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收藏
关键词: 生物健康产业医药
资讯来源:动脉新医药
发布时间: 2023-04-27



1、技术平台空前多样化,组合创新成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人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认知将再次“进化”。 目前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同时存在小分子、大分子、单抗双抗甚至“N抗”、CAR-T/NK/TCR-T/TIL,肿瘤疫苗、基因疗法、溶瘤病毒、mRNA以及小核酸类药物等空前多样化的技术路线。当一种技术路线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时,对现有诊疗方案及在研药物之间的搭配组合就成为临床研究者的“心头好”,组合成药,多药联用恰恰是来源于临床需求驱动的创新。新药物形式的发现是一种创新,直接以临床需求出发,对现有已知疗法的合理搭配组合以形成新的、更优效的疗法同样具备创新内涵,并且路径更加直接,直面临床需求。


2、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照搬美国发展逻辑已然走不通,需要适应新的发展曲线。由于医保集采、定价体系等因素,中国生物医药的商业支付体系与美国有很大差异,导致中美两国生物医药企业即便面临同等高风险、消耗同样高额研发临床费用,但在商业化阶段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面临国谈、集采“灵魂拷问”,无法产生与美国市场类似的高回报预期。中国医药市场的支付模式决定了企业的选择要么在市场上保持技术独创,享受一段时间的市场独占,要么积极拥抱集采,做到自身产品成本优势明显,价低质优,以价换量。


3、对于大多数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管线进度的管理能力至少应与创新能力并列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同一靶点,同一技术方向严重内卷的今天,第一个进入获批临床,第一个完成入组,第一个拿到上市许可,甚至成为某一技术方向仅有或少数商业化的管线,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创新药研发费用规模严重后置,研发越往后,花费呈指数增长,风险依然巨大,不少生物医药企业甚至可以说需要消耗几乎全部财力,才有可能将1-2条中后期管线推向商业化,如果最成熟的管线研发失败,早期的技术创新被市场给予估值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企业基本不再有另起炉灶的机会。


4、相较于之前资本市场更青睐技术的创新性与独特性,现在资本市场转而对商业化的现状和预期更为关注。“人命关天”的社会伦理和“强监管”的法制要求,凸显了医药行业保守谨慎的一面,研发路径长,失败风险高,创新与独特不一定有回报,失败总是如影随形,而一旦产品无法上市,企业就会面临资金压力。说到底,治病救人的创新药也是商品,市场火热的时候,企业估值用“市研率”,而一旦市场回过味来,浮在想象中的市梦率就会跌落回现实中的市盈率、市销率了。资本市场回归理性依然不止要求创新药企业要有明确的商业化预期,而更重要的是要有现实可见的商业化成果。


5、大额License out交易频频出现,是中国本土药企国际化和迈向世界一流的起步信号。选择做创新药,出海是必由之路,只有出海才能把药物的价值开发到最大,这已经成为创新药行业在经历医保“灵魂砍价”洗礼后的共识。药品商业价值最大化要求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fast follow,转而开发欧美市场都没有的产品,以填补更高阶的临床和商业空白,大额license out的出现,从商业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当下,中国的创新药开发仍有人才及资源红利,海外的市场及品牌背书对于国内仍有吸引力,这两者结合在一块,正好是当下中美两地的创新药投资人,都喜闻乐见的一个东西。



NO.1  一个轮回的结束,一个轮回的开始:2015-2021年是第一波红利期,2023年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第一波红利前的积累和酝酿时期。


中国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药监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GMP实施工作。通过数年时间的建设,一大批设备落后、管理水平差的企业退出了医药市场,在全行业提高了药品生产的质量标准。在这个阶段,中国现代化医药产业刚刚起步,以恒瑞、天晴、华海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告别传统中药和普药生产,通过引进技术,跟进国际医药市场动态,一大批具有先进作用机制和临床特色的仿制药投放市场,仿制药的可及性问题在这个阶段得到基本解决。同时,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仿制药批件上市审评被大量积压,从审评审批政策上,国外有国内没有的在中国医药法规上还被归类为“三类新药”,中国本土尚缺乏能够按照现代化药物研发体系开发创新药的人才和企业。


2008 年起,国家开展高水平海外人才计划,众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回国加入本土企业或在各大产业园区创业,为中国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随着以贝达药业为代表的一批海归创业者成功研发创新药并推向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科学家看到了中国本土具备开发创新药的初步条件和可能性,中国创新药本土研发和产业化的星星之火大致在这个阶段播种,为日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铺垫。


2015-2021的第一波红利期。


基于之前打下的GMP产业基础、国家高水平海外人才计划实施提供的人才保证,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医药创新的潮流萌发,以2015年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标志,中国创新药进入高速发展期。评审批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并开始与国际接轨,高水平人才持续涌入创新药赛道,资本市场改革为创新药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第一波红利期快速到来,大致有如下几项标志性事件。


 “722”及后续改革事件:2015年7月22日,国家药监局发出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通告,组织对已申报生产或待进口药品进行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以此拉开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序幕。722事件的初衷是提高仿制药质量、提升申报门槛,解决申报项目积压,审评时限严重超期的痼疾,其以疾风扫落叶的气势,令人震惊的撤回率,解决了审评审批的积压和延期问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扭转中国仿制药研发生态和市场格局的使命。随后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提出四大任务,提高药品审批标准,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证持有人制度。此后数年,国家药监局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支持药品创新研发的新政,产业链各主体逐渐明晰了监管部门划定的监管原则,在严要求、强执行、严监管背景下,高效、严谨的产业环境被重新塑造,从严厉处罚造假到仿制创新结合再到追捧创新,中国医药产业在722之后的几年悄然发生蜕变,中国创新药的春天终于到来。如今回看722事件,其实质就是通过一场疾风骤雨般的改革,起到了避免审评积压的作用,此后一系列新政出台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造就了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港股18A改革:2018年,香港联交所修订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新增了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分别发布了《有关生物科技公司是否适合上市的指引信(GL92-18)》和《有关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文件披露的指引信 (GL107-20)》,对生物科技公司是否适合上市以及上市文件的披露予以进一步规定。18A章节规定,拟赴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市值至少达到15亿港币,至少已有一项产品通过概念验证阶段(临床II期),必须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核心知识产权,发行人须披露研发产品管线的情况,如产品的具体效用、竞争优势、市场机会以及临床试验等相关信息,通过发行人在公开招股书向投资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于投资人正确理解和评估发行人的产品的前景。


18A章节为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创设了上市条件,降低了上市门槛,为初创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平台,有助于初创生物科技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创新药、罕见病治疗、高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登陆联交所。五年来,已有52家生物科技类企业根据18A相关章节的规则赴港上市,总募资金额超过1100亿港元。



科创板的推出:2018年底,科创板被正式提出,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底,登录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有87家。



2015-2022年的几年,我国创新药物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与此同时我国对知识产权现状的逐步改善使得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逐步打破了国内创新药研发的坚冰局势,加快了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港股18A和科创板设立等一系列外部利好因素出现,中国医药产业对创新的共识快速形成,资本市场追逐医药创新的热潮很快来到,中国本土创新药市场规模及产品获批情况都快速增长。而且,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后,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创新药国家谈判机制化,新药从获批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进程得到了加速,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也稳步扩大。


从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来看,根据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15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019亿元;到2021年便增长至10488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约8.81%。而且2016年到2021年我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一直维持在5%以上。



从我国创新药获批的变化来看,我国获批创新药数量(包括进口注册)从2015年的31款增长至2022年的89款。其中以化学药获批数量增长最快,从2015年的5款增长至2021年的46款;生物药获批数量则是呈现相对稳步增长态势;而中药获批数量则在2021年快速增长,在经历疫情之后我国对于传承创新中医药愈发重视,受此影响从2020年我国中药获批数量从3款增长至2021年的12款。截止2022.12.21,国内共获批51款创新药(除疫苗),(化药30个,生物药15个和中药6个品种)和18款改良型新药,虽与2021年获批创新药相比数量有所减少,但不乏一些潜在FIC和BIC产品。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在中国创新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表现以及带给创新药和生物医药公司的影响和压力不容忽视。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创新药在经历一个相对无序的快速上升阶段后,市场和监管的变化导致行业逻辑的变化,进而引起资本市场表现的衰退。2022年初,美国限制中国企业进口生命科学产业上游产品,引发了医药行业危机感。2022年9月,美国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旨在减少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制药领域对中国的依赖,并且在同月加强对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跨境收购的审查。疫情期间跨界进入创新药行业的资本逐渐转移至其他确定性更高、增长潜力更强的行业,这导致医药估值水平的回落。2022年中国放开新冠管控后,疫情短暂爆发后迅速平息,这对在新冠疫苗和治疗药领域投入大量资源的创新药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三年新冠疫情使得疫苗研发成为重点领域,mRNA技术在这个时期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近年资本市场的“宠儿”,一批头部mRNA 生物医药企业迅速崛起、获得巨额融资,不断吸引市场和行业的关注。但最终本土上市公司靠相对成熟的生产体系和大公司特有的临床研究能力拔得头筹,摘得中国本土第一个获批的mRNA新冠疫苗。药物方面,中和抗体技术由于研发路线相对直接、作用机制相对明确而被首先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但很快市场也意识到中和抗体无法抵御病毒的不断突变,且注射给药无法大规模推广,病人依从性存在问题,小分子新冠口服药由于靶点保守、生产简单、病人服用方便迅速成为新冠治疗药物竞争的核心领域,且随着辉瑞新冠药物的上市,国内新冠口服药物的竞争集中聚焦于辉瑞、吉利德同靶点药物,并在2023年初由先声药业和君实生物拔得头筹,紧接着3月广东众生睿创推出首个国产单药3CL抑制剂,新冠口服药物的竞争格局也变得明确。


随着新冠疫情进入“乙类乙管”的新阶段,尽管新冠病毒还会长期存在,但国内新冠疫苗及治疗药物的市场预期都大幅缩小,人们不再像疫情初期那样对疫苗和药物抱有很强的需求和期待,市场追逐的热点也在逐步移开。尽管中国本土mRNA疫苗和新冠口服药物没能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发挥最大的作用,但中国医药创新的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在追赶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行业长期发展打下了新的基点,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3,又是一个轮回的开始。


需要指出,虽然资本市场在2021年下半年进入所谓的“寒冬”,但是创新药研发活动不仅没有减弱停滞,反而不断凭借新技术开拓新赛道。中国创新药的前途是光明的,也是无法回避的选择,但是需要克服多重障碍。再凛冽的资本和产业寒冬,也无法阻挡行业曙光的出现。过去十年,我国医药行业持续改革,汇集大量医药创新研发人才,随着生物科技的突破以及资本助力,创新药品器械研发实力持续被夯实。随着改革持续推进及资本市场推动,医药生物产业迎来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低价值的产品价格持续回归,低壁垒和伪创新步入出清阶段,估值回归理性。每一次下蹲都是为了药企更好地起跳,行业重塑过程中,真创新将突出重围。


我们看到,集采并不是一味地杀价,而是旨在让产品价值回归合理状态,部分产品的新一轮集采已经开始出现价格的合理回归甚至上涨。医保局的控费手段,恰恰推动了医药产业中对低价值势力的出清,也就从事实上不断助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


