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CAR-T疗法全景图

收藏
关键词: -
资讯来源:医前沿
发布时间: 2021-12-07


2017年美国FDA先后批准上市诺华和Kite的CAR-T疗法,开创了CAR-T疗法治疗癌症的先河。国内医药投资在2018年对CAR-T赛道的热情高涨,导致CAR-T标的出现估值泡沫现象。但是因为国内迟迟没有获批上市CAR-T疗法,导致CAR-T赛道从2019年进入低迷期。随着中国药监局NMPA于2021年批准上市2款CAR-T疗法,标志着中国CDE对CAR-T疗法审评、监管等程序及措施已成体系。CAR-T赛道或又重回各投资机构、药企战略并购的视野。

 

全球CAR-T疗法开发进展

 

a. CAR-T疗法概述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全称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它是一种通过人体自身免疫细胞来杀死肿瘤的免疫治疗。CAR-T疗法的基本制备流程是:先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在体外将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改造后的T细胞扩增培养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患者以快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


CAR-T技术发现于1986年,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2012年7岁白血病女孩埃米利的治愈,使CAR-T疗法引起了空前的关注。截至目前,全球共批准上市了6款CAR-T疗法产品,汇总见表1。

 

来源:FDA/公司官网等公开信息

备注: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CL:套细胞淋巴瘤;MM:多发性骨髓瘤;LBCL:大B细胞淋巴瘤。

 

截至目前,全球上市的6款CAR-T疗法的适应症均为血液肿瘤,涉及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瘤等,并未涉及实体瘤。据统计,对现有疗法无效的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进行CAR-T治疗的有效率高达50%-70%。

 

b. CAR-T疗法开发现状

据统计,处于临床在研开发阶段的CAR-T产品超400个,全球不同开发阶段的CAR-T品种数量见图1所示。


图1 全球CAR-T疗法产品不同临床开发阶段的分布/个

来源:药渡数据库

备注:此统计不包括终止开发、无进展及临床阶段不明的CAR-T品种

 

目前获批上市的CAR-T产品,靶点涉及CD19和BCMA,上市适应症均为血液肿瘤。CAR-T疗法在实体瘤上尚未取得突破。但是不乏一些CAR-T开发公司专注于实体瘤靶点上的CAR-T疗法开发,如Claudin18.2、GPC3等实体瘤靶点的CAR-T疗法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此外,靶向HER2的CAR-T主要用于胆道癌和胰腺癌的研究,靶向GD2的CAR-T用于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靶向IL13Rα2的CAR-T主要针对高度侵袭性的胶质母细胞瘤作开发。全球临床在研的CAR-T产品数量的TOP20靶点分布见图2所示。


▲图2 全球CAR-T开发品种TOP20靶点分布/个

来源:药渡数据库(不含终止及无进展品种)


如图2所示,全球CAR-T疗法开发品种中,CD19作为一种已有多款疗法上市的靶点其研发数量排名第1位。在全球CAR-T领域靶点TOP20品种中,CD19占比达40%。BCMA占比11%,排第2位。两者加和占比51%。据诺华和Kite年报披露,Kymriah和Yescarta2020年全球年销售额分别为:4.74亿美元和5.63亿美元。两款产品获批上市3年后年销售额依然没有突破10亿美元。分析原因主要有二:CAR-T疗法作为一种个体化疗法,生产成本高昂,导致市场定价高昂,广大患者普及度低;CAR-T疗法目前上市获批的适应症仅作为血液肿瘤的末线治疗,更为广阔的实体瘤市场还是空白,且CRS安全性明显低于其他常规治疗。但是,全球药企依然对CAR-T疗法寄予厚望,纷纷在CD19和BCMA等成熟靶点上进行临床开发。


c. CAR-T临床开发新热点

迄今为止,CAR-T疗法尚未在实体瘤治疗中取得突破。众多科研院所和药企致力于开发实体瘤CAR-T疗法。中国CAR-T细胞疗法开发水平有赶超美国之势,甚至于在实体瘤领域的开发领跑全球。临床开发的实体瘤CAR-T疗法研究,涉及Claudin18.2、GPC3、EGFRvIII等热门靶点。



胃癌:Claudin18.2 CAR-T


Claudin18.2属于紧密连接蛋白家族中的一种亚型,胃癌患者Claudin18.2阳性率高达50%-60%。即使在胃癌转移灶中Claudin18.2同样呈现高表达,而在人体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因此,Claudin18.2成为一款有潜力的胃癌治疗新靶标。


