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争”仿制药巨头!全球10大仿制药企,印度5席,中国为0,晖致第一

收藏
关键词: 药企仿制药制药
资讯来源:E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3-03-15

全球10大仿制药企5家来自印度,没有中国。中国确实不在仿制药巨头之列,是因为中国“不行”?还是因为中国“不争”?中国的仿制药未来将在全球仿制药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另一面,全球仿制药三巨头加速创新布局时,他们会选择持续转型还是继续兼并做大?印度药企在逐年增长过程中,未来会不会“掌权”全球仿制药?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最新报告,2022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达到4393.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约6708.2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4%。

以美国为例,FDA的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批准在连续两年下降后于2022年反弹,而创新药的批准大幅下降。该机构在2022年内批准了914项已批准或初步批准的仿制药申请,高于2021年的776项,其中包括了106个首仿药。迄今为止,FDA已经批准了32000种仿制药,而且美国的处方药比例进一步增加到了91%。

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价值规律。仿制药的成功关键是在成本上击败竞争对手。 根据市场调研,大多数仿制药在首次上市时,价格约为品牌药的60%,随着竞争对手进入,价格进一步降至品牌药价格的20%。

该报告表示,由于仿制药在印度、中国能实现成本效益,这类新兴经济体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这也将影响着全球仿制药未来格局的形成。在2022年全球仿制药TOP10药企中,在上榜的5家印度药企(去年4家)中,有4家营收增长;然而其余5家非印度制药企中有4家营收下降

中国“不争”仿制药巨头

当中国确实不在仿制药巨头之列,是因为中国“不行”?还是因为中国“不争”?中国的仿制药未来将在全球仿制药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

对此,我们可参考邻国日本的发展历程来分析。

在1960s,日本实行全民保险和“药价加成”政策,促进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然而基于当时日本制药工业的基础,加上早期日本的专利只对处方和工艺实施保护,日本药企创新聚焦到以仿制、改剂型为主。所以 当时,日本面临着是继续发展成仿制药强国还是向创新药转型的选择。

日本显然选择了后一种,大力度地支持创新药的发展。 从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一方面通过专利制度改革和创新药"高价”的政策,鼓励本土药企进行创新。比如保护处方和工艺的同时,保护化合物。另一方面,限制西方药品流入日本,不允许国外药企单独在日本国内申请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不允许单独进行新药临床试验。

在这种强保护政策下,日本药企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整体实力得到巨大提升;但由于宽松的政策和有限的竞争,本土药企主攻Me-too药物,大部分产品含金量不如欧美。不过,从现在日本的发展——跑出了四五家跨国药企,还有十多家中型制药,证实了Me-too药物是迈向高质量创新的必要阶段。

据业内人士称, 当前日本形成了“创新药被MNC和大药企把持,其他中小企业只能埋头仿制药”的局面。

回到中国,发展路径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上世纪末,罗氏、礼来、阿斯利康等跨国巨头纷纷落户中国,同时给当时还“缺医少药”的中国带来了纷繁的药品。

基于超强的学习和执行力,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刚刚经历过GMP(良好生产规范)认证,集中度稍微有些提高的本土医药行业,围绕这些“外来药”进行的仿制大潮,便开始了。

据业内人士总结,这波仿制潮的主要玩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来自建国以来的扶植的医药工业巨头,比如东北制药、华北制药;二是借着几款爆红单品快速完成原始积累的民营力量,比如恒瑞、正大天晴、扬子江等;还有一方面是承接了欧美低端产能转移的原料药企,比如浙江台州原料药产业群——海正、华海、仙琚、司太立等。

第一波仿制潮的玩家本是最有希望成为仿制药巨头的候选人,但是在机会面前他们“转身”了。 恒瑞是最早向创新转型的企业(比大多数企业早了约十年),2004年其科研创新体系初步搭建完成,2011年推出首款创新药,至今推出了12款创新药,同时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至约40%(有数据预计)。之后,石药、齐鲁、翰森、中生制药等纷纷加入转型大军。

做出“转身”选择背后其实是政策的产物。在行业内,最高限价、药占比、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纷至沓来,直到2018年的带量采购巨震后,敲醒了所有药企。最晚一波的转型也开始浩浩荡荡地展开了。

所以,是中国“不行”?还是中国“不争”?似乎有了大体的答案。

至于未来,参考日本仿制药的发展,中国仿制药或许会演变成类似的格局——大型制药药企和少数创新药企掌握着创新药的开发,转型晚的中小型药企做仿制。

仿制药三巨头转型创新或“隐去”?