我们看到,创新药行业创新药进入行业出清阶段,赛道开始挤泡沫,产品管线的立项越来越符合“临床价值导向”,单纯拼凑管线的商业意义在逐步缩小;


我们看到,为寻求更高的市场回报,创新药企“出海”步伐加快,积极寻求海外合作,多款创新药实现海外授权。据统计,2022年以来,包括石药集团、康方生物、科伦药业都对外宣布将创新产品授权海外合作,授权金额多次创出新高;


我们看到,我国医保资金不仅并没有穿底、而且资金健康状况在持续改善。在近十年时间里累计结余翻了5倍,国产创新药已是百亿量级,集采省出来的钱已经是千亿量级,未来中国医药创新仍是万亿量级的星辰大海。


NO.2  国产创新药IND/NDA获批数量增长


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方数据,2021年CDE受理注册申请总量11658件,是2017年的2.4倍。特别是需技术审评的注册申请,年均增速达到了25%(2022年数据尚未公布)。



以注册申请类别统计,受理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简称IND)2412件,同比增长55.81%;新药上市许可申请(简称NDA)389件,同比增长20.43%;反映出我国药审改革成果显著,落实临床价值理念,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渐见成效,改变了我国药品研制“以仿为主”的局面,逐步过渡到“仿创结合”。



相比于2015年,经过近5年的药审改革,审评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各类别注册申请按时限审结率超过90%。化学和生物药物的临床试验获批时间缩短超80%。2021年,CDE总的审结注册申请共12083件,其中批准或建议批准10059件。IND、NDA和一致性评价在过去的几年均呈现快速的增长。


我国创新药获批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患者用药可及性提供更多选择。从数量上看,2017-2022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了96款创新药,尤其在2021年批准了39款新药。从质量上看,国家药监局不断提高审评标准,特别是在2022年获批了3个全球首创新药中有2个是国产产品,分别是康方药业的卡度尼利单抗、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


NO.3  国产创新药销售额及占总体药品销售比例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在进入收获期,中国医药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目前市场规模将超两万亿。美国创新药销售额占比80%,而仿制药仅占20%。而中国创新药销售占比仅有5%。显然,国产创新药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创新药逐步成为我国医药销售的主流是必然趋势,我国主要国产创新药的销售额在2016年到2021年的短短5年间便增长为原来的4.6倍。在创新药的市场中,后起之秀势头很足,Top3的药物均是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便占领了市场,2021年的销售额已超20亿人民币,其适应症均为肿瘤,且有两个为单抗药物。紧随其后的除了热门的肿瘤领域,还关注心力衰竭、肝炎、细胞损伤和退行性病变等。





NO.1  2022年底疫情全面开放,社会经济总体回暖带动医药行业复苏


2020疫情爆发第一年,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耗材需求增长、体外诊断(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需求增长,新冠疫苗研发使得CXO需求增长,同时国产新冠疫苗研发预期增强,甚至在新冠疫情被控制住之后消费医疗修复预期增强,由于涉及多个行业或赛道,医药行业因此在2020年整体迎来了一波小牛市。2021年的新冠疫情趋于常态化,这一年是兑现业绩的一年,主要有新冠疫苗生产企业、CXO医疗研发外包企业等,但2021年年中,大约不到一个年度周期,一些医药企业便陆续结束了上涨行情,迎来业绩的兑现,在估值顶后,业绩顶出现,医药行业进入普跌状态,同时特别是由于创新药具有投资周期长,研发风险高,资本回报不确定,叠加疫情爆发之初的资本过度涌入,2022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是较为艰难的一年,一级市场上,投资者更加谨慎,创新药企融资的难度增加;二级市场上,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市值持续缩水,新股上市破发频现。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药企的业务无法展开,业绩受到影响;而一些创新药企开始实施战略收缩:调整研发管线、出售资产、回收现金流。


直至2022年末,历时三年的新冠防控终于落下帷幕,社会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过往在市场表现层面,疫情肆虐总是带来医药板块的阶段性行情,但实际上除了核酸检测、防疫物资等少数板块,绝大部分医药子领域基本面都在疫情期间受损,因此我们认为2023年医药板块也将迎来全面复苏。


NO.2  经历2022年的“资本寒冬”后,2023年医药健康行业也将逐步走出低谷


随着疫情对于行业的扰动逐步减弱,相关公司将会回到长期增长的趋势中。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依然是行业成长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力。大体说来,有几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会支撑医药行业持续发展。


一是老龄化趋势。我国在1960年代是婴儿高峰期,目前这些人基本要步入退休年龄。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人群住院率占比高达27%,两周就诊率是42%。随着整体平均年龄的提升,对医疗需求很大。


二是医药是增量市场。疾病谱会发生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会得富贵病,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得不同疾病的概率会发生变化,医疗需求会出现且不断变化。


三是医药板块的新基建。非典后我国进行了医药改革,加强了医疗资源建设,进一步普及了医疗资源。经过这次疫情,在最新的“十四五”规划里提到,到2025年要实现千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的标准,所以,对于医药这一民生行业来说,中国的硬软件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医药板块也属于一个新基建范畴,是政策鼓励的,未来医疗资源会更加公平。




NO.1  创新药品研发监管趋严,引导高质量创新和去“内卷”,减少重复研发,出台多个临床指导原则,扎堆品种审批收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2021年7月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为市场指明了监管方向。每一个治疗时代,中国的创新药企的开发和竞争格局总是惊人地相似——资本扎堆、低水平重复、最后血海一片。同时又面对大牌跨国药企技术领先、产品成熟度高、品牌效应强、营销推广豪横,这些都对本土创新药企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扎堆到最后必然只能打价格战,其结果是,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国产PD-1的价格下降了70%左右,出现了一般专利药7-10年后才会出现的专利悬崖。


2022年11月8日,国家药审中心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新药获益-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指出,申请上市的创新药对比现有疗法/产品,必须获益大于风险。这也意味着,未来,me-too类产品上市的难度在增加,me-better药物、best-in-class药物的标准日渐明晰,含金量也有望提升。研发靶点过度集中、同质化研究恶果已至,单凭“买买买”就能获得资本青睐的时代已不再!在创新研发行业的新规则下,唯有在技术创新上有真功夫才是真正的赢家。市场人士指出,新一代生物科技公司已蓄势待发。


NO.2  医保收入总量持续增长,支付结构“腾笼换鸟”,通过带量采购节省仿制药支出,不断增加创新药支付力度,创新药医保谈判有助于大品种在国内市场加速放量


医保收入持续增长,支出同步增加。2011年至2022年,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从每人50元提高到了350元,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约900元,2022年1-11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6576.42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8058.52亿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8517.90亿元,同比增长4.6%。2023年1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097.43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87.43亿元,同比增长19.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10.01亿元,同比增长0.9%。与收入大致同步,医保支出也在快速增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1872.28亿元,同比增长21.0%,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190.62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68.4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681.66亿元,同比增长23.3%。


2023年3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实施,目录新增药品绝大多数是5年内上市的新药,其中包括23个2022年新上市的药品,均为当年上市、当年被纳入目录。调整中,共有24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等20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83.3%。新上市的药品进入目录之后,一方面填补了原来目录里的保障短板;另一方面也给临床用药多了一些新的选择,也部分实现了目录内药品的更新迭代。从治疗领域来看,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两个新冠治疗用药等被成功纳入目录,精准提高重点领域保障能力。调整后,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国家医保目录不断动态调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总共进行了5轮的谈判,每一轮都比上一轮更加科学、精准。新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不断在较短时间内被纳入医保,惠及广大患者。医保目录已形成动态调整机制,调整时间间隔缩短,有利于更灵活地调整、优化支付结构。从药品结构上,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药物将越来越多的进入医保目录,而辅助用药、部分中成药等将被逐步调出医保目录,体现了医保政策腾笼换鸟、优化支付结构的整体思路,此外,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也有望进入医保,体现了医保基金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支持。从调整手段上来看,医保谈判将是未来创新药的一种主要的进入医保目录的方式,预计会有更多的创新药通过谈判的方式进入医保,让患者可以更快、更优惠的用上创新药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的热情,同时,带量采购品种有望同步进入医保目录,为带量采购品种解决支付问题,有利于带量采购覆盖品种范围的扩大。


NO.3  各地政策鼓励创新药进院,加速创新药可及性


上海:2022年10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快创新产品入院使用,积极推荐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推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创新药在市级医院落地使用,市级医院应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后的3个月内,根据临床需求和医院特色,将相应创新药以“应配尽配”原则尽快纳入医院药品供应目录。纳入的创新药实行预算单列,不纳入当年医院医保总额预算。在市级医院逐步试点推行创新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市级医院创新药配备、成果转化成效、临床资源支撑研发需求等绩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江苏:江苏省《关于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要加快医药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支持创新产品加快挂网上市,开辟创新产品挂网绿色通道,优化挂网流程,按照企业申报价格直接挂网,供全省医疗机构采购使用,促使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对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或技术国内领先并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优化审核流程,促进挂网上市;支持创新药品纳入医保使用。积极推荐我省医药企业创新产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推动创新药成果转化,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建立公平、统一的国家谈判药品用药保障机制,通过完善门诊保障政策、畅通用药保障通道、合理调整总额控制、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等举措,进一步打通国家谈判药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将符合条件的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各地发挥商业保险等金融服务作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丰富医疗保险产品供给,加快惠及更多需求人群。优化创新产品采购应用环境。优化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和耗材进入医院的招投标等采购流程,督促、引导本省医疗机构及时将挂网的产品纳入机构采购目录。建立国家谈判药品进入医疗机构审批绿色通道,按需配备、应采尽采。建立工业和信息化、医保、卫生健康、财政等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会商制度,制定实施创新产品的首购首台套支持政策,加大创新产品首购力度,提高政府采购份额。


浙江: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落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通知》,提出自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后三个月内,医疗机构需及时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做到国谈药品“应配尽配”。依据诊疗需求,原则上国谈药品品种配备率三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不低于30%,三级乙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低于20%,三级公立专科医疗机构不低于相应专科国谈药品品种的60%。


四川:四川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发布《关于做好国家谈判药品和国家药品目录内高值药品经办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18个高值药品、国谈药中88个单行支付药品以及136个纳入乙类医保的药品的分类管理模式,实行五定管理,省本级医保支付75%。


2021年以来,国家在医疗服务、药械、医疗保障、上市监管等多个领域均出台了大量新法规和新政策,且对医疗医药行业重点监管领域进行了严格执法。在国家多项政策驱动下,整个医药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风险与机遇并存,国内医药企业也逐渐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NO.1  CRISPR-Cas系统驱动基因编辑新纪元,使能技术点燃生物医药新方向


CRISPR-Cas9基因编辑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前沿,凭借其修饰效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基因调控方式多样化、实验周期短等优势掀起了生物医疗研究和产业化的新浪潮,成为近年火热的投资赛道,也驱动了行业不断变革,未来仍大有可为。


1. 基因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

CRISPR-Cas9技术凭借其编辑效率高、可同时靶向多个靶基因等特点,加速了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和艾滋病等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2020年,一名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患者成为了第一个直接接受CRISPR-Cas9基因治疗的患者。2023年1月26日,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公司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递交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exa-cel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这意味着exa-cel有望于今年在欧洲获批,成为首个上市的CRISPR-Cas9治疗药物。exa-cel是一款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自体细胞疗法,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和β-地中海贫血。但这种昂贵的前沿疗法在欧洲的医保体系下或许会面临不少挑战,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公司已于4月初宣布完成FDA滚动审查的提交。


