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新加坡《联合早报》
发布苏州工业园区特辑
大篇幅聚焦
第五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
以下为《联合早报》报道原文
👇 👇 👇
新中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8年来,入驻的跨国企业正将“园区工厂”转型升级为“制造+研发+服务+总部”模式,不断攀升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
目前,5000多家各类外资企业落户,10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园区投资166个项目。
成立于新加坡、扎根园区的智慧芽信息科技,既为生物医药、电子通信、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提供研发创新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科创能力量化评估服务,入选知名智库机构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给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机遇。园区出台中国首创的《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办法》,率先探索允许医药、医疗器械研发机构及生产企业进口尚未注册的医疗器械,解决研发中的痛点难点。
该项协助企业优化申报备案、缩短申报时间、降低经营成本的政策推行至今,已有22家企业完成404批次产品备案,涉及65个研发项目。
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促成发行生物医药产业链和纳米新材料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2021年,园区完成42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企业完成融资6.44亿元(人民币,下同,1.25亿新元)。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高效政务,还吸引约2万外籍人士落户园区,占苏州10万外籍人士的五分之一,对高端医疗、国际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
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预计,2025年II期院区建成投入运营后,将以3000张床位成为苏州单体最大的医院。
届时,院方希望把其中450张床位纳入国际医学部,用于服务在苏外籍人士,现阶段正在筹划医护管理人才国际培训及国际专家驻院诊疗事宜。
据了解,外籍人士对产科、慢性疾病、骨科、儿科、中医理疗、体检等需求大。独墅湖医院正和新加坡国大医院、南洋理工大学、牛津大学等探讨,加强短期互访培训,促进国际医学人才交流,联合培养中医博士。
据统计,苏州园区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GDP)产出12亿元,人均GDP达到29.2万元,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1.1%,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8%,在中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六连冠”,跻身中国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2021年,苏州园区GDP总值3330亿元,同比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50.3%,货物进出口总额1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服务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同比增长5.8%。
服务贸易呈现规模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与制造业关联度大、以外资占主导地位四大特色。
苏州园区超过70%的服务贸易额由制造业企业创造,或是与生产制造直接相关。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服务、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服务进出口总额比例超过50%。
园区与新加坡在科技研发、数字贸易、金融保险、教育医疗、专业服务等领域合作日益加深。例如,第三方检测机构WinTech纳米在新苏两地设办公室,在中国大陆业务持续增长。此外,园区的服贸来源地还包括欧美、日韩、港台地区等发达经济体。
作为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第五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今年首次升格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将于11月6日在苏州园区举办,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代表受邀做新加坡数字经济发展框架的主题发言。
据了解
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
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
是虹桥论坛中首个以服务贸易为主题
且首个在上海以外地区举办的分论坛
扫描下方二维码
查看论坛微网站,获取更多详情
责编:江之源 编辑:October
来源:自贸区综合协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