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拿到一项新药证书,让创新药物造福患者,这对于药物研发人员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也是最欣慰的事情。
找到抗新冠病毒候选新药
2020年初,阖家团圆之际,也是新冠肺炎来袭之时。柳红带领抗疫攻关小组成员奋战在药物研发第一线,不舍昼夜。其实从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暴发起,多年来柳红团队一直致力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冠状病毒药物研发。由于冠状病毒复制过程的关键酶类似,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研发经验,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类结构新颖、高效、安全的抗新冠病毒候选新药。
2020年8月,该候选新药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于2021年3月15日正式启动临床I期试验。相关研究工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
“目前,初步的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此药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开发潜力。”柳红兴奋地说道。
科学家应有的“标配”
艾滋病药物项目利润小,没有什么企业感兴趣,成果转化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柳红看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科学家应有的“标配”,她一直关注艾滋病、禽流感等涉及国家卫生安全的重大疾病药物的研发,进行着技术储备。
柳红(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与药物有着不解之缘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柳红,与药物有着不解之缘,高考志愿填的都是药学院。从中国药科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在山东新华制药厂工作了两年。柳红发现,企业的药物研发主要是将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与前沿科技研究有很大区别。这段经历让柳红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创新药物研发。
柳红感慨,以前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实验室资源很紧张。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实施,为药物研发人员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现在是做原创药物最好的时机。
柳红和丈夫都从事药物研发,他们经常讨论一些药物研究有趣的事情。让她感到欣慰的是,一直耳濡目染的女儿也选择了化学药学专业。
多年前,柳红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把10万元奖金悉数捐出,用以帮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如今,这位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依然在新药研发的路上,不懈怠,不放弃。
扩展阅读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殷倩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