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不是认证园区!
赶快前去认证园区吧!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携手青岛大学青岛市立医院神经内科谭兰教授团队,历时3年,在近千人的大型临床队列研究中发现:
白天经常犯困、夜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而每晚睡6个小时~7个小时可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每晚10点入睡效果最好。
如果夜间睡眠时间少于4个小时或超过10个小时,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将会显著升高。
相关研究结果近日以:Sleep characteristics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in cognitively intact older adults: The CABLE study 为题发表在 Alzheimer's & Dementia 杂志上。
郁金泰说,他们团队还绘制了睡眠与认知障碍(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之间关联的证据体系,结果发现10种睡眠特征(障碍)可促进认知障碍发生,其中6种有中等强度以上证据支撑,包括失眠、睡眠分裂、日间功能障碍等,以及在床上时间过多。
进一步剂量反应分析发现,夜间睡眠时间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呈U型关系:即最佳夜间睡眠时长可能介于5.6个小时到7个小时之间;夜间睡眠时间少于4个小时或超过10个小时,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将会显著升高。
内容来源:上海科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