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共建共享!余杭区全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收藏
关键词: 共建
资讯来源:杭州发改发布
发布时间: 2020-09-23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在余杭落地落实,不断推动余杭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实效、新突破。



围绕建设“创新创业”桥头堡、“文化文明”桥头堡、“幸福美丽”桥头堡”,余杭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01 / 重点聚焦创新协同

围绕融入一体化创新体系,合力共建长三角区域创新策源地,扎实推进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中法航空大学、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浙江理工大学余杭校区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首批4家省级实验室余杭区占三席。

中法航空大学

阿里达摩院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

浙江理工大学余杭校区

之江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列成果正式发布,多项研究成果已进入产业转化阶段。推进大孵化器战略,上半年新增孵化载体25个、物理空间107万平方米,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40家。

合杭梦想小镇产业创新中心

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

推动梦想小镇模式走出去,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共推荐约60家企业参加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区块链、5G等相关评审,落入飞地项目6个。合杭梦想小镇产业创新中心投入运营,签约引进成长型创新企业7家,引进创新型人才80名,引进资源服务方7家。


梦想小镇创业大街

02 / 协同打造“人才特区”

余杭发布顶尖人才十条新政

长三角区域(余杭)校地合作联盟成立

围绕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举办科技人才月“1+12+N”系列活动,发布“顶尖人才十条”等新政,启用国际人才港、国际人才园,积极推进未来科技城“人才特区”创建。今年上半年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451名,累计达到5400余名;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56万名。

浙江人才大厦

余杭区国际人才港启用

浙江人才大厦先导区块入驻企业51家,发起成立长三角区域(余杭)校地合作联盟,启动建设长三角(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城,与上海交大合作共建浙江上海交大海洋应用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余杭分中心、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五所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一批校地合作项目相继签约。


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仁和数据中心正式在余杭落成揭幕

03 / 加速实现产业共兴

主动融入“数字长三角”,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上半年,余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3.0%,总量居全市首位。

中国(杭州)数字·健康小镇开园,阿里浙江云计算仁和数据中心正式开服,阿里新制造“一号工程”犀牛智造工厂投产。成功举办“新制造业+”产业链服务对接大会,组织区内装备企业赴上海参加中国机床展(华机展)、第22届中国环博会等长三角城市相关活动60余家次。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小镇,集聚优质服务商42家,成立工业APP创新中心。


工业互联网小镇

04 / 深度推进文旅融合

2020年余杭文旅长三角云推介会

围绕融入一体化文旅体系,发挥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两大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有序推进2020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前期筹备工作,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瓶窑老街、良渚博物院、径山寺、塘栖古镇入选“长三角杭州三大世界遗产旅游市场推广联盟”10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围绕“杭州良渚日”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活动,相关信息推送量超过300篇次,阅读量破1亿人次。加快大运河文化带(余杭段)建设,启动建设良渚、塘栖、崇贤、运河等地景观工程。成功主办“2020年余杭文旅长三角云推介会”等活动十余场。余杭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扎实推进,亚运场馆主体完工。


良渚考古遗址公园 伍宗保/摄

05 /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

围绕共建“美丽长三角”,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与德清签署环境互保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生态共保、资源共享。合力推进跨界河湖联合治理、区域环境执法联动,完成余杭、德清横向生态补偿工作,与海宁开展联合执法。聚焦余杭—德清—安吉,以塘栖—雷甸等交界地区为重点,协同保护三白潭湿地生态系统。


2020年余杭再夺大禹鼎

06 / 持续扩大开放合作

围绕融入一体化开放体系,全力支持和推动阿里巴巴eWTP建设,出台“春雷计划·余杭十条”,推动企业应用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出口额超5亿美元。建立网络市场监管跨区域协作机制。牵头成立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知识产权专委会,组建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推进余杭海宁合作区块开发建设,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


出台春蕾计划余杭十条

07 / 切实保障民生共享

深化交通互联便民,7月1日,余杭高铁站增设赴沪始发列车。临平副城“三路一环”快速路全部建成通车,杭州西站等省市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地铁5号线后通段、16号线开通运营,杭海、杭德城际线加快推进。深化公共服务惠民,积极对接省市及上海优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浙医一院总部落户余杭。


余杭高铁站增设赴沪始发列车


 下一步,余杭将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力推进,勇于担当,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全力落实省市行动计划有关工作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合作事项能落地、快实施、早见效,加快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努力在全省“重要窗口”建设中体现余杭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1

着力加强创新协同发展

2

着力推动区域合作共赢

3

着力融入一体化文旅体系

4

着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

着力畅通公共服务共享通道

来源:余杭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