近两年,全球仿制药企TOP10前三甲被美国仿制药企晖致、以色列仿制药企梯瓦、瑞士仿制药企山德士霸榜。此次也并无例外,三大仿制药巨头再次登上2022年全球仿制药企TOP10并位居前列。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 晖致2022年营收超越梯瓦和山德士,成为全球体量最大的仿制药企,成功跃居第一。 然而,通过2022年财报,可以明显观察到,晖致、梯瓦、山德士三大仿制药巨头仿制药业务业绩无一不在下滑,仿制药三巨头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具体来看,“榜一大哥”晖致为一家经营非专利品牌药、品牌仿制药和通用仿制药的公司,为迈蓝和辉瑞旗下业务部门辉瑞普强合并而来,于2020年11月正式成立,得益于基因雄厚,迅速成长为一代仿制药巨头。

不过, 晖致即使高居榜首,但也难掩业绩下滑事实 。2022年销售额162.18亿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品牌药营收98.90亿美元,同比下降9%,品牌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销售额13.13亿美元,同比下降2%,通用仿制药50.15亿美元,同比下降11%。

除了晖致仿制药销售额大幅下降,其余两大选手2022年业绩亦明显下滑。梯瓦2022年仿制药营收86.01亿美元,同比下降4.3%;山德士全年销售额为92.49亿美元,同比下降4%,其中化学仿制药71.56亿美元,约下降了7%。

由于仿制药业务下滑严重,为“挽颓势”,晖致、梯瓦、山德士仿制药三巨头无一不在加码创新转型,试图“改头换面”,赢取更多业绩增长可能性 。其中,一大共性动作即通过不断收购创新药企或项目,试图借此打入“创新基因”内部。与此同时,三巨头亦在精简业务,大刀阔斧做“减法”,以达到“减负”目的。

举例来说,2022年11月,晖致同意将以每股11美元的现金价格购买Oyster Point的所有已发行股票,总价约2.95亿美元。该交易完成后眼科业务将在晖致作为独立部门运营。对晖致而言,通过这笔买卖,除了获得TYRVAYA这款专利创新药以强化其眼科赛道之外,还能从中获得Oyster Point其他颇具潜力的眼部护理产品管线,以及经验丰富的团队。除了收购Oyster Point之外,晖致还斥资4亿美元左右收购印度私营公司 Famy Life Sciences来补充相关眼科产品管线。

精简业务也是其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2年,晖致将其全球生物类似药业务出售给印度药企Biocon Biologic。根据交易协议条款,晖致获得了30亿美元的对价,包括20亿美元现金支付和10亿美元可转换优先股(相当于完全稀释后至少12.9%的股权)。晖致还将在2024年获得3.35亿美元的额外现金支付。

这并未止步,在公布该生物类似药交易时,晖致首席执行官Michael Goettler表示,公司已经确定了其他出售目标,以简化其业务。“晖致希望到2023年底,通过出售一些非核心项目换来高达90亿美元的税前收益。”

与此同时, 人员变动也伴随着战略转型而来,梯瓦、晖致均经历了换帅事宜 。其中,山德士前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弗朗西斯(Richard Francis)于2023年1月1日接任舒尔茨(Kåre Schultz)担任梯瓦CEO,而舒尔茨将在2022年12月31日辞去CEO的职务并退休。无独有偶,晖致于今年2月官宣了下一任CEO,继任者为Scott Smith,将于4月1日正式接任现任首席执行官Michael Goettler。

随着仿制药三巨头创新占比逐步提升,仿制药业务持续下滑,未来会否地位不保也未可知。 此外,除了仿制药三巨头外,TOP 10中的约旦仿制药企Hikma仿制药也难掩下滑,对于仿制药下滑,该公司未来会进一步扩大仿制药专业产品组合并加强运营,拓宽产品组合,专注于更高准入门槛的专业产品。

 印度药企将“掌权”全球仿制药?

没有意外,2022年全球仿制药企TOP10半壁江山仍被一众印度药企占领。太阳制药、阿拉宾度制药、西普拉、雷迪博士实验室、鲁宾5家印度药企已成为“全球仿制药企TOP 10”榜单中的常客。

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是, 在上榜的5家印度药企中,有4家营收增长;然而其余5家非印度制药企中有4家营收下降。

其中,印度太阳制药2022年营收为该榜单中同比增长最多仿制药企,全年营收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3.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西普拉紧随其后,营收同比增长14%;雷迪博士实验室营收同比增长13%;鲁宾营收同比增长8%。在多家营收下滑的“全球仿制药企TOP 10”榜单中,印度制药企业反而成为一股“清流”。

实际上, 印度制药企业一开始便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印度先于中国切入全球制药工业供应链,在殖民阶段开始发展,加之语言系统也是英文,对欧美等药品法规也理解的更透彻,凭借语言和技术优势,更好地承接了欧美API产能转移。有研究报告称,相较而言,世界各国也更为青睐印度仿制药。

以印度第一大药企太阳制药为例,该药企亦是全球前五大仿制药巨头之一。生于1982年的太阳制药虽然起步不算太早,但是颇有“后来者居上”之感。复盘来看,离不开政策扶持、全球化等“东风”,太阳制药超70%的的销售来自印度之外市场,美国是最大的单一市场,约占60%的营业额;所有制剂或成品剂型占营业额的93%。制造工厂有26个,分别位于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和以色列。

与此同时,业内有观点表示,未来普通仿制药或进入微利时代,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和创新药成为药企的研发方向。 这与太阳制药的观念不谋而合,无论是高端原料还是高端制剂,太阳制药近年来格外重视高端产品的研发,不断地创新,不满足于现有工艺等,往高端仿制药发力,从而建立壁垒,从而实现相应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逐步加大。

虽然,仍有不少声音唱衰“仿制药”的盈利空间,但如果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大,加上仿制药三巨头“创新转型”从而在仿制药上逐渐隐去,印度药企未来是否会“掌权”全球“仿制药”亦值得观望。


登记邮箱信息

订阅E药经理人

信息服务


扫描二维码


精彩推荐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 再鼎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