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项融资,国内细胞疗法公司激情奔向实体瘤战场

收藏
关键词: 融资细胞疗法
资讯来源:易企说17Talk
发布时间: 2021-10-21

2021年最新全球癌症数据指出,实体瘤约占癌症的90%,但ClinicalTrials.gov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前几年类似,细胞疗法大多数试验都集中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针对实体瘤的试验占40%,其中大多数处于早期阶段。这反映了实体瘤仍然是细胞免疫治疗的难点。


不过,在利用细胞疗法攻克实体瘤的道路上,学术界和产业界不断克服困难,最近一些早期临床数据也显示出希望。未来,占比90%的实体瘤无疑将成为各大细胞免疫疗法抗癌主战场。
 

部分实体瘤细胞疗法结果

来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中国和美国在细胞疗法领域 可以说是齐头并进,主导着细胞疗法的发展。 上周,4天国内有3家布局实体瘤的细胞疗法公司完成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元,而每家公司都拥有不同的针对实体瘤的有力武器。

 
武器一:TCR-T

相比于在血液瘤治疗上成绩斐然的CAR-T,针对实体肿瘤,业内普遍认为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TCR-T细胞疗法更具治疗潜力。然而,如何快速、精准、有效的为患者提供TCR-T细胞治疗药物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
 
10月14日,专注于实体瘤TCR-T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的新景智源生物科技(Neowise Biotechnology)完成亿元规模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泰福资本领投,国药资本跟投,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TCR-T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工艺开发以及GMP生产车间的建设。
 
新景智源创始人兼CEO彭松明博士曾于201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期间,首次从肿瘤病人血液样本中直接分离出能够识别病人肿瘤的T细胞,并作为科学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办了肿瘤新抗原细胞治疗公司PACT Pharma,领导团队开展个性化免疫治疗产品研发、IND申报与I期临床工作。
 
依托创始团队的丰富经验,新景智源希望通过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抗原-抗原受体筛选技术,大量分析患者样本,从而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抗原-抗原受体配对关系数据库(Paired Antigen-TCR library)。基于此数据库,新景智源能够快速挑选出准确识别实体瘤的抗原受体(TCR),对肿瘤患者的T细胞进行编辑、扩增和功能鉴定,回输高特异性识别患者肿瘤表面抗原的T细胞。
 
据悉,围绕中国人群高表达的HLA亚型,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完成对上百个pMHC-TCR pairs的验证,并在过程中建立起从发现到验证的高通量计算和实验平台。百图生科CEO刘维表示:“作为投资人和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期待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临床资源和计算资源,争取和公司一起建成世界上最大的T细胞抗原-抗原受体数据库,提高当前TCR-T AI design的准确性,将实体瘤TCR-T药物发现的‘大海捞针’变成‘按图索骥’。”
 
 
武器二:STAR-T

CAR-T和TCR-T占据癌症领域细胞免疫治疗的半壁江山。然而前者对实体瘤疗效有限,后者则受到MHC的限制。一种整合CAR-T与TCR-T技术优势的新技术——STAR(synthetic T cell receptor and antigen receptor)-T应运而生。
 
STAR-T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林欣教授团队开发,该技术比传统的CAR-T细胞表现出更好的肿瘤浸润性和更高的抗原敏感性,且具有类似天然TCR样信号传导所赋予的有利特性,但不受MHC I限制,可能为治疗难治性实体瘤提供临床益处。
 
来源:华夏英泰官网(上)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下)
 
此外,STAR具有抗原特异性,在无抗原的条件下,STAR不会触发强直信号传导(tonic signaling,抗原非依赖性信号传导,是导致T细胞衰竭的常见原因)。因此,STAR-T在体内具有更好的持续性。
 
10月11日,由林欣教授创立的华夏英泰宣布完成超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双靶点血液瘤STAR-T项目的临床试验推进、实体瘤STAR-T管线的开发和临床研究开展,以及产业化建设等。
 
清华大学医学院林欣教授、华夏英泰创始人(来源:华夏英泰官网)
 
成立于2018年3月的华夏英泰是一家聚焦细胞免疫治疗领域,从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出发,针对多种疾病的产品开发及商业化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公司拥有两大独有技术平台STAR-T和enTCR-T,以及成熟的工艺开发及质量控制的产业化平台。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表示:“我们非常认可华夏英泰STAR-T和enTCR-T两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STAR的结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T细胞受体的天然结构,在实体瘤治疗上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且具有天然双靶点的优势,将开启T细胞免疫治疗的新时代;enTCR-T突破了常规TCR-T特定功能性序列的获取等难题,实现TCR-T细胞治疗的产业化……华创资本非常荣幸此轮加入华夏英泰,与公司一起基于技术平台和IP优势,打造“新一代”全球化创新细胞治疗药物,造福患者,探索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之路。”

 
武器三:TIL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大量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疗法。TIL由免疫界泰斗Steven A.Rosenberg及其团队发现,相比于CAR-T细胞疗法和PD-1/PD-L1抗体,具有多靶点、肿瘤趋向和浸润能力强、副作用小等优点。
 
TIL疗法不仅在安全性更胜一筹,还可以有效攻克实体瘤。目前TIL疗法已在全球开展针对转移性黑色素瘤、鼻咽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胆管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脑胶质瘤等多种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值得关注的是,8月12日,Nature子刊上一篇关于TIL疗法的研究显示,对于PD-1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TIL疗法后,部分获得了长期缓解。更令人振奋的是,两名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并且持续缓解一年半以上。
 
