnse Locker解释道,“就像绳子上的气球一样,这些S蛋白刺突似乎在SARS-CoV-2病毒表面上移动,因此能够寻找ACE2受体以便附着到靶细胞上。”



果糖吃太多,肠道先背锅!

新研究明确果糖在NASH中的风险和作用


中国生物技术网:北京时间8月25日,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自然-代谢)》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报告称,与先前的理解相反,果糖仅在到达肠道后才对肝脏产生有害影响。在肠道中,果糖破坏保护内脏器官免受细菌毒素侵害的上皮屏障。


该研究通讯作者、药理学和病理学特聘教授Michael Karin博士说:“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它可以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肝衰竭和死亡。这些发现指出了一种可以从源头上预防肝损伤的方法。”


自从上世纪70年代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问世以来,美国的果糖消费量激增。HFCS是一种廉价的糖替代品,广泛用于加工和包装食品,从谷物、烘焙食品到软饮料。


对动物和人类的多项研究表明,高果糖玉米糖浆摄入量的增加与美国的肥胖流行以及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多种炎症状况有关。然而,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目前对它的管理类似于蔗糖或蜂蜜等其他甜味剂,仅仅建议适度摄入。


但这项新研究明确了果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