国内本土公司中,科济药业在全球Claudin18.2靶向CAR-T疗法开发上居领先地位。其研发的首个靶向Claudin18.2的CAR-T疗法(CT-041),在美国获批临床,目前正在开展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2021年11月15日,科济药业宣布CT-041疗法已被EMA授予优先药物(PRIME)资格,用于治疗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2021年11月22日,科济药业宣布CT-041已获得加拿大卫生部关于临床试验申请的无异议函,这表示CT-041在加拿大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此外,南京凯地生物和南京传奇生物也布局开发了靶向Claudin18.2的CAR-T疗法,目前均处于临床I期。



肝癌:GPC3 CAR-T


GPC3在70%-80%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呈现特异性高表达。GPC3通过影响Wnt和YAP等信号通路控制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进而影响肿瘤的转移。因此GPC3是一种潜在的肝癌治疗靶点。


科济药业研发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疗法(CT011),其用于治疗GPC3阳性实体瘤的临床申请(CXSL1700203)于2019年获得国家CDE的默示许可。科济药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共同完成了CT011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I期研究。这是全球首个靶向GPC3 CAR-T疗法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3例GPC3阳性晚期肝癌患者,半年、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42.0%和10.5%。有2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达20.5个月和44.2个月。安全性方面,没有患者发生3/4级神经毒性反应。


上海吉凯基因开发的GB-5011同为一款靶向GPC3的CAR-T疗法,目前正在开展探索性临床I/II期研究(NCT02715362、NCT03130712),截至目前吉凯基因并未向CDE提交临床申请。除科济药业和吉凯基因外,华夏英泰、北京艺妙医疗、恒润达生、上海优卡迪、艾贝乐医药、上海医药集团和原启生物等均在开发GPC3靶向CAR-T疗法。中国本土药企有望率先实现肝癌领域CAR-T疗法的突破。



脑癌:EGFRvIII CAR-T


据报道,全球首个靶向EGFRvⅢ的CAR‐T临床I期试验,给予10例MGMT非甲基化的复发性GBM(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静脉输注CAR‐T细胞治疗,中位总生存期达8个月。


一项靶向EGFRvⅢ的CAR-T疗法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1454596),入组患者为EGFRvIII阳性的恶性胶质瘤,计划招募107人;针对新诊断GBM患者的靶向EGFRvⅢ CAR-T疗法,开展了一项I期临床试验(NCT02664363),计划招募48人。这两项试验尚未完成。


科济药业的管线中有一款靶向EGFRvIII的CAR-T产品(KJ-C2112),主要针对GBM作开发,目前还未开展临床试验。马力喏开发的一款靶向EGFRvIII的CAR-T产品,同样针对GBM作开发,但是目前临床开展情况未知。

 

中国CAR-T领域代表公司

 

a. 国内获批上市CAR-T疗法的公司

01

复星凯特

 

复星凯特成立于2017年4月,旨在以最快的速度将Yescarta产品技术转移至国内。Yescarta是美国Kite公司于2017年在美国获得FDA批准、全球范围内上市的第2款CAR-T疗法。


复星医药通过与Kite成立合资公司复星凯特迅速进入CAR-T领域。2018年4月,复星凯特递交了阿基仑赛注射液的临床申请,主要针对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开展临床研究。2020年2月递交了上市申请。最终于2021年6月获得中国药监局NMPA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难治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



产品线


复星凯特2017年初从美国Kite Pharma引进Yescarta,获得全部技术授权,并拥有其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的商业化权利,该产品将被开发用于治疗两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DLBCL。


除Yescarta以外,复星凯特同时在上述地区享有Kite Pharma后续产品授权许可的优先选择权。复星凯特2000平米的细胞治疗研发中心于2019年初建成,研发管线还包括多个CAR-T/TCR-T临床阶段品种和早期创新研发项目;并且与国内外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优秀研发机构合作,打造可持续的创新研发管线。


02

药明巨诺


药明巨诺是药明康德和Juno therapeutics(属BMS旗下)于2016年4月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聚焦于CAR-T和TCR-T疗法的研发和生产,开发用于血液瘤和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药明巨诺的成立使药明康德强势介入CAR-T细胞疗法领域。


2018年,药明巨诺完成9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淡马锡、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元明资本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元禾原点、翼朴资本、中航资本,及原有股东药明康德集团、美国Juno公司等。随后,药明巨诺于2020年6月获得药明康德、红杉资本、淡马锡等老股东的再次加持,完成1亿美元的B轮融资。2020年11月,药明巨诺登陆港股上市,股票代码HK:02126(市值56.16亿港币(2021.10.8))。


中国药监局NMPA于2021年6月批准上市药明巨诺研发的CAR-T细胞疗法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倍诺达®),这是全球上市的第6款CAR-T产品。倍诺达®是一款靶向CD19的CAR-T疗法,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成人患者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倍诺达是由药明巨诺在Juno公司CAR-T细胞工艺平台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市场的需求自主研发。它也是药明巨诺管线中首款研发上市的产品。