2. CRISPR-Cas9技术为肿瘤免疫疗法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在CRISPR-Cas9技术的快车上,同样值得庆祝的是肿瘤免疫疗法。通过编辑人类基因组中的某些基因,例如免疫相关的基因组,可以观察相关基因对于疾病成因、进程、免疫反应的影响,从而为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CRISPR-Cas9技术可实现高效简易地定向敲除肿瘤免疫检查点分子,在CAR-T、免疫检查点、抗体靶向疗法等主要肿瘤免疫疗法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CAR-T疗法在白血病、淋巴瘤和部分实体瘤中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利用CRISPR-Cas9系统不仅可以开发能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免疫排斥反应的通用型CAR-T细胞,还可以通过敲除编码信号分子的基因如PD-1和CTLA-4或编码T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基因来提高CAR-T细胞的功能。


3. CRISPR-Cas9大大地推动了合成生物学及农业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利用经过工程化改造的细菌等生物,利用人工建立的代谢路径合成各类燃料、食物、化工品等众多产品。CRIPPR-Cas9为细胞代谢途径的构建提供了底层技术,可以开发出大量的基因编辑元件和工具,广泛应用于细胞工厂的建立。CRISPR-Cas9技术的诞生使得人工基因组的合成速度快速提升,带动了合成生物学研究和产业化的进程。此外CRISPR-Cas9技术还可以通过编辑作物及动物基因组来实现农作物、养殖动物的改良,例如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对于农药肥料的依赖性,以及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及产量。CRISPR-Cas9技术的诞生,开启了合成生物学及农业育种等民生相关赛道的新时代。


4. CRISPR-Cas9为生物医药的各个方面如疾病动物模型构建带来便利与增量

CRISPR-Cas9技术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已经逐步取代ES打靶和TALEN技术,基因编辑成本的降低和周期的缩短使得模式动物初步具备产业应用价值,极大推动了生物医药的研究。2013年,Broad研究所的张锋教授首次将Cas9技术应用到哺乳动物细胞内,建立小鼠的疾病模型。2018年10月份,集萃药康发起“斑点鼠计划”,旨在基于CRISPR-Cas9技术对小鼠基因组中可设计策略的所有蛋白编码和非编码基因逐一进行条件性基因敲除(CKO)和全身性基因敲除(KO)小鼠品系的构建,实现小鼠基因敲除模型的产品化。截止目前,斑点鼠总品系数量达22000+,涵盖肿瘤、代谢、免疫、发育、DNA及蛋白修饰等领域。CRISPR-Cas9通过编辑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可以制备出疾病相关的动物模型,有望为帕金森等动物模型缺乏的疾病提供更多临床前的研究依据。


NO.2  新药物Modality和新剂型突破“不可成药”限制,引领第三次药物研发浪潮


过去30年间,药物研发经历了小分子、抗体药物时代,引领了两次药物研发浪潮,推动了肿瘤、自免及部分慢病治疗的飞跃式发展。小分子和抗体药物作用的核心是蛋白,通过调节蛋白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已知约有5,000多种人体蛋白与疾病相关,其中近1,000种蛋白已成药,另有3,000-4,000种蛋白因结构、作用机制等原因无法通过大小分子调控,因此成为了“不可成药”的靶点。近年,随着基因治疗、干细胞等新药物Modality的出现,实现了对中心法则的上游基础DNA和RNA的调控、甚至功能细胞本身的再生,例如核酸类药物作用于RNA调节蛋白表达,AAV基因治疗、基因编辑疗法作用于DNA调节蛋白表达甚至修改蛋白编码,干细胞分化为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越来越多的“不可成药”靶点有了新的干预手段,第三次药物研发革命已拉开序幕,推动了单基因疾病、罕见病、眼科、中枢神经等领域疾病的快速发展。



基因疗法无需考虑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机制明确,可通过单次或多次给药高效地长期表达或沉默目标基因,用药依从性高。核酸药物从碱基互补配对入手,具有靶点选择丰富、研发周期短、临床开发成功率高等优势,在罕见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感染类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心血管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等领域都实现了重大突破,新冠的爆发也让mRNA疫苗有机会展现出其研发效率及疗效的巨大潜力。AAV基因治疗在血友病的临床应用上获得了重大突破,CSL Behring和uniQure共同开发的Hemgenix(etranacogene dezaparvovec)获批上市,血友病的药物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干细胞可分化为人体的各种细胞,用以替换受损细胞或补充缺失的细胞。干细胞治疗领域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研的方向包括分化培养神经元或神经干细胞用以治疗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化胰腺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分化心肌细胞治疗心脏组织损伤,分化软骨细胞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等。目前国内已申报的干细胞研究项目已近千个,干细胞研究已经进入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的重要转折阶段。


除新的药物Modality外,已有药物的新剂型也推动了治疗药物在适应症及市场的拓展。GLP-1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明星靶点,此前国内已有多款GLP-1受体激动剂上市,包括短效注射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长效注射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慢病管理药物因需长期用药,因此口服剂型或长效剂型一直是赛道研发的重点,同时GLP-1因其出色的降糖降脂效果正在成为减重药物研发的主流方向,FDA已于2019年批准索马鲁肽口服片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并于2014年、2021年先后批准了两款GLP-1药物于肥胖症治疗,但国内市场仍长期处于空白状态。2022年5月中国终于迎来首个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口服制剂司美格鲁肽片的上市申报,开启了口服GLP-1的新篇章,同年7月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用于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首次在国内获监管受理,有望冲击蓝海市场,拓展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




NO.1  创新研发分工进一步细化,CXO及上下游产业链领域并购加剧,赛道专业化程度提高


随着医药行业不断变化、及企业竞争的加剧,许多知名药企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来实现自身的战略布局。2022年,全球CXO及上下游产业链领域并购活跃,国际国内几家巨头企业发生数起并购案。


1月10日,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功收购Recipharm旗下位于英国Cramlington的Aesica药业,Cramlington生产基地位于英国纽卡斯尔,拥有超过100立方米反应釜的生产能力,可提供从中试至吨级商业化规模的cGMP原料药生产服务,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增强康龙化成小分子CDMO服务平台的整体实力。


2月23日,德国达姆施塔特,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宣布,以约7.8亿美元现金完成收购Exelead公司。此次收购使得默克的生命科学业务将能为客户提供mRNA全产业链一体化端到端CDMO服务。与此同时,默克计划于未来十年持续投资逾5亿欧元,进一步提升Exelead技术能力。


3月9日,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收购凯惠药业(上海)有限公司 100%股权的公告。公告显示为匹配快速增长的临床前和临床早期(CRO)业务发展需求,公司拟以人民币 26,600 万元的价格现金收购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凯惠药业(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


9月27日,九洲药业股份与山德士(中国)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收购山德士(中国)所属中山制剂工厂100%股权,据相关报告,本次收购共花费“四维医药CDMO制剂项目”人民币1.85亿元,意在进一步巩固公司作为诺华集团全球供应链中核心战略供应商的地位。


11月29日,复星医药公告子公司Gland Pharma及其控股子公司Gland Intl.拟收购欧洲CDMO公司Cenexi,交易对价不超过2.1亿欧元,其中标的股权价值为1.2亿欧元。本次交易全部完成后,Gland Intl.将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Cenexi 100%的股权。公告显示,Cenexi集团专注于CDMO业务,在无菌产品(包括高壁垒复杂制剂)、生物制品的技术开发和制造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同时Cenexi集团拥有全球化、多样化的客户基础,已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00家。本次交易完成后,通过获得欧洲本地生产基地,Gland Pharma将实现欧洲市场产品和服务供应能力的拓展;同时有利于提升Gland Pharma复杂制剂和生物制品的开发、制造及供应能力,丰富其客户资源。


NO.2  创新出海,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不断增多


国产创新药出海路径已日益清晰。2022 年2月10日,FDA 专家咨询委员会(ODAC)未批准信迪利单抗(信达生物 PD-1)的新药上市申请,虽然信迪利单抗在美国上市受阻,但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指引。2022年2月28日,FDA宣布批准传奇生物与 J&J 共同开发的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Cilta-cel是首款获得FDA批准的国产 CAR-T 细胞疗法, 也是全球第二款获批上市的 BCMA 靶向CAR-T疗法,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注入了信心。


中国创新药国际化效果逐步显现。2022年,中国创新药/新技术license out 总交易金额达174.20亿美元,同比增长22.80%;交易数量达48项,同比增长14.29%。从项目类型看,创新药项目占比最高,达71.40%,新技术及微创新(改良型)license out交易占比分别为23.40%和5.40%。从治疗领域来看,肿瘤和罕见病仍是热门交易领域,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35.00%和19.00%。从单个license out项目规模来看,康方生物以 5 亿美元首付款、最高 50亿美元的总金额与Summit公司达成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的海外授权合作,为2022年最大的license out项目。在“资本寒冬”背景下,中国创新药/新技术总交易金额创历史最高,表明外资企业对中国药企创新能力的认可。


12月22日,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了7个不同在研临床前ADC候选药物项目的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科伦博泰将其管线中七种不同在研临床前ADC候选药物项目以全球独占许可或独占许可选择权形式授予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或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以外地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商业化。2022年5月、7月、12月,默沙东与科伦博泰分别达成三次合作,拿下科伦ADC药物项目9款药的海外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商业化授权,总里程碑金额近118亿美元,这不但在中国医药行业国际授权交易史上排名第一,而且荣登2022年全球制药行业授权交易合作榜首。


10月12日,百济神州自主研发产品 BTK 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在全球 3 期 ALPINE 试验的一项终期分析中,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及研究者评估,百悦泽对比亿珂(伊布替尼),取得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优效性结果。泽布替尼 “头对头”伊布替尼达到优效,展现“best-in-class”潜力,同时也反映出在部分疾病领域,中国创新药研发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


NO.3  仿制药集中化程度提高,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显著


高品质仿制药和API属于先进制造,人才、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是仿制药投资的基本逻辑。自2015年“722”启动临床数据自查核查,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至今已进行了八个批次带量采购,目前即将开展第九批,仿制药行业在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国家带量采购需求的前提下,规模效应、控制成本必然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中国必将产生世界最大的仿制药企业集群。随着仿制药渗透率的提升,我们认为,中国仿制药企业的成长之路还是“长坡厚雪”,远没有走完,药品可及性提升、用药结构调整,药品升级之路任重道远。


国产仿制药用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居民用药结构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国内常见病的用药渗透率显著低于美国,多数药物的人/次均用药量约为美国的20%-50%。未来我们认为国产仿制药依然有成长空间,成长点主要来自于:1)用药渗透率的提升,而药品价格下降可加速渗透率的提升过程;2)国产仿制药对原研药的替代,同时医保、招标政策等也在鼓励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使用,二者均可促进国产仿制药渗透率和集中度的提升。


