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烟台首票保税研发业务顺利开展

收藏
关键词: 研发
资讯来源:烟台开发区发布
发布时间: 2021-10-17


日前,烟台自贸片区首票一线进口保税研发料件在综合保税区西区顺利报关入区,实现了烟台片区保税研发业态从无到有质的飞跃,也标志着《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研发创新相关政策正式在片区扎根惠企。



厚植产业 

深耕园区发展


眼下,综保区西区现有海关在册企业73家,已形成电子信息、保税物流和葡萄酒三大主导产业。拥有专业从事物流仓储、货运代理、物流服务等业务的企业30余家,保税仓储面积6万余平方米,可实现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建有8000吨级的灌储能力,是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最大的葡萄酒汁和原瓶进口、分装、检测、销售基地。



2020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38.3亿元,同比增长35.6%,主营业务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9%。烟台综保区在海关总署对全国134个特殊监管区绩效评价中排名第13,在省商务厅对省内13个特殊监管区绩效评价中排名第1,其中综保区西区进出口和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82.5%和98.6%。



今年以来,园区克服国际疫情影响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经济形势全面向好,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再次逆势激增。1-8月,实现进出口总额640亿元,同比增长93.6%;主营业务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117.1%。


用好政策

开拓新兴业态


今年6月,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系统正式上线实施,为园区内物流仓储企业带来强大发展机遇。通过物理隔离和分类监管信息化系统等监管手段,过去仅能存储保税货物的仓库现在可以同时存储保税和非保税货物,实现企业从单一仓储到多模式并存,进一步优化仓储资源配置,做到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烟台综保区西区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叠加优势,主动抓住园区转型机遇,协同海关等部门广泛学习汲取先进发展经验,深入研究国家扩大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开辟实施创新举措,培育新兴业态。 



去年8月,园区实施全省首次全流程保税展示交易。该模式可使产品在保税状态直接与终端消费者见面,消费者现场看货体验满意后再下单,不但买得放心还省去了大量中间代理商和物流等流通环节,对企业和消费者而言实现双赢。11月,园区实现全市首票跨境电商“1210”货物出口,实现先退税再分批销售,退税流程简便、运输周期短、中间环节少、通关时效高。



用心服务

更好惠商惠企


今年5月以来,烟台自贸片区结合自贸区和RCEP示范窗口建设,大处着眼,高点定位,全面实施综保区西区功能综合提升工程。计划总投资约2.8亿元,重点从优化园区整体布局、整合利用标准厂房资源、美化靓化行政办公区域三个方面打造综保区西区更优、更靓、更美的营商环境。项目现已完成设计论证正式实施,拟于2022年7月底完工。



未来,综保区西区将紧紧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成电路、(国际)合作+示范、贸易+物流三大方向,充分发挥西区实体支撑和产业集聚优势,努力培育新兴业态,提升合作水平,打造集贸易、技术、投资为一体的高端合作平台和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


记者:李沛霖 编辑:王秋寒 责编:邱晰 监制:郭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