来源:Nature Medicine
 
据动脉网10月11日报道,致力于TIL疗法开发的劲风生物已完成千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道彤投资领投,所得资金将用于推动其产品管线进入 IND 阶段以及开展 I 期临床试验。
 
劲风生物于 2020 年初由企业家兼科学家于福利博士发起创立,旨在通过将多组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与细胞疗法进行无缝整合,发展 TIL 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治疗治愈实体肿瘤患者,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劲风生物创始人&CEO于福利博士(来源:动脉网)
 
成立之初,劲风生物就得到了该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贝勒医学院遗传系系主任Brendan Lee 教授的认可。他也是劲风生物的天使投资人兼科学顾问。该公司其他知名科学顾问还包括贝勒医学院细胞治疗系主任Helen Heslop教授、医学专家陆舜教授。
 
于福利博士表示:“21世纪,无论是在个体患者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应对、攻克癌症的命题十分紧迫。劲风生物核心团队正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开发针对实体肿瘤的高效细胞疗法。我们希望通过将‘bench’(实验室研究)与‘bedside’(临床实践)进行最快结合,快速从技术开发和POC(Proof ofConcept)转向临床研究,不断迭代公司技术以提高产品的临床有效性。”
 
劲风生物计划在2022年初将其部分产品管线推进临床,争取在年底落成占地几千平米GMP车间的建设并加速团队的扩建。
 
 
小结
 
攻克实体瘤,细胞疗法势在必行。除了TCR-T、STAR-T、TIL,NK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也有涉及。另外,即使是不太“擅长”该领域的CAR-T疗法,也在科学家们的不懈探索下逐渐克服技术壁垒,向实体瘤战场迈进。期待未来细胞疗法能为实体瘤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参考资料:

1# Samik Upadhaya et al. The clinical pipeline for cancer cell therapie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21)

2# 首发| 新景智源完成亿元规模A轮融资,专注实体瘤领域TCR-T免疫细胞治疗(来源:医药魔方)

3# 华夏英泰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加速开发创新型细胞治疗药物,针对晚期癌症患者临床需求(来源:医药魔方)

4#【首发】TIL疗法公司劲风生物宣布完成千万美元A轮融资,道彤投资领投(来源:动脉网)

5# Benjamin C. Creelan et 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reatment for anti-PD-1-resistant metastatic lung cancer: a phase 1 trial. Nature Medicine.(2021)



易企融资系列课—史上最强生物药企融资全流程实用手册,避“坑”指南!

易贸医疗在线携手易企说邀请到易凯资本普华永道约印医疗基金天超资本等合伙人为初创融资企业家共同打造易企融资系列课—史上最强生物药企融资全流程实用手册,避“坑”指南!


为您提供融资全过程中的问题解答:


如何能制定正确的融资节奏

● 如何用投资人的语言进行对话

● 如何将融资与员工激励结合等等

更有机会能获得免费的线上路演机会,直面投资机构进行洽谈。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名额有限,仅开放于有融资需求的高层管理人员

扫描在线二维码,

加入易企融资路演群!


01

易企说专访

BrainMin

金斯瑞蓬勃生物

袁纪军

医药

李庆

Illumina

周珺

和瑞基因

汪文

驯鹿医疗

李瑞强

诺禾致源

付萌

得麦医药

操先华

得麦医药

烨辉医药

华烨

BioVillage

楼国强

Immune-Onc

廖晓伶

康柏睿格

刘刚

冠科美博

余国良

思路迪

熊磊

杰毅生物

王珺

君实生物

王刚

新格元生物

方南

燃石医学

张之宏

赛多利斯

黄献

华大智造

蒋慧

创响生物

王健

凯惠睿智

项骏

东曹生物

潘明祥

Cytiva

俞丽华

中美冠科

李其翔

集萃药康

王韬

多宁生物

王猛

爱思迈生物

张文军

康方生物

夏瑜

三一创新

尹正

安龙基金

赵春林

同源康

石斌

东富龙

程锦生

恒瑞医药

张连山

复宏汉霖

刘世高

博生吉

杨林

金域医学

赵强

高特佳

蔡达建

劲方医药

郑彪

北极光创投

邓锋

美雅珂生物

胡朝红

高特佳

王曙光

平安创投

张江

投资人

傅秋实

元生创投

陈杰

Transcenta

赵奕宁

启明创投

唐艳旻

普华永道

曹菲

斯道资本

刘为民

约印医疗

郑玉芬

安永

林江翰

辰德资本

胡晓芳


02

近期融资/IPO

诺禾致源

麦济生物

科美诊断

派真生物

Immune-Onc

鼎康生物

奥泰生物

北恒生物

创胜集团

思派健康

爱博泰克

和铂医药

金普瑞金

亚虹医药

创响生物

冠科美博


03

行业分析

1.提升罕见病用药的可及性,须多方发力

2.CDE公示:武田Mobocertinib胶囊拟纳入优先审评

3.专访舒迪安张勇:加速肿瘤免疫创新疗法开发,推进多样化临床项目管线

4.国产化学发光领军企业亚辉龙生物科创板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