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时美施贵宝LAG-3/PD-1组合疗法在中国获批临床

收藏
关键词: 获批临床
资讯来源:医药观澜
发布时间: 2021-07-21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百时美施贵宝(BMS)公司relatlimab/nivolumab固定剂量复方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晚期实体瘤。Relatlimab是一款抗LAG-3抗体,此前它与抗PD-1抗体nivolumab(Opdivo,纳武利尤单抗)的组合疗法,已在治疗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初治患者的2/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这也是全球首个报告抗LAG-3抗体疗效的3期临床试验。

截图来源: CDE官网

LAG-3全称为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是一种在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表面表达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它能够调控T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信号通路,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LAG-3能够让T细胞重新获得细胞毒性活性,降低调节T细胞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效果。

虽然LAG-3和PD-1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但它们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导致效应T细胞的耗竭。Relatlimab通过与T细胞上的LAG-3结合,阻断LAG-3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与PD-1抑制剂nivolumab产生协同作用,恢复效应T细胞的功能

在名为RELATIVITY-047的2/3期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总计714名患者随机接受了固定剂量的relatlimab/nivolumab组合疗法,或者nivolumab单药疗法,这些患者均为在既往未经治疗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该研究已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发布。

结果显示,在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中位PFS显著延长,为10.12个月,而接受nivolumab单药的患者为4.63个月。两组患者12 个月 PFS 率分别为 47.7%和 36.0%。在安全性方面,与nivolumab单药(9.7%)相比,联合治疗(18.9%)的 3/4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更高。 


总体来看,固定剂量relatlimab/nivolumab组合疗法与nivolumab单药相比,黑色素瘤患者中表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获益。联合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以及可控的安全性,研究未发现意外的安全信号。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的一种,其特征是位于皮肤的色素生成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转移性黑色素瘤是该病中最致命的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单药或组合疗法,已经显著改变了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模式并改善了生存率。然而,仍然有很多患者可能从具有互补作用机制的创新组合疗法中获益。RELATIVITY-047试验的结果表明,靶向LAG-3通路与抑制PD-1联用,可能是增强免疫反应,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

此次relatlimab/nivolumab固定剂量复方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临床,意味着该组合疗法即将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希望该试验进展顺利,取得更多新进展以造福病患。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Retrieved July 21,2021, from http://www.cde.org.cn/news.do?method=changePage&pageName=service&frameStr=25
[2] Bristol Myers Squibb Announces LAG-3-Blocking Antibody Relatlimab and Nivolumab Fixed-Dose Combin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vs. Opdivo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Metastatic or Unresectable Melanoma.  Retrieved May 19, 2021,from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519005852/en
[3]Relatlimab (RELA) plus nivolumab (NIVO) versus NIVO in first-line advanced melanoma: Primary phase III results from RELATIVITY-047 (CA224-047). From 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201596/abstract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