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醋鱼、东坡肉、荷叶粉蒸肉……从杭州到上海工作的小蔡没想到在上海吃到的家乡菜,味道与家乡一样正宗。上海黄浦区中华职业学校与长三角地区企业共育共建技能人才工作室,零距离接触正宗的浙江菜和徽菜,接受行业专家、技能大师的亲自传授技艺,共同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烹饪人才。

与此同时,黄浦辖区内的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与上海锦江汤臣大酒店翁建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共育共建技能人才工作室。通过共育共建,让教师走近企业,近距离学习餐饮行业前沿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保持专业教师教学活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烹饪教材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有限公司绿波廊酒楼陆亚明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共育共建技能人才工作室。此次共建,属于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企业拥有较强的一线实践经验、重大贵宾接待和产品研发能力,技师力量较强;学校则发挥理论扎实,研究透彻,师资力量强,场地宽阔,工作室场地设施齐全的良好优势。两者相得益彰,共建共育,加快了出人才、出产品的脚步,1+1>2,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黄浦区不断大胆创新技能人才激励举措:一方面,突破认定范围,完善区级首席技师制度,将国家职业资格未涵盖的技能技艺纳入区级首席技师资助范围。另一方面,突破年龄范围,破解非遗、老字号传统技能传承创新的难题,将企业选聘的劳动年龄段以外技能传承人纳入区级传统技能工作室资助范围。

今年,黄浦区技能人才专项激励试点又推新举措。黄浦区发挥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技能人才工作室作用,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推进技能人才工作室与院校、企业间联合培养,吸引外省市、长三角企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及其团队,与黄浦区共育共建技能人才工作室。通过共育共建、强强联手,深化区域间合作,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黄浦区正式启动申报共育共建技能人才工作室,得到了企业院校的积极响应。截止目前,中华职业学校、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绿波廊酒楼、邵万生食品公司等4家单位6个工作室申报。从共建双方来看,黄浦区院校与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徽珍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上海锦江汤臣大酒店、上海星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合作共建。黄浦区企业与曹杨职校、华东理工大学等2家院校合作共建。从合作区域来看,跨区共建项目4个,跨省市共建项目2个。

据了解,黄浦区共育共建技能人才工作室,包括院校间联合培养和企业间联合培养,分三种模式。模式一:本区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一方为黄浦区职业院校;另一方为上海市、长三角、对口支援地区企业。模式二:本区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一方为纳税在黄浦,且具备获得技能工作室资助或国家级荣誉称号高技能人才的企业;另一方为上海市、长三角、对口支援地区全日制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技师技工院校或国家级重点中职院校。模式三:本区企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一方为纳税在黄浦的企业;另一方为上海市、长三角、对口支援地区,且具备获得技能工作室资助或国家级荣誉称号高技能人才的企业。此次共育共建技能人才工作室,每个项目的资助标准为5万元,资助周期为三年,鼓励共育共建双方配套投入工作经费。
转自: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