国内制药企业成本优势明显,国内仿制药价也并不比海外贵。国内仿制药价格整体水平与美国相差不大,但国内仿制药企的毛利率远高于国际仿制药企,国内仿制药企的毛利率约为70-80%,而国际仿制药企约为40-55%,国内药企制剂出口业务的毛利率(如恒瑞为77%)也显著高于国际仿制药企,因此国产仿制药可凭借低成本优势缓冲降价带来的影响;同时国内仿制药企的销售费用率也比国际仿制药企高约15-20ppt,集采后我们预计竞争格局会优化,销售费用下降也可为降价提供缓冲空间。


集采中选企业正不断向头部集中。截至2022年底,前七批国家集采中选品种数最多的依次是齐鲁(50个)、扬子江(43个)、正大系(43个)、科伦药业(37个)和石药集团(27个),中选品种数都在25个以上,其后是豪森和恒瑞,分别中选了24个和21个品种。三家超大型企业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和国药集团分别中选了18个、16个和9个药品。2018年,首次国采(4+7)时,合计中选数超过全国1/3的原料药国际化代表浙江华海(中选6个)和浙江京新(中选3个),截至目前,分别累计中选了18个和9个药品。



过评最多的前几名也均为头部药企。截至2022年底,累计过评药品数最多的分别是扬子江(128个)、齐鲁(116个)、正大系(95个)、科伦药业(89个)和石药集团(86个),这5家也是前七批国采累计中选产品数Top5企业。集采中选和品种过评数正在不断向少数大型企业聚焦。这也践行了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药品生产、流通格局”的要求。超大型企业上海医药和华润医药累计过评数分别为64个和56个。



淘汰率在普通仿制药批文中正不断提升。据相关统计显示,国产化学药历史批文数最多的50个品种峰值批文为33362个,截至2022年4月底,只剩下21792个,减少了一万多个,消失了三分之一。例如,高峰时葡萄糖注射液的批文多达2396个,到2022年4月底只剩下1545个,消失了851个,减少了36%。相关品种还有很多,不少企业认为,国采须过评,评价需费用,过评未必能中标,中标难保有回报。


随着带量采购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面对不菲的评价费用和不确定的市场回报,部分同质化较严重的批文将逐渐消失,规模太小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过评和集采中选品种数将不断向大企业聚焦,药品批文和制药企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NO.1  全球二级市场下滑,中国境内市场表现相对最好(全部行业板块)




上交所、深交所分列2022年全球交易所IPO数量、筹资额前二,香港交易所数据同样位居世界前列。2020年起,香港市场筹资额占全球市场比例持续下降,由2019年的20%下降至2022年的8%,IPO数量占比方面,2022年较2021年有所提升,但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中国内地市场筹资额占比经历2021年的下滑后,在2022年大幅回升,达到全球市场的48%,回归2021年之前的增速。


NO.2  A股


2022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呈现下行趋势,Q4出现回调趋势,全年累计跌幅共23.73%。其中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严峻、FDA ODAC会议等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整体继续下挫、悲观情绪浓厚,医药生物板块持续下跌;6月疫情得到控制后,板块开启底部反弹,疫后复苏预期增强;7月份起板块内化学制剂、生物制品、中药等中报表现受疫情影响明显,叠加中美地缘政治风险对CXO板块的影响,医药板块整体开启下行走势;10月份起受集采政策转向边际温和以及防疫政策调整的影响,中证医药板块整体走势开始回调。



2022年A股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市值整体处于下行调整阶段,在3.8万亿和5.5万亿之间波动,市值从人民币5.39万亿元下跌至人民币4.58万亿元,下跌幅度15.03%。PE(TTM)与PS(TTM)整体维持跌势,PE(TTM)从年初的51.23x年底下跌至41.75x,整体下跌18.50%。PS(TTM)在9.0x~13.1x之间波动,从年初的13.05x下降至年底的9.71x。




在A股医药生物板块中,我们筛选了2023年开市时总市值位于前20名与后20名的上市公司,分别针对2022年期间两部分公司市值总和、PE(TTM)、PS(TTM)平均值进行对比。从整体看,前20名的市值总和与PE(TTM)、PS(TTM)平均值均保持较一致的走势,最终跌幅较大;后20名波动较大但最终并未收跌。


2022年前20名的总市值整体呈下滑趋势,由年初的人民币2.33万亿元下降至年末的人民币1.82万亿元,下降幅度达21.84%。年初处于市值高点,六月出现小幅回升,之后持续下滑,年末阶段波动上升。市值总和最高点为1月12日人民币2.33万亿元,最低点为9月26日人民币1.55万亿元。平均PE(TTM)、平均PS(TTM)变化趋势与市值变化方向相同,PE(TTM)从年初的42.08x下降至年末的32.92x,下降幅度21.76%。PS(TTM)变化幅度更大,由年初的11.21x下降至年末的7.31x,下降幅度34.82%。




2022年,后20名公司市值总和由年初的人民币490.51亿元下降至年末的人民币408.83亿元,下降幅度达16.65%,1月和4月分别出现较大下跌,其余时间均保持上升趋势。市值最高点为1月17日人民币534.79亿元,最低点为4月28日人民币368.23亿元。由于个别公司的PE(TTM)有较大变化,平均PE(TTM)数次出现断崖式下滑或反弹,20家公司中,有接近半数的PE(TTM)为负值,导致PE(TTM)年初为负值,四月末才回归零点以上,在年末达到67.17x。PS(TTM)与总市值变化趋势相同,由年初的7.21x下降至年底的6.39x,下降幅度达11.31%。




基于前20及后20名的公司2022年市值及PE(TTM)、PS(TTM)的变化可以看到:A股前20名的企业整体维持跌势,与医药板块整体走势相似,也是A股整体市值及盈利能力降低的缩影。后20名因普遍出现亏损情况,2022年整个一季度和二季度部分时间PE(TTM)为负且出现较大幅度的涨跌。但相比前20名,市值表现相对较好,并未出现较大跌幅,维持在360亿以上的水平。这个数值相比于一级市场的企业估值,仍有一定利差空间,也符合医药企业将A股作为首选上市地的情况。


相较于2021年,2022年医药企业上市活动明显放缓。生物医药/医疗保健类企业上市数量和首发筹资额在A股/港股中均排名前列,生物医药企业A股IPO比例逐年增高。自2021年后,A股上市企业数量及首发筹资额开始超越港股。




2022年A股的医药企业上市数量及首发筹资额均未能保持此前数年来的上升趋势,医药企业上市数量减少到27家,同比2021年下降18.18%;首发筹资额人民币402.7亿元,同比下降37.00%;相较于2021年,2022年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数量及首发筹资额也均有下降,但科创板医药企业上市数量占A股整体比例从2021年的51.51%增长到59.25%。




受政策、经济下行及医药泡沫进一步释放等因素影响,科创板现破发潮。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发行首日破发率高,达到68.8%,首发平均市盈率31.3,低于首发时平均行业市盈率40.1;但仍有破发企业在上市后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涨幅依然可观。如荣昌生物在上市首日跌幅为14.9%,但在2022年底涨幅达到89.7%。因科创板与港股同样拥有便捷的上市流程和宽松的上市条件(注册制,平均审批时间6个月),且科创板募集资金更多,流动性优势带来的高估值有助于公司提升价值。科创板已成为生物医药公司上市优选,且港股优秀生物医药“H+A”双平台运作将成为趋势。


NO.3  港股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变化呈现出和A股相似的走势。整体受到医疗行业相关政策颁布、地缘政治、疫情等因素影响,港股医疗行业总体的走势呈现下行趋势。2022年初,受疫情严峻、政策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港股医疗保健板块股价整体呈下跌趋势;2022年5月开始,随整体市场活跃度回升,医疗保健板块有所回升;2022年7月至10月由于疫情恶化及地缘政治风险等,投资人信心受到很大影响,板块持续下跌。10月以来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等,板块逐渐企稳向上,从22年初至22年底累计跌幅达19.34%。



2022年港股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市值在1.52万亿和2.38万亿之间波动,市值从港元2.20万亿元上升至港元2.22万亿元,上升幅度0.91%。PE(TTM)与PS(TTM)整体维持跌势,PE(TTM)从年初的30.14X年底下跌至17.74x,整体下跌41.14%。PS(TTM)在6.5x~24.4x之间波动,从年初的22.15x下降至年底的10.01x,累计跌幅达54.81%。




在港股药品及生物技术细分领域中,我们筛选了2023年开市时总市值位于前10名与后10名的上市公司,分别针对2022年期间两部分公司市值总和及PE(TTM)、PS(TTM)平均值进行对比。与A股相比,港股的整体市值都较低,后10名的差距更大,从A股的人民币400亿元级别降到了港元20-30亿元。前10名与后10名的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从整体走势看,前10名的市值总和与PE(TTM)、 PS(TTM)平均值均保持较一致的走势,两年内整体保持跌势并出现较大跌幅;后10名也维持跌势但跌幅相较前10名小。


2022年内,前10公司总市值由年初的港元1.64万亿元下降至年末的港元1.30万亿元,下降幅度达20.95%,年初延续2021年波动下降的趋势,年中出现小幅回升,之后再次持续下滑。市值总和最高点为港元1.73万亿元,最低点为港元1.00万亿元。平均PE(TTM)与平均PS(TTM)变化趋势与市值变化方向相近,变化幅度更大,平均PE(TTM)由年初的27.05x下降至年末的17.72x,下降幅度达34.47%,平均PS(TTM)由年初的10.36x下降至年末的6.56x,下降幅度达39.57%。




2022年后10公司整体有较大跌幅,总市值由年初的港元36.68亿元下降至年末的港元22.25亿元,下降幅度达39.35%。2022年4月由于新锐医药(06108)管理层人员变动等公告发布,股价出现暴涨,因后10公司总市值较小,故带动整体市值同步上涨,之后迅速回落至4月前水平,并继续下降。市值总和最高点为港元66.13亿元,最低点为港元18.78亿元,振幅71.60%。PE(TTM)年中出现断崖式下跌,最低于4月22日达到-206.54x,与总市值的暴涨起止时间相吻合;经历大幅上涨和下跌后,平均PE(TTM)由年初的2.99X上涨至年末的10.91x,增长幅度达265.35%。平均PS(TTM)上半年与总市值变化趋势相近,8月末受寿康集团(00575)PS(TTM)影响,平均PS(TTM)暴跌至负值,并于11月末受同一家公司影响再次出现暴跌,年末平均PS(TTM)由年初的2.89x下跌至年末的-15.55x,下降幅度达643.18%。




受地缘政治、新冠疫情等多因素加持影响,港股医药与生物科技板块表现低迷,企业上市热情下降至低点。2022年企业上市数量创新低,全年只有7家企业在港成功上市,数量同比下降50.0%;首发筹资额只有38.4亿港元,同比下降90.04%。这7家公司均为内地企业,平均募集资金5.5亿港元。其中募集资金额最高的乐普生物只募集到9.1亿港元,但也是打折发行。乐普生物C轮融资时,每股价格为港元6.7元。而IPO时每股发行价较C轮融资价格打了“86折”。


18A的发行下降趋势同样严重, 企业上市数量和首发筹资额相比2021年分别下降44.44%和82.38%。公司估值整体也不如预期。同时18A的股价表现也不如人意,40只18A生物医药股中34只股价相对年初下滑,14只跌超50%。




