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张明杰及段树民点评!竺淑佳/罗成揭示抗抑郁药氯胺酮靶向人源NMDA受体的分子机制
收藏
关键词:
Nature揭示Nat靶向受体药
资讯来源:医学权威 + 订阅账号
发布时间:
2021-07-29

氯胺酮是 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受体的非竞争性通道阻滞剂。单次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可对其他抗抑郁药耐药的患者产生快速(数小时内)和持久的抗抑郁作用。氯胺酮是 S- 和 R- 氯胺酮对映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其中 S- 氯胺酮异构体是活性更强的抗抑郁药。
2021年7月28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竺淑佳研究组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罗成合作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ketamine action on human NMDA recept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与 S-氯胺酮、甘氨酸和谷氨酸盐复合的人 GluN1-GluN2A 和 GluN1-GluN2B NMDA 受体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两个电子密度图都揭示了通道门和选择性过滤器之间中央前庭中 S-氯胺酮的结合口袋。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 S-氯胺酮在结合口袋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移动。
两个氨基酸——GluN2A 上的亮氨酸 642(与 GluN2B 上的亮氨酸 643 同源)和 GluN1 上的天冬酰胺 616——被鉴定为与氯胺酮形成疏水和氢键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这些残基的突变降低了氯胺酮阻断 NMDA 受体通道活性的效力。这些发现从结构上展示了氯胺酮如何结合并作用于人类 NMDA 受体,并为未来开发基于氯胺酮的抗抑郁药铺平了道路。

抑郁症影响了全球3亿多人口,传统的抗抑郁药多数作用于单胺能神经系统,需要持续用药数周甚至数月后才能起效,并且对三分之一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没有治疗效果。
氯胺酮作为能快速起效的新型抗抑郁药,一剂亚麻醉剂量的用药几小时内就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等负面症状,甚至减弱患者自杀意念,尤其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治疗效果,是抗抑郁领域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但是,氯胺酮会造成分离性幻觉、成瘾等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因此,研发副作用更小且能快速起效的新型抗抑郁药,一直是全世界众多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已有的研究显示,氯胺酮作为大脑内重要的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NMDA受体的阻断剂,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通道活性,参与到突触传递及突触可塑性信号通路的调控,进而恢复慢性压力导致的皮层与海马区域的突触损伤。因此,解析氯胺酮在NMDA受体上的结合位点,并阐明氯胺酮与NMDA受体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对基于氯胺酮/NMDA受体复合物结构设计新型抗抑郁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描述了与 S-氯胺酮、甘氨酸和谷氨酸盐复合的人 GluN1-GluN2A 和 GluN1-GluN2B NMDA 受体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两个电子密度图都揭示了通道门和选择性过滤器之间中央前庭中 S-氯胺酮的结合口袋。
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 S-氯胺酮在结合口袋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移动。
两个氨基酸——GluN2A 上的亮氨酸 642(与 GluN2B 上的亮氨酸 643 同源)和 GluN1 上的天冬酰胺 616——被鉴定为与氯胺酮形成疏水和氢键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这些残基的突变降低了氯胺酮阻断 NMDA 受体通道活性的效力。这些发现从结构上展示了氯胺酮如何结合并作用于人类 NMDA 受体,并为未来开发基于氯胺酮的抗抑郁药铺平了道路。

【张明杰院士】
祝贺竺淑佳团队在NMDA受体如何结合氯胺酮(Ketamine)这一举世瞩目的研究课题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由于氯胺酮可通过直接抑制NMDA受体而很快地、有效地缓解由于抑郁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自杀倾向),这个药物近来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可是氯胺酮的成瘾及麻醉性等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氯胺酮作为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的首选药物。在竺淑佳团队刚刚发表的文章中,他们利用冷冻电镜方法揭示了氯胺酮如何结合人脑中的最主要的两类NMDA受体的原子结构。氯胺酮通过结合受体跨膜区离子通道上面一个疏水的口袋,进而阻断离子通道的通透性。重要的是文中的复合物结构给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氯胺酮如何和离子通道中关键氨基酸互相作用的机制,并提供了如何通过这些结构信息来设计新的化合物,让这些化合物能够达到更有选择性,更有效的抑制NMDA受体的活性,而同时能降低药物类似成瘾等的副作用。所以竺淑佳团队的这一突破性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突破是竺淑佳团队多年来专心系统地研究NMDA受体的作用机制的结晶。她实验室上个月在神经元(Neuron)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系统地阐述了NMDA受体的活性如何受配体及各种小分子调节。除了极大地推进我们对NMDA受体工作机制的科学认知,竺淑佳实验室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也提示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多靶点来调控NMDA受体进而取得具有更佳临床表现的治疗抑郁的药物组合。
【段树民院士】
抑郁焦虑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重要的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都不理想,今年发现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郁作用,为人们燃起了新的希望,但是氯胺酮有很大的副作用。我们知道氯胺酮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NMDA受体的抑制剂,有意思的是NMDA受体有很多种抑制剂,但只有氯胺酮具有快速的、高效的抗抑郁作用。
竺淑佳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氯胺酮结合NMDA受体的结构,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找到了多个结合位点,这些重要发现对发展新的快速高效、低副作用的抗抑郁药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这几年有持续的高质量工作产出,显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
注:部分解析参考自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公众号介绍。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69-9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敬请扫码加入“医学强基计划”,免费享“医学百家讲坛”“防癌论健讲坛”“中西医结合肿瘤学院”“阿尔茨海默病学院”“公益医学论文写作讲座学院" “免疫大数据学院”“大医IP研习社”等免费直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