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学院】mRNA肿瘤疫苗的研发现状和前景展望

收藏
关键词: 疫苗肿瘤研发
资讯来源:医学权威
发布时间: 2021-07-30


专家简介



杨海涛 博士
瑞典Uppsala大学医学遗传学博士
UCLA/UCSF肿瘤遗传学博士后
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智源信使联合创始人
主要从事癌症和自身免疫病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研究



扫码入群,每期开播前都会收到直播提醒



个体化癌症疫苗的开发是基于人体对癌症抗原的免疫反应。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因为发生基因突变,在细胞中表达了在健康组织中不存在的新抗原(neoantigen)。这些新抗原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例如激活T细胞并促进它们的增殖。激活后的T细胞可以迁移到肿瘤附近,对它们进行攻击。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肿瘤中表达的新抗原水平较低,不足以激发强有力的免疫反应。


▲癌症免疫力产生的图示


个体化癌症疫苗的开发策略是发现肿瘤中的新抗原,并将它们制备成疫苗注射到患者体内,激发患者对肿瘤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目前的个体化疫苗技术平台主要分为多肽类疫苗、RNA/DNA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3大类,mRNA疫苗是其中一种。与长多肽类疫苗相比,使用RNA编码新抗原在制造工艺和质量检测方面均更为简便,并且可以编码多个新抗原表型,提高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的机率。注射到人体中后,mRNA疫苗能够指导人体的细胞生成新抗原,从而激发免疫系统的应答。


7月31日  晚上20:00


我们将带来

瑞典Uppsala大学医学遗传学博士

杨海涛 

主讲的健康课程


《mRNA肿瘤疫苗的研发现状和前景展望 》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主讲嘉宾简介


杨海涛 博士
瑞典Uppsala大学医学遗传学博士
UCLA/UCSF肿瘤遗传学博士后
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智源信使联合创始人
主要从事癌症和自身免疫病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研究


上期回顾


扫码入群,每期开播前都会收到直播提醒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衡山论健”组委会



识别二维码申请加入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微循环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隶属中国科技协会,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微循环领域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首任理事长是原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修瑞娟教授,詹启敏院士、刘乃丰教授分别为前任和现任理事长。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微循环学会下属专委会,学科方向包括:肿瘤血管微循环,心脏血管微循环,脑微循环,消化系统微循环等,目前正在会员招募中。会员可以免费享受 批量患者高效管理、个人品牌运营协助、在线会议策划服务、SCI及核心论文写作指导、医患纠纷法律咨询等福利。



如您有意加入可扫码联系组委会秘书处



13641075702(微信号同)

扫码备注:加入学会


关于我们

与全国同道交流探讨

致力于推动医院科普

分享行业新见解

促进医学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