在严峻的环境下,港股也在进行调整及改革。2023年3月24日,香港联交所宣布推出新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并于3月31日起生效(即《主板上市规则》将新增一个18C章节)。18C放宽了对收益及盈利的要求,并将市值、研发投入及历史融资作为替代的上市要求,适用于五大前沿行业的公司。其中符合条件与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的子领域有医疗AI、合成生物学、生物材料等。此变化将能更进一步扩大香港的上市框架,满足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需要。


NO.4  美股


2022美股整体受加息影响表现不佳, S&P500期指下跌2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3%。医药健康板块因其刚需性,全年下跌仅1%,相较其他板块对下行趋势体现出了较好的防御性。由于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中概股频受打击,2022年无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成功在美国IPO。


NO.5  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的影响


2022年受二级市场整体市值降低及新股破发潮的影响,尤其港股已经基本失去了曾经的盈利能力与流动性,二级市场的整体市值有显著回落。相对地,一级市场投资事件数量及总金额相比2021年也都有25%以上的跌幅。从成交的交易案例看,资本仍对有潜力的赛道中确定性较强、技术领先的企业青睐有加,加之大部分创新药企业保留了一年以上的运营资金,一级市场企业的估值并未出现大幅降低的情况。由此体现的一二级市场利差空间缩小,估值倒挂情况比较普遍,二级市场已不一定是可以保证盈利的退出通道,投资机构对估值期待有所调整,这些均导致了一级市场交易难以促成的局面。


在2023年,随疫情管控逐步放开,经济稍有恢复,二级市场相比2022年底也有回升但距离2021年的高位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因影响整体经济及医药生物板块的因素仍然没有较大改变,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二级市场观望情绪或仍将持续,一二级市场利差空间小甚至倒挂的情况仍会普遍存在。在此环境下,大部分于2022年未进行融资的企业已出现资金流紧张的状况,部分企业开始降低估值以促成融资以缓燃眉之急。随着经济恢复及半年报披露,2023年下半年二级市场有望在利好业绩支撑下逐渐回暖。我们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的一级市场投资事件数量及总金额会有局部回升,但投资机构仍会抱持相对保守的态度,估值环境仍会相对保守,并无可能回到2021年前的高估值状态。






2022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共1,137项,较2021年有较大回落,下降约25.88%。2022年全球医药领域投融资金额约357.46亿美元,同比下降43.87%。2016至2021年,除2019年出现投融资的小低谷外,一级市场整体投资热情持续走高,特别是2020和2021年的数量和金额都有明显提升。2022年在资本冷静期的大环境下,未来走势需进一步观察判断。



2022年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数量和总金额也有较大回落,整体趋势与全球市场保持一致。融资事件共524项,同比下降18.38%;融资总金额共计人民币612亿元,较2021年下降56.87%。





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长期以药物领域为核心,基因治疗和AI+制药两个赛道最受资本青睐,均获得70次及以上融资,合计金额分别为31.4亿美元和33.9亿美元。CXO、免疫细胞治疗、单抗、抗体偶联药物和mRNA五个赛道热度处于第二梯队,上述七个赛道构成了投融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从过亿的融资事件来看,国内的投融资活动集中在ADC、生物医药上游、CXO、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五个赛道之中。


NO.1  ADC


根据EvaluatePharma和BCG的预测,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到129亿美元,2018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35%,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60亿美元。中国药企也积极布局该赛道,截至2022年11月,NMPA累计受理了80款ADC新药。科伦药业、石药集团、礼新医药的ADC新药纷纷完成license-out的出海交易。同时ADC领域也涌现了多笔过亿投资,在研新产品不断出现,HER2仍为最热门靶点,已有22款产品申报;Trop2、Claundin18.2等靶点申报增长迅速。



NO.2  生物医药上游


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火热发展拉动上游行业;医药行业监管标准高,有一定行业壁垒;全球供应链不稳定、中美贸易摩擦,下游竞争激烈导致成本控制压力增加等因素倒逼上游国产替代加速;上游企业特征深度贴合“专精特新”“卡脖子” 政策支持。相较欧美企业,国内上游企业发展起步晚,市场占有率低,发展缓慢。随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让出空间,国内企业需不断自生研发或通过并购方式扩宽能力边界;市占率高的企业融资扩张、上市,国内外的行业整合并购会频繁发生。



NO.3  CXO


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产业链上游的CXO企业仍为整个创新药产业链中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一方面,过往通过“卖水人”业务不断壮大的CDMO企业开始通过收购、扩建等方式对外扩张,如药明生物收购科望医药、和铂医药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部分创新药企业在继续推进管线的同时也在涉足CDMO,例如贝达药业、三生国健、复宏汉霖、创胜集团等相继宣布布局CDMO。


后续CXO领域可能呈现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下滑、利润空间挤压等困境。但高增长细分赛道上游CXO/CDMO企业,以及过往运营能力已受验证、未来增长可期的创新型CXO企业仍有较好的增长空间。



NO.4  基因治疗



NO.5  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在治疗癌症、血液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一般来讲,细胞治疗包括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两大类。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细胞治疗领域仍为整个生物医药赛道中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细胞治疗产品具有技术迭代快、创新潜力大、临床依赖度高、产品可个性化定制等特点,不少国家竞相布局。


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人民币1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584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3%。预计未来10年将成为国内细胞治疗产业的快速增长期并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NO.1  一级市场大额交易事件(人民币5亿以上)



NO.1  科伦博泰


科伦博泰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生物技术药物及创新小分子药物开发,重点关注肿瘤、自身免疫、炎症和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在ADC药物与CAR-NK细胞疗法中均有布局。2022年12月29日,科伦博泰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2亿美元。截止至2022年12月,科伦博泰已进展至临床研究阶段的产品共21款,其中临床Ⅰ期15款,临床Ⅱ期4款,临床Ⅲ期2款,申请上市阶段2款。2022年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在ADC药物创新领域先后达成3笔BD交易,交易合计总金额已经超过118亿美元,首付款累计2.57亿美元。2023年2月24日,科伦博泰生物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招股书正式披露,上市在即。


NO.2  昆翎医药


ClinChoice昆翎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支持创新药械研发的临床CRO企业,2020年起完成了在肿瘤、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布局。2021年,顺利完成对岐黄、莱必宜的收购,加强在高质量中药、BE试验以及I期临床试验平台的布局。2022年7月5日,昆翎医药获得1.5亿美元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康人寿、夏尔巴医疗以及礼来亚洲基金创投、杏泽资本和元禾原点跟投,融资所得将用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业务扩张,创新业务发展和兼并收购。公司在国内近五十个主要城市布局超过1,700名临床研发专业人员,和国内超过300家GCP临床研究机构以及1,000多位研究者建立合作关系。海外团队1,700名,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亚美尼亚,印度,菲律宾,日本等国家。



NO.3  诺诚健华


诺诚健华于2015年崔霁松博士和施一公院士联合创立,专注于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法。2020年3月,诺诚健华登陆港股。2022年9月21日,诺诚健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开启“A+H”两地上市模式,发行市值人民币145.6亿元,募集资金人民币29.2亿元。成为两地上市的典型代表。截至上市前,诺诚健华的产品管线包括一款商业化产品奥布替尼以及11 款I/II/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产品,5款临床前阶段产品。


NO.4  荣昌生物


荣昌生物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自身免疫、肿瘤、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生物新药开发。2020年11月9日,荣昌生物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3月31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市值人民币216.3亿元,募集资金人民币26.1亿元。公司拥有单抗/融合蛋白、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多特异性抗体三大技术平台,建立了稳健发展的研发管线,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已合计在中国获批3项适应症,约15款在研产品正在海内外开展30+项临床试验。


NO.4  奥浦迈


奥浦迈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细胞培养解决方案和端到端CDMO的整合服务平台公司。2022年9月2日,奥浦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市值人民币104.3亿元,募集资金人民币16.4亿元。奥浦迈是国产细胞培养基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截至2022年,共有 111 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奥浦迈的细胞培养基产品。





NO.1  全球细胞治疗领域趋向成熟


2021年全球CAR-T产品销售额累计达到17.1亿美元。海外细胞疗法技术不断有所突破,其中有代表性的为Beam公司的胞嘧啶碱基编辑技术。2022年12月Beam公司的通用型CA7 CAR-T获得FDA颁发的IND批件用于治疗T-ALL,其突破了通用型CAR-T依赖于CRISPR基因编辑导致的染色体易位的挑战。此外,2021年三月百时美施贵宝(BMS)的BCMA靶向CAR-T细胞疗法艾基维仑赛(Abecma)获得FDA批准,是全球首款BCMA CAR-T细胞疗法,其首年销售额为1.64亿美元。


放眼国内细胞领域市场也是欣欣向荣。中国细胞治疗2021年市场规模为13亿元,预计2030年增长至584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3%。近年国内细胞疗法新产品层出不穷。2021 年两款细胞疗法重磅产品在国内上市,分别为复星凯特的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疗法 Yescarta(又称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 药明巨诺的靶向 CD19 的 CART 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relma-cel,商品名:倍诺达),2021年被认为是开启了国内细胞疗法的元年。国内首款申报上市的BCMA靶向CAR-T疗法在2022年上市,信达生物与驯鹿医疗合作的伊基仑赛注射液于2022年6月申报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三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10月,科济药业的BCMA CAR-T药物泽沃基奥仑赛申报上市获受理,是第二款在国内申报上市的BCMA CR-T产品。2022年3月传奇生物/强生开发的西达基奥仑赛(Carvykti)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打开了国内自主研发的细胞治疗产品在海外获批上市的大门,首年销售额为1.34亿美元。在通用CAR-T领域中,2022年3月,北恒生物的CTA101 UCAR-T细胞注射液产品获批临床实验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是我国首款“现货型”UCAR-T细胞治疗产品,是国内首个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整体而言全球的细胞治疗领域逐渐成熟,国内的细胞治疗产业也在日趋发展,呈现向好的态势,未来国内细胞治疗成熟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NO.2  细胞治疗应用领域边界不断扩展


细胞疗法最初用于血液瘤的治疗,随着研究难点的不断突破,细胞疗法正逐步扩展到其他疾病中。


1、非肿瘤领域

在非肿瘤领域中CAR-T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方面是老药新用,另一方面是基于CAR-T技术针对非肿瘤疾病开发新产品。CAR-T的老药新用集中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有所突破。2022年驯鹿的BCMA CAR-T 伊基仑赛扩展了新的适应症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国内首个CART治疗自身免疫病的IND批件。放眼海外市场,2022年11月,Kyverna用于治疗狼疮肾炎的CAR-T候选产品KYV-101的IND申请获FDA批准以启动KYV-101的Ⅰ期临床试验。细胞疗法产品迁移至新适应症极大的加速了药物开发的流程。针对非肿瘤疾病开发新产品虽然有很多技术性难题但是也有颇多进展。如靶向FAP的CAR-T治疗心肌纤维化,靶向Dsg3 CART治疗自身免疫病天疱疮(也被称为CAART)、靶向CD45 CART配合异体干细胞移植完成深度骨髓清除、CAR-Treg产品治疗移植后排异和I型糖尿病等,都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细胞疗法在非肿瘤领域的应用在未来也会遍地开花。