 


产品线


▲来源:药明巨诺官网,https://www.jwtherapeutics.com/en/r-d-and-manufacturing/pipeline/

 

b. 上市公司

03

科济药业


科济药业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在中美两国开展业务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抗肿瘤的创新CAR-T细胞疗法。管线产品中,Claudin18.2 CAR-T和GPC3 CAR-T的开发进度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多个产品在中、美、加获得7项IND许可。


科济药业于2021年6月登陆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2171.HK(市值:254.45亿港元(2021.11.16))。从创立到上市,科济药业先后经历了A轮(2014年,1000万人民币)、B轮(2016年,3000万美元)、Pre-C轮(2018年,6000万美元)、C轮(2020年,1.86亿美元)和C+轮(2021年,1000万美元)。



产品线


▲来源:科济药业官网,https://www.carsgen.com/cn/pipeline/


04

南京传奇生物


传奇生物(Legend Biotech)由金斯瑞内部孵化于2014年底在南京成立,由加拿大归国免疫治疗领域专家范晓虎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官。传奇生物于2020年6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EGN,市值71.07亿美元(2021.11.16))。


南京传奇上市前为金斯瑞(Genscript)全资控股子公司,之后才拆分赴美上市。金斯瑞于2015年底在港股上市,股票代码01548(市值714.10亿港元(2021.11.16))。金斯瑞是一家基因合成及新药研发商,基于生物研究试剂、新药筛选、靶药优化、抗体药物研发等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生物试剂定制、药物筛选建立和高通量筛选、抗体药物研发、模式动物服务等服务。


传奇生物则专注于针对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的开发,管线布局了自体CAR-T疗法和同种异体CAR-T疗法。2017年12月,强生与传奇生物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靶向BCMA的CAR-T疗法LCAR-B38M,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强生支付3.5亿美元的预付款,国内市场的销售利润分成强生和传奇占比为3:7,国外市场则为7:3。随后传奇生物成功实现4个关键里程碑事件,从强生拿到1.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传奇生物凭借取得的研发成果,顺利在美股上市。2021年初,LCAR-B38M(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疗法已经完成向美国FDA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并向EMA提交了上市许可申请。传奇生物即将实现其首款CAR-T疗法的商业化。2021年5月,传奇生物获得高瓴资本5亿美元股权投资。



产品线


▲来源:南京传奇生物技术公司官网,https://legendbiotech.com/pipeline#pipeline

 

05

亘喜生物


亘喜生物(Gracell)创立于2017年5月,成立5个月后其上海研发基地投入运营。2019年2月完成B轮融资,淡马锡、OrbiMed、礼来亚洲基金、苏州民投和成都妙济参与投资。2020年10月完成C轮融资,由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OrbiMed和Morningside Ventures领投,Vivo、淡马锡、礼来亚洲基金、苏州民投和成都妙济参投。2021年1月,完成首次公开募股,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2.4亿美元。股票代码GRCL,市值7.34亿美元(2021.11.16)。


2020年8月,亘喜生物的苏州生产基地启用,后于2021年1月通过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审核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亘喜生物基于其开创性FasTCAR和TruUCAR技术平台,正在开发多项自体和同种异体的丰富临床阶段癌症治疗产品管线。截至目前,共有2款细胞疗法获得中国CDE的临床默认许可,分别是:GC007g供者来源(异体)CAR-T细胞疗法和GC019F自体 CAR-T疗法。


亘喜生物基于FasTCAR技术平台开发的一款BCMA/CD19双靶点自体CAR-T疗法(GC012F),其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适应症于2021年11月19日宣布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证。据亘喜生物介绍,此款疗法可实现“次日完成生产”,目前在中国正在开展研究者发起的I期临床试验。亘喜生物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向美国FDA提交IND申请。



产品线

 

▲来源:亘喜生物官网,https://www.gracellbio.com/pipeline/

 

06

西比曼生物(从纳斯达克退市)


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Cellular Biomedicine Group)成立于2011年10月,是一家以临床研究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治疗癌症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和治疗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产品。2014年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唯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细胞治疗生物科技公司。


西比曼生物在中国的GMP车间共涵盖12条独立的细胞生产线,并全部依据中国和美国的GMP标准进行设计和管理。西比曼拥有两个主要的细胞技术平台:一是,利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和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受体T细胞(TCR-T)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泛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平台;二是用于治疗关节和自身免疫疾病的人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祖细胞(haMPC)。


2018年9月27日,诺华公司与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宣布达成战略许可和合作协议。具体是,西比曼生物将负责在中国生产和供应CAR-T细胞治疗药物Kymriah。诺华公司则拥有Kymriah营销许可的独家权利,并将主要负责中国的分销、产品注册及商业化方面的事宜。


