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亿美金,买!歇了不到3个月的辉瑞,又开始溢价收购了...

收藏
关键词: 辉瑞收购
资讯来源:药时代
发布时间: 2022-08-09
如果给药企里的“剁手党”排个顺位的话,辉瑞一定能进前三名,可能是“保三争一”。
2022年5月10日,辉瑞以116亿美元的总价格收购了生物科技公司Biohaven,获得了2款已上市产品和5款临床前药物,每股收购价高达148.5美元。
以Biohaven被收购前一天的收盘价83.14美元/股算的话,该笔收购的溢价程度高达78.6%。
正常来说,百亿美金的大交易需要消化一段时间,辉瑞也是如此,不过他们消化的时间有点短,只歇了不到三个月,就又开始买了。
2022年8月8日,辉瑞宣布,与全球血液治疗公司(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达成最终协议,辉瑞将收购GBT。根据交易条款,辉瑞将以每股68.5美元的现金收购GBT的所有流通股,总价值 约为54亿美元

来源:辉瑞官网



1
接连溢价收购,充满消费欲的辉瑞

辉瑞并购GBT的动作,效率非常高,也很诚意。

最早的关于GBT有可能被收购的消息是来自8月4日彭博社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GBT引起了某大型药企的收购兴趣,该药企正在与顾问评估收购的获益情况。

该情报透露之后GBT股价大涨45%,市值达到了30亿美元,而报道称收购的拟定价格在45-55亿美元之间。

来源:彭博社

随后,《华尔街日报》在8月5日对此消息进行了跟踪报道,将交易价格锚定在了50亿美元左右,报道还称该药企并非唯一的买家,还有其他的潜在收购者。

接连两家大媒体的造势,让GBT的股价一路飙升,8月3日收盘价为33.93美元,到8月5日,收盘价已经来到了63.84美元。

来源:雪球

很难让人认为这是巧合,大概率是GBT自己放出来的消息抬高身价的,按照正常的逻辑,辉瑞肯定还得再砍一轮价,不能就这么让人宰了。

结果过了个周末,双方直接达成协议了,没有看到辉瑞有任何砍价欲望,54亿美金,买了。

于是,继溢价收购Biohaven之后,我们又看到了辉瑞的再一次溢价收购,即便以涨价后的市值算43.36亿算,也溢价了20%以上。

还没到双十一,辉瑞的消费欲咋就这么强呢?


2
辉瑞,最不想保留的资产是现金?

“并购”是辉瑞的底色,不过像近两年这样的频繁并购,在辉瑞的历史上也不多见。

根据辉瑞官网公布的信息,自2016年以来,辉瑞一共发起了11起并购案,最大的一笔来自2016年,以1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edivation,获得了前列腺癌重磅药物恩杂鲁胺,此后3年一直在消化,没有发生任何大型交易。

2019年辉瑞以114亿美元收购了Array BioPharma,随后又休息了两年。

数据来源: 辉瑞官网

而近两年,辉瑞在并购上花出去的钱已经接近此前5年的总和。

之所以能够接连出手,主要来自两款新冠疫情产品——疫苗和小分子口服药。新冠产品与其他药品最大的区别在于,营销费用极低。药企不需要通过大量的销售推广,给医生灌输产品信息,而是直接由政府采购。

量大、成本低、金额高。

这就给辉瑞带来了大量现金,可以寻找并购标的。

辉瑞的首席商务创新官Aamir Malik曾表示:“我们会不遗余力的寻找交易机会时,交易规模几乎不在我们的考量范围之内。”

大量的现金甚至影响了辉瑞的并购策略,过去我们认为,交易的最优策略是购买有潜力的未上市药物,省钱、利润高。

而对于辉瑞来说,省钱不重要,把钱花出去才重要。现金留在手里只是纸,花出去的前才是自己的钱。以临床前甚至研发阶段的药物为并购目标,花钱效率太慢了,直接买成品才是最优解。

寻找那些已经上市,有很大治疗潜力,但是销售额有限的药物,买过来,通过跨国大药企强大的营销团队,把产品做大做强。

Biohaven与GBT皆是如此。

Biohaven的偏头痛产品Rimegepant是FDA批准的首款口服崩解片CGRP药物,相较以往的治疗方法,在给药方式上有了很大改进。并且也是唯一一款可以同时急性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药物。

对于Biohaven来说,把它做成重磅产品的挑战很大,需要大量的推广和研发费用,而Biohaven的现金流已经吃紧,辉瑞的接手是双赢局面。

GBT则是血液病赛道的“重量级选手”,主打产品是已上市的Oxbryta(voxelotor)——一款针对镰状细胞病(SCD)的药物。这是FDA批准的首款款靶向血红蛋白聚合过程的创新疗法,同时也是唯一一款拥有儿童适应症的SCD治疗药物。

据此前公布的2022H1业绩报告,辉瑞在上半年里凭借两款新冠产品获得了超过300亿美元的收入。近两年发起的5笔收购总金额也不过262.85亿美元,辉瑞手中应该还握有大量现金。

可以预见,这绝不会是辉瑞这轮“剁手”的最后一次消费。


3
总结

在疫情前,对于辉瑞有一种看法,认为“宇宙大药企”不复往日辉煌,经典老药专利到期,拳头产品销售额下降,面对势头迅猛的罗氏等以研发为主导的药企似乎已无还手之力。

而这两年辉瑞的一系列操作,不仅成功守住了“王座”,势头还在逐渐向好:

  • 先是守住阵地,稳定生意;

  • 随后面对突入起来的全球公共危机,果断出手,抢占最强的mRNA疫苗赛道,同时同步开发小分子口服药;

  • 收获大量现金之后,趁着生物科技赛道低迷,寻找标的,大举并购;

  • 通过开发收入囊中的潜在重磅炸弹药物,再续辉煌。

这样的“救赎之路”堪称经典,也是值得所有药企参考学习的对象。目前中国医药产业界也存在老牌药企转型的现状,但是面对疫情的风口,却没有像辉瑞这样抓住机遇翻身。

对于中国药企来说,效仿百年药企曾经的崛起之路,或狂推研发、或不停license in,是否依然行之有效?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全球研发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已成为重要的一极,生命科学也以更快的速度迭代发展。

或许,看看这些完成“救赎”的药企,现在在做什么,更有参考意义?


参考资料:

  1. https://endpts.com/pfizer-scoops-up-global-blood-therapeutics-and-its-sickle-cell-therapies-for-5-4b/

  2. https://endpts.com/breaking-pfizer-in-hot-pursuit-of-a-5b-buyout-of-global-blood-therapeutics-report/

  3.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8-03/global-blood-therapeutics-is-said-to-draw-takeover-interest#xj4y7vzkg?sref=PaCdHFfq

  4. 辉瑞官网

  5. 其他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拥有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点击这里,欢聚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