2、实体瘤领域

CAR-NK 对实体瘤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对于 CAR-NK 的研究也主要聚焦在实体瘤领域。2021 年 1 月 28 日, Artiva Biotherapeutics 宣布与默沙东签订全球独家合作和许可协议,利用其现货型同种异体 NK 细胞制造平台及专有的 CAR-NK 技术,开发针对实体瘤相关抗原的新型 CAR-NK 细胞疗法。根据协议条款,合作最初包括两个 CAR-NK 项目,第三个项目待选。Artiva 将获得前两个项目的 3000 万美元预付款,如果默沙东行使第三个项目的选择权, Artiva 还将获得 1500 万美元的额外付款。Artiva 也有资格获得每个项目高达 6.12 亿美元的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2022年4月19日,上海斯丹赛生物宣布,其开发的实体瘤CAR-T产品GCC19CART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GCC19CAR是一款自体CAR-T治疗产品,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转移型结直肠癌(R/R mCRC)的实体肿瘤领先疗法。2022年1月25日,FDA批准Tebentafusp用于HLA-A*02:01 阳性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成人患者,商品名为Kimmtrak。这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2022年1月25日,FDA批准Tebentafusp用于HLA-A*02:01 阳性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成人患者,商品名为Kimmtrak。这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


NO.3  细胞疗法融资颇丰,行业乐观


截至2022年底全球细胞疗法领域融资事件超过88起,融资总额超过28亿,其中T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和NK细胞疗法为融资热点。国内原启生物2022年B轮融资1.2亿美元,位列全球融资top10。





NO.1  妇科


中国妇科用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我国妇科用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随着我国妇女健康意识的提高,未来妇科用药行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妇科用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74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62%。


妇科用药按照零售分类可以分为妇科消炎抗菌类、调经类、乳腺类、更年期类、孕产妇用药、妇科止血药和其他。其中前三类占据了市场较大规模。按照疾病分类主要分为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整形、妇科肿瘤等7大类别。其中阴道炎是最常见的疾病,用药需求窗口较大,2021年数据表明阴道炎类药物占比最高,达到36%。我国妇科用药药品2021年排行前十分别为同仁乌鸡白凤丸、洁尔阴洗液、妇炎康片、克霉唑阴道片、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鹿胎膏、加味逍遥丸、乌鸡白凤丸、妇科千金片、红核妇洁洗液。其中调经类的同仁乌鸡白凤丸以21.9%的市场份额占据榜首;其次为阴道炎用药的洁尔阴洗液,占比为15.6%。


恩威医药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妇科产品、儿科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领域,在妇科产品领域深耕多年,公司拥有洁尔阴洗液、洁尔阴泡腾片、洁尔阴软膏、化瘀舒经胶囊等妇科用药13个,形成较为完整的妇科产品体系。2019年营收6.8亿元,公司用于研发的费用不足1%,研发力度不足。其核心产品“洁尔阴洗液”是营收的主要贡献者,2021年占营收的55.88%,但毛利率持续下降。千金药业成立于1966年,主要产品妇科千金片/胶囊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另外还有补血益母颗粒、椿乳凝胶等,公司妇科用药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妇科疾病;2022年上半年营收19亿元,同比增长8.94%。


NO.2  儿科


我国儿科用药发展起步较晚,技术较为落后。随着三孩政策放开,未来我国儿童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儿童药物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2015-2020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从591亿元增长至9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9%。2019年全球儿科药物及疫苗市场估值约为1220亿美元,预计于2025年到达14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


从适应症来看,我国儿童以呼吸系统、抗感染用药及消化系统等普药为主,2021年的占比分别达到38%、23%、17%,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特药较少。2020年共批准儿童专用药和增加儿童应用的药品26个。2021年获批的儿童专用药和增加儿童应用的药品达到47个,同比增长80.77%,其中14个纳入优先审评品种。


从研发企业来看,除专门生产儿科用药的葫芦娃、济川药业、健民集团、达因药业等老一派儿科用药领军企业,还有包括恒瑞医药、以岭药业等药企正在将自家药物适应证拓展到儿童适应证,以及一批新的生物医药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其中,比如天境生物、先为达生物、爱科百发、维昇药业、百泰生物等。其中济川药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31亿元,同比增长23.77%,其中来自儿科类产品的收入为17.01亿元,占总营收比22.29%,儿科类主要产品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独家品种,主治小儿风热感冒,2020年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儿科感冒中成药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0.43%和28.01%。达因药业2021年来自于医药产业的收入为14.73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2.65%。达因药业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形成了以"儿童保健和治疗领域"为核心的儿童健康产业布局。祐儿医药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儿科治疗的创新医药公司。药物管线主要覆盖8大儿童疾病领域,如精神/神经、内分泌、呼吸、抗感染、血液、自免/过敏性疾病、新生儿和消化系统等。预计至2024年,将有6个产品获批。多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即将批准上市。公司于2021年4月完成A轮融资。


NO.3  内分泌科


2022年内分泌科药物的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65亿美元,年均增速为7.82%。内分泌科药物可以分为糖尿病类药物、生长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胰岛素药物、减肥药等。


针对罕见的IgA肾病的药物在2023年2月17日重磅推出。Travere Therapeutics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FILSPARI™ (sparsentan)用于减少有快速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IgA肾病(IgAN)成人患者的蛋白尿,这些患者普遍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PCR)≥1.5 g/g。该药是目前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批用于治疗这一疾病的非免疫抑制疗法。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在2022年8月受理Sparsentan的有条件上市许可,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做出审查决定。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罕见病药物的开发。


2022年,全球糖尿病药物的市场规模达到近600亿美元。2023年初,全球第11款SGLT-2抑制剂Bexagliflozin(Brenzavy)获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SGLT2抑制剂贡献的市场份额逼近胰岛素(21% VS 26%,对于部分药物的心衰等适应症未做出完全区分),恩格列净(预计73亿美元)、达格列净(44亿美元)成功进入销售额TOP5。


华东医药成立于1993年,子公司中美华东是国内领先的糖尿病和移植免疫用药研发和生产企业,在慢性肾病、移植免疫、内分泌、消化系统四大领域拥有多个国内领先的一线临床用药,并通过自主开发、外部引进、项目合作等方式重点布局抗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的创新药及高技术壁垒仿制药产品。2022年1-9月,华东医药数据显示,医药工业研发支出8.7亿元,同比增长21.5%。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的其临床试验申请(IND)已于2022年9月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HDM7003(D-4517.2)为公司与参股公司美国Ashvattha Therapeutic, Inc.合作开发的在研产品。2022年9月,Ashvattha公司宣布已完成该产品的美国Ⅱ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NO.4  眼科


2021年我国医院市场中眼科用药的销售额为151.97亿元,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63%。2021年医院市场中眼科用药的增速,高于整体用药医院市场增速(8.21%),和眼科用药所属大类感觉系统药物的增速(17.28%)相近,与整体用药市场相比近一倍的增速差距,显示在药品销售增长整体放缓的市场大环境下,眼科用药仍然呈现出很强的市场需求。


眼科用药可以分类为抗感染类、抗炎药、抗青光眼、白内障用中成药、眼部血管病变治疗药等13个小类,2021年数据显示其中眼部血管病变治疗药占据15%市场份额,抗感染药与抗炎药分别占据13%和8%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眼底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发病率提高,眼部血管病变治疗药市场快速增长,根据药融云医院全终端数据,眼部血管病变治疗药2015年不到7亿元,2021年已突破20亿元,其中,康柏西普、雷珠单抗、阿柏西普是主要品种。


2021年数据显示玻璃酸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是眼科用药中国审评受理号类型TOP3。玻璃酸钠滴眼液是目前眼科滴眼剂第一大品种,2021年医院端及零售市场总销售额超10亿元,其中医院端达6.58亿,零售端3.91亿。其中在医院端,玻璃酸钠滴眼液销售额第一品牌是德国悟兹法姆药业集团,紧随其后的是参天制药,销售金额十分接近。在零售端,玻璃酸钠滴眼液销售额第一品牌为参天制药,其次为德国悟兹法姆药业,珠海联邦制药排名第三。


上市企业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沈阳市棋盘山,是一家专业从事眼科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77年,2016年12月08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辽宁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辽宁省眼科药物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程研究中心,在眼科药物研发领域,打造了常规眼用制剂、即型凝胶、缓释制剂、眼科GLP实验室、药包材等研究平台,具备综合的眼科药物研发创新能力。2021年兴齐眼药各自的总营收为10.28亿元。


欧康维视生物成立于2018年2月,2020年7月10日,欧康维视生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截止目前,公司已拥有眼前及眼后段24种药物资产,建立起了完整的眼科药物产品线,其中七款产品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核心产品优施莹(氟轻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已在国内获批上市。




核酸药物相比现有的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具有靶点筛选快、研发成功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更广泛的治疗领域和长效性等优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化药以及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类药物。小核酸药物发展曾因递送系统限制等问题一度陷入停滞,2013年以后,随着递送技术的发展和RNA药物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药品上市加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当前已获批上市的小核酸药物由遗传性罕见病起步,已向常见疾病延伸,在研药物技术瓶颈集中在药物稳定性及体内递送系统,但适应症广泛,商业价值转化可期。


NO.1  siRNA(小干扰RNA)


siRNA药物目前已有5款药品上市,其中诺华与Alnylam开发的Inclisiran是一款长效降脂药,2021年12月22日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其创新的小干扰核酸作用机制使患者每年仅需两次皮下注射即可获得降脂疗效,开启了小核酸药物应用于常见慢性病的新篇章,2022年上市第一年全球销售额已达11.2亿美元。多个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结果充分证实了Inclisiran可实现强效、长久、平稳地降低LDL-C,在18个月研究期间降幅可达52%,且4年的随访结果进一步表明Inclisiran持久稳定降低LDL-C,平均降幅为44.2%,安全性良好。Inclisiran的上市标志着小核酸药物作为基因治疗正式进入大适应症领域,为整个赛道打开了想象空间。


2022年6月最新获批的Amvuttra是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每3个月皮下注射给药,治疗遗传性ATTR多发性神经病且可逆转神经病变损害的疗法,相比每三周一次静脉给药的Onpattro给药频率大幅降低。在关键性HELIOS-A III期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Amvuttra治疗显著改善了多发性神经病的体征和症状,超过50%的患者实现了疾病症状的终止或逆转,仅2022年上市当年销售额已达9.4亿美元。未来大适应症、长效的给药间隔将成为siRNA药物市场拓展的核心动力。



siRNA药物的快速发展对其递送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siRNA药物的递送系统主要为肝脏靶向的GalNAc系统。GalNAc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目前上市药物的靶点主要包括ALAS1、HAO1、PCAK9及TTR,但因GalNAc系统仅能靶向肝脏的局限性,肝外器官/组织的递送系统仍是未来关键的发展方向。


