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

关键词:Bimzelx;斑块型银屑病;IL-17
8月24日,优时比(UCB)宣布EMA已批准其Bimzelx(bimekizumab)用于适合系统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大约影响全球2%~3%的人口。斑块型银屑病(PsO)是银屑病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类型的80%以上,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鳞屑性斑片或斑块,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累及头皮、躯干、臀沟及肘膝伸侧。
目前,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适应性免疫系统各组分的过度激活被认为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随着生物制剂发展,目前全球已经批准多款银屑病新药,如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培塞利珠单抗)、IL-12/23抑制剂Stelara(ustekinumab,乌司奴单抗)、IL-23抑制剂(guselkumab、tildrakizuma和risankizumab),以及靶向IL-17通路的ixekizumab、secukinumab和brodalumab。此外,小分子磷酸二酯酶 4(PDE4)抑制剂阿普斯特也被批准用于治疗适合光疗或全身治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年患者。
bimekizumab是一种新型人源化单克隆IgG1抗体,能强效、选择性地中和IL-17A和IL-17F。IL-17A和IL-17F是驱动炎症过程的2种关键细胞因子,具有相似的促炎功能,独立地与其他炎症介质合作,在多个组织中驱动慢性炎症和损害。
此次Bimzelx获批主要基于BE VIVID、BE READY 和 BE SURE三个3期临床研究的数据。这三项研究旨在评估bimekizumab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BE VIVID研究以Stelara(ustekinumab,乌司奴单抗)为阳性对照药物,BE READY研究以安慰剂为对照,BE SURE研究以Humira(阿达木单抗)为阳性对照药物。
结果显示:这三项研究均达到共同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与接受Stelara、安慰剂、Humira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bimekizumab治疗的患者在第16周均实现了更优的皮损清除(PASI 90和IGA 0/1),且在所有研究中bimekizumab在第16周达到的临床反应维持了一年。
安全性方面,研究中bimekizumab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口腔念珠菌病和上呼吸道感染。
而且,在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方面,3b期BE RADIANT研究证明bimekizumab在第16周和第48周皮损完全清除方面疗效优于Cosentyx的研究。
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bimekizumab还被开发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强直性脊柱炎(AS)、非放射学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化脓性汗腺炎等多种炎症性疾病。
Bimzelx是欧洲首个获批治疗银屑病的IL-17A/IL-17F双重抑制剂。著名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 Vantage预测,bimekizumab上市后2026年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16亿美元。
不过bimekizumab上市就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如协和发酵麒麟的brodalumab(布罗利尤单抗)、诺华的secukinumab(司库奇尤单抗)和礼来的ixekizumab(依奇珠单抗),这三款药物均靶向IL-17通路。
-
brodalumab是一款选择性靶向IL-17R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选择结合IL-17R并阻止其与IL-17A、IL-17F及其它类型IL-17的结合,2016年7月在日本获批(商品名为Lumicef),2017年在美国获批用于适合系统治疗(全身治疗)的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商品名为Siliq),2017年5月在欧洲获批(商品名为Kyntheum)。该药最初由安进研发,之后授权给阿斯利康和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2015年阿斯利康将此药授权于Valeant公司,2016年又授权给Leo制药。brodalumab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带有自杀倾向副作用的黑框警告,市场表现不如secukinumab和ixekizumab。
-
secukinumab(商品名Cosentyx )是首款特异性靶向抑制剂IL-17A的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自2015年1月获批以来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斑块型银屑病(PsO)、强直性脊柱炎(AS)和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4个适应症,其中在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方面,适应症人群已从成人扩大至6岁及以上、适合接受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儿科患者。据公司财报,Cosentyx 2020年全球销售额高达39.95亿美元。
-
ixekizumab(商品名Taltz)是美国批准的第二个IL-17A单抗药物,2016年3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此外,该药还被批准用于治疗成人PsA、成人AS、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以及6岁至18岁中重度PsO儿童患者。值得一提的是,Taltz治疗PsO疗效优于adalimumab、brodalumab、etanercept、guselkumab、risankizumab、secukinumab和ustekinumab 7款生物制剂。据公司财报,Taltz 2020年销售额达17.88亿美元。
据悉,IL-17/IL-17R是全球免疫性疾病在研药物的重要靶点,除了上述4款药物,目前还有多款在研治疗PsO的IL-17/IL-17R靶向药物,如恒瑞医药的SHR-1314、康方生物的AK111、君实生物的JS005。SHR-1314 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靶向人IL-17A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拟用于治疗与IL-17通路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其中针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的适应症已经进入3期临床。AK111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IL-17RA靶向的单克隆抗体,拟治疗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及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等自身免疫疾病。与市面上出售的其他IL-17抗体相比,AK111在抗原结合、细胞试验和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相似的生物活目前处于2期临床。JS005是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IL-17A单抗,临床前研究表明该药与已上市抗IL-17单抗药物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处于2期临床。
↓↓9月29-30日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第三届CMC-China 大会限时免费报名中,点击海报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