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19种临床优先使用,可替代性不强的新增谈判药品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配备情况(数据截至2021年4月15日)。
此次涉及的19品种主要是抗肿瘤类药品、免疫调节剂、还包括一个罕见病用药。截至4月15日,19种谈判药品在全国3324家定点医药机构有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417家,定点零售药店1907家。
整体看来,发病率高的瘤种(例如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准入的医疗机构及药品都多。适应症较窄的瘤种,目前医疗机构的配备还比较少。这些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企业在营销方面的整体布局、终端分布策略,以及销售推广能力等等,值得关注。
据悉,相关药品医疗机构与药店的配备情况将每月定期更新。国家医保局表示将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中“药品”模块设置了查询模式,广大公众朋友可根据提示自行查询。
4月30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指出目标在2021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医疗机构,各统筹地区基本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个群众需求大、各地普遍开展的门诊慢特病,每个省份至少有一个统筹地区实现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通知》明确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基本实现上述5个主要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推进其他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或线上零星报销。
此外,《通知》要求扩大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确保2021年底前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作为参保地和就医地双向开通,符合条件的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能够在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统一,准入门槛提高,4-5年之内,外行企业很难一窝蜂,中药配方颗粒迎来巨大市场机会。
4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通报了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
基药使用占比也逐年提高,64.52%的省份住院患者基本药品使用率高于90%,除中药饮片处方外,门诊患者基药处方占比达到42.93%、住院患者基药使用率达到91.87%,不过基药采购品种数占比距离60%的目标存在差距。
此外,国家集采中选药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采购量的88.39%。
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发布《关于印发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包含5方面内容,明确在12月底前,将完成打击涉疫苗犯罪、核酸检测领域违法违规、医疗“回扣”“红包”等乱象行为。
严厉打击疫苗制假售假,醒目位置公示核酸检测价格
严查过度诊疗、过度检查,盯紧治病救命的“钱袋子”
精准纠治“红包”“回扣”行为,打击“黑救护”“黑诊所”
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回应了“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问题,其治疗过程基本上都符合规范。
这再一次突显了国家层面对于推进基药1+X模式的坚定信心!进入2021年,基药制度、目录调整以及配备规定消息接连不断。今年内,基药目录调整板上钉钉!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两批参比制剂,其中第四十批涉及65品规,第四十一批涉及76品规。截止目前,已有4431个参比制齐发布。
经过医药云端工作室统计,2021年开年至今国家药监局已发布8个药品,由处方药转为OTC。
第五批国家集采目录公布在即,各大药企踩点过评。
截止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为利伐沙班片,已经有19家药企符合申报条件。
头孢他啶一口气来了四家过评,包括福安药业庆余堂制药、成都倍特、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湖南科伦,符合条件企业跃升到11家。碘克沙醇注射液该组已经有6家药企符合申报条件。
4+7国采第二轮续约开启,目前,北京、上海两地已发布规则!全国两大超级城市的续标思路截然不同。北京采用带量联动+双向选择的模式,而上海则是采用综合竞价评价模式。
4月28日,北京发文10个品种纳入,本次集采方式为带量联动、双向选择,联动国家和各省(区、市)带量采购中选价格,通过购销双方互相选择,确定中选产品,将协议任务量分解到每个中选产品、每家医疗机构,签订分包带量协议,实行带量采购。
4月29日,上海药事所发布集采文件,9个“4+7”国采品种纳入。本次的采购周期较长,其中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口服常释剂型、蒙脱石口服散剂的采购周期为2年,其余品种采购周期为 3 年。
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按上海市阳光平台统计的2020年度同通用名实际采购量确定。各品种首年约定采购量按以下规则确定:
实际中选企业为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同品种本市中选企业的,约定采购量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 60%;
实际中选企业非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同品种本市中选企业的,约定采购量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50%。
近日,业内传出一份名为《渝豫鄂湘桂琼云青宁新新疆兵团关于报送联盟省(市、区)药品带量采购相关数据的通知》,由重庆牵头的11省市区常用药品和短缺药品联盟集采开始报量,涉及53个品规,其中注射剂高达41个。
此次跨区域联盟带量采购可谓是又创历史新高,不光是进入的省份数量,此前一直独善其身的医药大省河南、湖北也加入进来,而且纳入品规数量也不少,注射剂比例占比高达77%,其中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大品种,可谓是影响巨大。
据医药云端工作室统计,目前药品集采省际联盟达到11个。除此次重庆等11省联盟外,还有三明联盟、陕西牵头的11省联盟、陕西牵头抗癌药14省(区)联盟、重庆牵头的5省联盟、四川牵头的8省联盟、“沪苏浙皖闽”四省一市联盟、广东牵头的10省联盟、京津冀“3+N”联盟、新疆“2+N”联盟、黑龙江省八省二区联盟。此外,长三角联盟也在酝酿中。
4月27日,黑龙江等8省医保局联合发布集采公告,20个品种、23个品规纳入此次集采。
4月26日,新疆医保局印发“2+N”联盟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将从未纳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范围的药品中,优先遴选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竞争较充分、临床使用成熟等类型的药品,开展此次带量采购。
限价方面,要求在其他省市或省际联盟已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药品申报价不得高于其中选价的平均价,其他药品申报价不得高于全国省级采购平台正在执行的最低采购价。
文章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