当前肌肉靶向已通过抗体偶联核酸药物获得了初步的进展,首个进入临床的抗体偶联核酸药物为Avidity Biosciences的AOC1001,AOC1001通过抗体靶向肌肉细胞表面的铁转运受体将DMPK siRNA递送到肌肉细胞中,也验证了siRNA可以进入细胞核内,具有重大的意义。临床I/II期研究显示,在单剂1mg/kg或两剂2mg/kg治疗后,患者的DMPK mRNA水平平均减少了45%,在2mg/kg队列中,观察到了关键肌肉相关基因组产生31%的剪接改善,在另外22个基因组合中产生了16%的剪接改善。目前,赛道内公司的AOC项目已陆续进入临床,适应证涵盖肌肉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这一赛道也吸引了一些药企的加入,去年,赛诺菲花费4亿美元获得 miRecule FSHD 新型疗法的全球独家许可,以开发和商业化新型抗体-RNA 偶联药物用于治疗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siRNA药物表面C16修饰是Alnylam公司正在研发的另一种递送方式,这将为siRNA药物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拓宽了应用场景。ALN-APP是首个使用Alnylam C16共轭技术的药物,可以增强CNS中细胞的传递,Alnylam和合作伙伴再生元于去年2月启动了对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临床I期试验。在此之前的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C16偶联靶向淀粉样蛋白β前体蛋白(APP)的siRNA分子可使脊髓和大脑中APP分别降低70%和80%,作用时间超过3个月。此外,靶向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siRNA修饰后给药可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中成功降低超过95%以上的靶基因;同样地,靶向SOD1的siRNA经C16偶联后在小鼠肺组织中广泛分布,以10mg/kg给药在2个月内可降低57% SOD1 mRNA。


NO.2  ASO(反义核酸)


目前全球有9款ASO药物获批上市,其中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Nusinersen 2022年全球销售额17.94亿美元,是目前销售额最高的小核酸药物。然而近期ASO药物状况频频,未来研发之路可能充满挑战,但Ionis目前多款药物都处在III期临床,特定的靶点或适应症有望突破重围。



因ASO与RNAi机制上的根本差异,或因缺乏良好的递送机制,大部分在研ASO药物由于较大副作用及需要频繁给药导致潜在风险-收益比或依从性-收益比略逊一筹而被放弃,涉及的靶点包括PCSK9、ANGPTL3等。阿斯利康斥资35.85亿美元和Ionis合作开发的PCSK9 ASO药物ION449 (AZD8233)由于其IIb期研究数据未达预期,虽然7个月时相比安慰剂LDL-C下降-62.3%但未达到预设的疗效标准,且每月一针与每半年一针对于长期用药患者的依从性存在竞争劣势,阿里斯康决定不再推进III期临床研究。2021年,罗氏因tominersen II期临床潜在风险-收益比缺乏优势终止了该项临床的患者给药。此后罗氏在事后分析中发现tominersen可能有益于疾病负担较低的年轻患者,故于2022年重新启动了一项新的II期临床,以评估tominersen在亨廷顿病中的疗效,希望tominersen可以在特定患者中有所突破。


虽然ASO近期频频受挫,但ASO依旧有其独特的优势,相比siRNA目前常见GAlNAc递送,ASO正在通过化学修饰递送尝试更多的肝外靶点。基于此,目前ASO在研药物已经拓展到癌症、抗病毒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靶向LPA的TOJ230已经进入临床III期,其临床II期的研究数据显示,该药物可以让98%的患者LPA降低至125 nmol/L (<50 mg/dL),是已经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由脂蛋白(a)驱动的CVD的阈值。



NO.3  mRNA类药物


自新冠疫情后,mRNA疗法尤其是mRNA疫苗的热度曾达到空前的高度。目前全球已有多款mRNA新冠疫苗上市,分别是德国BioNTech公司及辉瑞研发的BNT162b2以及美国Moderna公司研发的2款mRNA-1273和Spikevax。国内mRNA拔得头筹的是石药集团,2023年3月22日石药集团宣布其mRNA新冠疫苗SYS6006在中国获纳入紧急使用,这也是国产首款mRNA新冠疫苗。


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常态化,目前新冠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趋势,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放缓,但新冠疫情下mRNA疫苗的研发帮助产业界快速积累了开发和生产mRNA药物、体内编码疾病完整抗原的经验,使得mRNA疫苗技术得以快速成熟,mRNA疫苗在新冠以外的适应症的相关研究正被快速推进,目前全球已有近300种mRNA疫苗在研,除了37.1%的管线在新冠疫苗上,紧随其后的是流感病毒(10.5%),呼吸道合胞病毒(4.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1%)等。



mRNA新冠疫苗在全世界已经接种了数十亿人次,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验证,也提示了开发疫苗以外的新一代mRNA疗法的潜力。在新冠退潮后的当前,其他适应症的拓展将会是mRNA赛道未来最核心的成长驱动。


目前大多数mRNA疗法研究仍处于临床I期及之前,进度最快的是治疗心力衰竭的VEGF-mRNA疗法,以及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和遗传性血管水肿(HAE)的CRISPR/Cas9-mRNA疗法的三项临床研究,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结果。2021年,阿斯利康和 Moderna 共同启动的 AZD8601的II期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7名患者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NT-proBNP水平全部低于心衰限值,而安慰组4例患者仅有1名。这项试验是第一项将裸mRNA直接注射入进行择期CABG患者心脏的临床试验,研究中没有发生死亡或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也没有观察到与AZD8601治疗相关的感染。2022年,Intellia先后公布了NTLA-2001疗法的I期临床试验和NTLA-2002 I/II期临床试验中期数据积极,单次给药NTLA-2001后患者血清中TTR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在长达12个月时间里能够稳定持续;所有不同剂量(25mg、50mg、75mg)的NTLA-2002治疗的HAE成年患者的致病性的激肽释放酶均显著下降,分别在第32周、第22天、第16周时下降64%、81%、92%。


NO.4  其它小核酸药物


除siRNA、mRNA及ASO外,tRNA、环状RNA、非编码RNA、自扩增/自复制RNA等多项新兴技术正在推动核酸赛道的下一步创新。


tRNA作为新兴技术,通过借助抑制性tRNA可以使得体内的截断蛋白质转变为全长蛋白质,未来有潜力在无义突变介导的遗传病领域取得进展。继2021年多家tRNA疗法公司涌现并在早期即获得了大额融资后,2022年tRNA疗法领域再添重磅玩家,hC Bioscience 完成24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ARCH Venture Partners、Takeda Ventures 和 8VC。环状RNA领域Ginkgo Bioworks宣布收购Circularis公司,以增强环状RNA领域治疗方案。非编码RNA领域NextRNA Therapeutics 2022年宣布完成9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和4680万美元A轮融资,用于增强其对非编码RNA的靶点和药物发现,扩大研发管线,推进现有研发项目进度。




NO.1  抗体偶联药物有重大突破


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累计批准上市了15款ADC药物。从已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2022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已超7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有6个,分别是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Seagen/武田制药的维布妥昔单抗、辉瑞的奥加伊妥珠单抗、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Immunomedics的戈沙妥珠单抗,以及于2023年2月24日最新上市的阿斯利康/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其中德曲妥珠单抗扩大了新的适用症,可以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其增长势头有望追上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


NO.2  优秀的研发资产平台是被追逐的方向


2023年至今创新药领域已发起了11笔License out交易,其中涉及ADC的有5笔,在2月份的6笔交易中,ADC交易占据一半达到3笔,是占比最高的交易方向。2023年3月辉瑞拟以430亿美元收购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行业龙头Seagen。Seagen拥有四款药物,分别是Adcetris、Padcev、Tivdak、Polivy,2022年这四款药物为Seagen带来了17亿美元的收入。2023年2月下旬,乐普生物和康诺亚共同宣布与阿斯利康就中国首款Claudin18.2抗体偶联药物CMG90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此项交易中,乐普生物和康诺亚合资设立的KYM Biosciences Inc将获得63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超过11亿美元的潜在额外研发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乐普生物负责ADC技术、康诺亚负责抗体。


NO.3  中国玩家在ADC领域中逐渐觉醒


2022年2月,强生和礼来分别与ADC公司Mersana和ImmunoGen达成了金额超10亿美元的合作。2022年5月,礼新医药与美国Turning Point公司达成授权协议,Turning Point将向礼新医药支付2,5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1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获取礼新医药的ADC药物LM-302在授权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科伦药业在2022年12月2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于当日与国际医药巨头默沙东签署了《独占许可及合作协议》,向默沙东授权7个在研ADC项目。加上此前的创新项目合作,科伦博泰年内已与默沙东达成合作的ADC项目共有9个,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由此可见,未来ADC市场中中国玩家势头劲猛。






NO.1  创新药市场规模巨大,CXO产业充满机遇


2022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4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根据全球医药行业研究机构艾昆纬(IQVIA)预测,202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2022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4.6%。2019年我国医药市场已达到1.64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13万亿元左右。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以14%-17%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将超过5.3万亿元。近些年在政策鼓励下我国创药潮起,新药研发支出和投融资额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国家战略扶持以及市场对创新药的需求逐步增加,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创新药占比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创新药的市场规模占中国制药市场总规模的55.7%。中国本土创新药企正在逐步崛起,全球首发在中国的创新药占比持续提高。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创新药的研发,CXO服务贯穿新药研发的全周期,新药研发需求以及研发投入持续提高驱动全球CXO行业高速增长。中国CXO市场在飞速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医药CXO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70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1,4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80%。预计到2025年中国CXO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440亿美元。2022年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净利润高达47亿元,同比增长72.91%,公司营业收入393.55亿元,同比增长71.8%。主要受到商业化订单增长、工艺流程优化带来效率提升的影响。海外企业中赛默飞2022年营业收入为449.2亿美元,同比增长15%,登顶CXO产业的top1。


NO.2  资本寒冬,CXO同样面临挑战


在2022年的资本寒冬中,创新药难免受到波及。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前5个月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均呈下降趋势,投融资事件同比减少45.8%,投融资金额环比减少50.9%。


在2021年之前,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热度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2021年全球融资规模达到了835.5亿美元。但随着资本市场趋于理性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医疗健康企业投融资增长步伐放缓。2022年全球共发生3,20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量为529.4亿美元,相比2021年,在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上分别同比下降了16.3%和36.6%。2021年是我国医疗健康领域资本活跃的一年,投融资热度空前,2021年全国共发生1,357起融资事件,披露的总额达到200.6亿美元。2022年国内发生1,218起融资事件,披露的总额约93.1亿美元。相较于2021年的繁荣景象,2022年融资事件的数量同比减少了10.2%,融资总量的回调幅度较为明显,达到了53.4%。


尽管国内创新药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但CXO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目前的主要营收仍来源于海外。行业平均的海外营收占比为70%,而凯莱英、博腾股份更是高达85%以上,而海外营收大部分又来自罗氏、辉瑞、默沙东、BMS等少数全球头部药企。近期CXO(医疗研发外包)行业整体表现不太乐观,康龙化成、美迪西,在业绩快报发布后股价创了近两年新低。二者业绩存在的一个共同点是虽然收入都在增长,但盈利能力变差了,导致净利润增长弱于营业收入。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美迪西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速为45.8%,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速为28.6%。由此可见CXO行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NO.1  大玩家进入核药市场,陆续填补市场空白


目前全球上市的80余款核药中,78%属于诊断试剂,治疗性核药受限于上游核素产能,以及较为严格的审批流程和使用条件,仅占比22%。相比来看,中国仅有7款批准上市,但仅1款为诊断试剂,其余均为治疗性核药。长远来看,治疗用核药的前景更加广阔,日益受到重视。


