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集团欧阳兆飞:逐梦“中国创造”

收藏
关键词: 威高
资讯来源: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布时间: 2023-03-16

有一组来自威高集团的数据:平均每年有3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有30多个产品进入国家计划项目,累计为国家节约3000多亿元。这样一份亮眼的数字是怎么创造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企业研发的核心大脑——威高研究院,认识一位从江西来高新区,为“中国创造”逐梦的年轻博士后。




他叫欧阳兆飞,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打羽毛球。今年,他负责的植入介入类聚氨酯医用导管的研发已经收尾,他终于可以抽出时间和朋友好好打一场球。

从学成归国的那天起,欧阳兆飞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企业的邀请。作为江西人的他,却唯独钟情离家1000多公里的威海。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欧阳兆飞:“威海这个城市漂亮,来威海居住生活工作挺好的,威高跟我的专业比较相关。我本来就是学生物材料的,就想做一些产业化的工作。我来这儿读博后,博士后导师殷敬华教授学术水平很高,所以就想跟他学习,看看大佬们怎么用技术去做一些好的产品。”

欧阳兆飞的博士后导师殷敬华,是威高集团的总工程师,威高研究院院长。在欧阳兆飞来威高前,企业的战略布局中,就有聚氨酯国产料研发这个项目。大家经常听到“卡脖子”这个词,其实卡的大多是原材料。目前,我国大部分导管专用料还依赖进口。

欧阳兆飞:“这是用于血液透析的,可以长期留置在身体里面,植入在心脏附近,给尿毒症患者透析用的。目前国内没有这款产品,医院用的都是进口的,价格一套大概3500或者4500,挺贵的。”

贵,这是多少患者命运的枷锁,也是科研人为之奋斗的动力。攻克原材料,短则四五年,长则无限期。来威高四年,前两年是欧阳兆飞的低谷期,很长一段时间项目没有眉目,但只要在实验室,他坐的板凳便一直都是热的。



欧阳兆飞:“你不知道怎么下手,但是你一点点做,慢慢之后,突然有一个阶段你把这个最重要的技术攻破了,所有的就出来了。我们等得起,小企业或者不是威高研究院这样大平台的话,可能等不起。”

愿意等,让欧阳兆飞可以更自由地创新。欧阳兆飞带领团队,不仅突破了聚氨酯料的国产化替代技术,还采用血流动力学原理,改进了长期、短期导管尖端成型技术。

欧阳兆飞:“我们在做两个产品,前一个产品(短期导管)国内有六个公司已经有了,长期导管目前只有一个公司在研发,我们就在比速度。这个东西怎么做,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只能借鉴国外的产品。我们也能买,但我们就要做,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个核心技术掌握在手,这就是我们威高研究院的价值。”

眼下,这个项目进入产业化落地的关键期,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新的挑战又摆在眼前。

欧阳兆飞:“我的研发阶段基本是完成了,所有的技术基本上突破了,但是这个东西真正可以用吗?还要跟临床医生去交流,要不要再改良,另外还要做一些性能方面的检测,可能还需要一些微调……”

忙里偷闲,他去看了自己最想看的电影《流浪地球2》。电影里中国制造的梦想,是企业的梦想,也是他的梦想。

欧阳兆飞:“实干兴邦,一定要实干。这个研发周期还是比较长的,我觉得这个东西至少还得5年后才能进入市场。我觉得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我奋斗的来源点就是大家的期待。你能把产品真正做出来,真正去治病救人,这就是价值。”(邱晨钰 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