过去核药市场高壁垒高集中度的特性铸就了国内稳固的中国同辐、东诚药业双寡头格局,但其广阔的前景吸引了远大医药、恒瑞医药等本土企业的加速布局。2018年,远大医药和鼎晖入局,斥资14亿美元完成了对Sirtex的收购。此后,中国多家传统大药企进军核药市场,仅仅在2020年到2021年半年内,先通医药就融资6亿,投入核药开发。去年,远大医药又以2500万欧元认购德国ITM公司的新股份。国外巨头拜耳、诺华、波士顿科学入局更早。拜耳2013年就完成了一起21亿欧元的收购,特别是2017到2018年两年间,巨头们动作频繁,相继完成了数十亿美元的大宗收购。


这些动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治疗用的放射性药物相继获批上市,标志着治疗性核药崛起。2022年3月23日,诺华宣布177Lu-PSMA-617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PSMA阳性的、经治疗进展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商品名为Pluvicto,其在临床III期研究中显示出显著提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期的能力。中国的放射性创新药也在空白的十几年后陆续登场,远大引进的Sirtex公司的核心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在去年2月初获批落地中国,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填补了中国肝癌临床治疗空白。恒瑞医药2023年1月获批临床试验的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目前国内尚无原研及同类产品获批上市。该品种的原研药是全球首个放射性多肽靶向肿瘤治疗药物Lutathera,于2018年获FDA批准,2022年销售额达5亿美元。


基于市场的需要和政策支持,相关企业正在快马加鞭抓紧核药创新的研制。目前中国同辐拥有7种在研的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其中二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放射性药品(131I-MIBG注射液、氟[18F]化钠注射液),一种待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治疗用放射性药品(钯[103Pd]密封籽源),四种处于各研发阶段的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


东诚药业平台下主要研发产品有[188Re]-HEDP注射液,主要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镇痛治疗,目前处于Ⅱb期临床试验中;氟[18F]化钠注射液为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骨扫描显像剂,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前期准备工作;钇90树脂微球,正在开展药理药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等临床前生物学评价工作。


作为新入场的领跑者,远大医药重点布局的放射性药物诊疗平台现已拥有10款全球创新产品,包括钇[90Y]微球注射液及其余9款RDC药物,涵盖68Ga、177Lu、131I、90Y、89Zr、99mTc在内的6种核素,适应症覆盖肝癌、前列腺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胶质母细胞瘤、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及恶性肿瘤骨转移等。其中,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RDC药物TLX591-CDx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获批上市,并在巴西获得特别授权,准许正式获批前销售;用于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TLX250-CDx已获FDA批准突破性疗法并于澳洲完成I期临床研究首例患者给药;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TLX101已获FDA孤儿药资质认定。


NO.2  政策扶持及资本投入助力核素供应及药物研发蓬勃发展


国内医用设备配置政策支持也逐步铺就了行业发展的道路。2021年国内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指出到2025年,一批医用同位素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适时启动建设1-2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实现常用医用同位素的稳定自主供应;到2035年,积极推动医用同位素“走出去”。


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核药的主要原理都与药物的放射性有关,所以核素是核药是否具备疗效最重要的前提。由于“核”的特殊性,获取核原料需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当前核药领域上游原材料进口依赖严重、中游生产配送建设壁垒较高,供应相对较为短缺,迫切需要开发新的上游供应链方式。未来核药领域适应症的差异化布局、核素供应链的稳定将会成为核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


尽管处于萌芽早期,各大玩家已经开始争先涌入,提前占位核药赛道。2022年发生了多起资本市场融资案例,高榕资本、VI Ventures、红杉中国、元生创投等纷纷出手。红杉中国领投了辐联医药、药明博锐两家核药企业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分别接近2.5亿和3亿元。




NO.1  CNS是仅次于肿瘤的研发领域,市场存在诸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CNS是仅次于肿瘤的热门研发领域,美国研发药物占全球55.2%,中国排名第三为9.0%。神经系统新药研发为第二大热门领域,该领域热度高、新药少、竞争格局良好但药物开发难度较大。中国目前CNS药物研发管线数量排名全球第三,美国为该领域的主导者,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CNS领域均有较多的药物布局。


中国CNS市场较为特殊且存在诸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麻醉、镇痛、非麻醉性镇痛药和退热药在CNS中占比较大,而较多细分治疗领域目前没有很好的特效药,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病、治疗酒精依赖、治疗阿片依赖、多发性硬化症,存在巨大市场空白。


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作为全球两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却因为相似的原因存在巨大的药物市场空白,首先,目前的药物仅能减缓症状并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其次,AD和PD的机制仍未明朗,研发难度较大,在风险中存在巨大机会。


AD发病机制目前仍在探索中,但Aβ (β-amyloid peptides) 作为AD发病过程中的核心因子位列第一,目前Aβ、Tau、ACHE、NMDAR是研发最为热门的四个靶点且已有药物获批上市,但仍需要能够治愈的药物出现,各大药企纷纷向AD发起挑战,但大部分无疾而终,直到百健的Aducanumab单抗获批,才让全球药企和资本再拾信心。



NO.2  大小分子、细胞疗法、基因治疗等多个Modality联合突围最难赛道


2021年6月7日,由Biogen研发的单抗药物Aducanumab获FDA批准上市,这是自2003年以来全球首个延缓AD进程的药物获批。Aducanumab 的临床试验首次表明A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减少,有望减少AD患者的这种破坏性的临床衰退。但这一获批也引发了较大争议,争议主要为两项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在认知能力评分上的不一致。尽管FDA力排众议采用加速审批渠道批准Aducanumab上市,但同时要求百健展开临床IV期试验,重点将改善患者认知能力作为临床终点。2021年7月29日,百健和卫材宣布了临床IV期的试验设计,主要终点是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访5年期间接受Aducanumab治疗后认知水平在真实世界的长期变化,次要终点是进一步评测Aducanumab安全性。


在目前众多的帕金森疾病药物研究靶点中,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及多巴胺、DDC、A2aR、mAChR、nAChR、NMDA受体的药物成功上市,但几乎均为对症治疗且会带来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因此,避免帕金森病的持续发展恶化、或为疾病后半程提供持续有效的疗法依旧是未被满足的需求。近年来,一些新靶点和新药物机制的出现为PD治疗提供了一些潜在的解法,也成为下一步投融资市场的热点细分赛道。


α-syn是第一个被确定与帕金森相关的有基因突变的蛋白,减少其产生能够减缓或阻止疾病进展。但去年八月NEJM背靠背发表的两篇靶向α-突触核蛋白单抗药物治疗早期PD临床试验结果最终宣告了目前走在最前的两款α-syn单克隆抗体的双双折戟。LRRK2基因中的激酶激活突变是遗传的PD的最常见遗传原因,也是PD治疗中的潜在有力靶点,以LRRK2为靶点开发的抗PD药物共有4个,研发进度最快处于临床II期阶段的药物,是由百健和Ionis合作研发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ION-859。


随着多能干细胞培养、iPSC重编程及定向神经诱导分化技术的成熟,神经元替代疗法可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曙光,我国实行干细胞项目备案制度之后,已有三个关于帕金森的备案获批。2022年5月9日,专注于开发自体细胞疗法的Aspen Neuroscience宣布完成1.475亿美元的B轮融资,谷歌、LYFE Capital和Revelation Partners领投了这一轮融资,目前Aspen正在筹备自体iPSC诱导神经元替代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将利用B轮融资资金启动这一项筹划多年试验的临床申报。


基因治疗技术的成熟也为PD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在2020年国际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大会上,一次性基因疗法NBIb-1817(VY-AADC)长达3年的Ib期临床结果的公布引起广泛关注,数据显示NBIb-1817平均可以减少病人的发病时间达1.91小时/天,并且可以平均增加病人非运动障碍时间达2.23小时/天,还显示出疾病分期的改善。2022年3月8日,诺华和AAV载体开发公司 Voyager Therapeutics宣布达成总额高达17.5亿美元的合作,诺华将为Voyager提供54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高达1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特许权使用费。这一合作包括了3个中枢神经系统(CNS)靶标的AAV衣壳使用授权,以及一年内对其他2个CNS靶标的AAV衣壳的选择权。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半导体作为分子生物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应用于生物领域的各项研发及应用中,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特点,正在从检测、合成、湿实验的各个环节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


生物半导体是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可在生物相互作用(例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DNA-蛋白质结合、DNA退火和激素-受体结合)时改变其电导率,用电子的方式直接测量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成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交互。DNA作为生物医药的基础设施,高通量测序技术、包括最新一代的高通量纳米孔测序技术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完成DNA的“读”从而解读和应用遗传信息,而下⼀个阶段是则是通过基因合成“写”DNA,来深度理解、设计和重构生物系统。由于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基因检测现阶段已将成本降低到1000美金以下。尽管基因合成的价格也大幅下降,但仍落后于测序大约10年。如果合成30亿个碱基对的⼈类基因组,最新统计是在2016年需要花费9000万美⾦。与“摩尔定律”速度相比较,假设每两年便宜两倍,除非有重大突破,否则DNA合成genome的价格要到2066年才能降至1000美元。


从下游需求端而言,除传统药物研发以及AI+大分子对于高通量湿实验的需求外,合成生物学和DNA存储的发展都在催生对于大规模DNA合成的需求。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下一轮变革热点,其过程中需要大规模高通量高精度的DNA合成。随着5G和量⼦计算等计算技术快速发展,到2040年可能面临数据存储空间不够的问题,而DNA是信息密度最高的已知存储介质,信息密度达硬盘的100万倍,微软联合Illumina等15家机构已在2020年底成立DNA数据存储联盟,DNA存储技术的研发在近年得到加速,将影响未来10年的IT和BT格局。


目前DNA合成亟需解决的几大需求为200bp以上的长片段的高通量合成和拼装、合成及拼装过程的错误率改善、以及最终合成成本的快速降低。DNA合成从生化方法上分为化学法(磷酰胺三脂法)和酶促法。学术界从20多年前开始利用TDT酶进行细胞外无模板的合成,近十年间DNA Script、Molecular Assembly等公司进行了大量优化,但目前酶合成的效率及成本使得酶促法在商业化面临巨大挑战,短期内较难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化学法被大多数的商业化DNA合成公司所采用。与化学法相结合的工程学方法目前有喷墨及芯片两大方向,Twist Bioscience率先通过喷墨法将oligo合成成本降低了1-2个数量级,目前正在通过与芯片结合的合成方法进一步推进长链合成、甚至DNA存储方向的应用。


目前国内DNA合成赛道已初露锋芒,芯宿科技、迪赢生物、呈源生物等多家企业正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加速DNA合成的技术及成本优化。作为上游的使能技术,DNA合成横跨IVD、药物治疗、合成生物学、信息存储四大领域,其技术及成本的突破预计将拓展延伸出众多新的应用场景及需求,爆发力巨大,前景可期。


*封面来源:123rf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新医药报道的企业,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征求企业意见后,尽快为您服务。


专题推荐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   CXO   |   iPSC   CGT
核药   |   上游工具   |   多肽  |  外泌体 |  NASH
蛋白降解剂 |   合成生物学   |   AI+新药
VB思享会   |   IPO-财报解读 |   新医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