2019年底,西比曼宣布私有化改制,并最终于2021年2月完成退市。据西比曼生物披露,选择私有化交易与估值在纳斯达克市场被低估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在估值被低估的情况下,是不利于其在一些金额比较大的项目上的资金投入。此次私有化后仍有再上市的考虑,但具体的上市地点西比曼目前暂未确定。


2021年9月底,西比曼完成1.2亿美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红杉资本、云锋基金共同领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泰福资本等老股东跟投。西比曼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C-CAR039(靶向CD19/CD20 CAR-T疗法)在中美的临床研究,以及加速C-CAR088(靶向BCMA CAR-T疗法)针对多发性骨髓癌的临床开发。同时,西比曼的下一步战略聚焦在下一代针对实体瘤的细胞疗法(armored CAR-T和TIL)、干细胞外泌体疗法等管线的开发,以及加速已进入临床II期后期的AlloJoin®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及商业化进程。



肿瘤免疫产品线


 


干细胞产品线


▲来源:西比曼官网,www.cellbiomedgroup.com

 

在干细胞管线上,西比曼生物科技拥有两项干细胞新药的临床默示许可,包括CBM-ALAM.1异体人源脂肪间充质祖细胞注射液(AlloJoin®)和自体人源脂肪间充质祖细胞注射液(ReJoin®),均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2019年1月,AlloJoin®成为CDE默示许可的首个干细胞新药,并且直接进入II期临床试验,初步数据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来源于haMPCs供者库的“现货”异基因产品将允许大规模生产和储存细胞,从而显著简化供应链,降低治疗成本。


07

永泰生物


永泰生物创立于2006年,于2020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HK:06978,市值80.17亿港元(2021.11.16))。永泰生物主要从事用于治疗癌症的细胞免疫产品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业务。截至目前共有12款在研产品,包括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EAL)、CAR-T细胞系列药物和TCR-T细胞系列药物等,适应症包括肝癌、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实体瘤等。永泰生物研发的靶向CD19的CAR-T疗法,于2020年底获得中国药监局NMPA的临床批准,预计2021年展开针对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EAL于2017年10月获得中国CDE的临床批准,是中国首款获得IND批件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EAL正在进行以预防肝癌术后复发为临床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



产品线

 

▲来源:永泰生物官网,http://www.eaal.net/cpgx.html

 

c. 融资后期公司

08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D+轮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成立于2013年底,是在上海市科委批准建立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的高科技公司。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最开始的业务主要为精准医疗。后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一家以细胞治疗(目前主要是CAR-T产品)为核心的“细胞储存、卓越细胞药物研发及精准细胞临床转化”三位一体闭环产业链的细胞健康综合体平台型高新科技公司。目前的研发驱动力主要来自CAR-T疗法的抗肿瘤开发。靶向CD19的非病毒载体的CAR-T疗法BZ019已经获得中国CDE的临床批准,其他多款针对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CAR-T产品处于临床早期或临床前开发阶段。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完成A轮(1.3亿元人民币)和B轮(1.85亿元人民币)融资。2018年底完成9.25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后于2021年3月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2021年5月完成D+轮融资,建晟资本参投。



产品线

 

▲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官网,http://www.shcell.com/11/2.html


09

华道生物 D轮


华道生物成立于2017年9月,专注于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以及细胞免疫治疗产业全产业链自主创新。华道生物研发的CD19靶向CAR-T产品,于2019年10月获批临床。华道生物管线中的其他CAR-T产品均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2017年9月完成A轮融资,汉康资本、海松医疗基金和新天域资本参投。2018年6月完成股权融资,百川汇达是投资方。2019年8月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任大龙和新开源是投资方。2020年12月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华睿投资、重庆科风投、彧辉投资和厚禄投资是投资方。2021年11月,华道生物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湖州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民投、嘉兴市实业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因华道生物的官网目前无法进入,故此处未呈现其最新产品线。

 

10

艺妙神州 D轮


艺妙神州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开发CAR-T疗法抗肿瘤治疗。2016年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2017年11月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2019年初完成1.4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2020年10月,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C+轮。2020年12月,国投创业追加C++轮投资。艺妙神州已建立临床级、规模化慢病毒基因工程载体技术平台,临床级CAR-T细胞制备技术平台。近日,艺妙神州宣布顺利完成数亿元D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寿大健康基金领投,广发乾和、水木深安、亚杰天使等机构跟投,公司现有投资人国投创业、龙门基金等持续支持。


艺妙神州开发的一款靶向CD19的 CAR-T产品IM19,国内已经获批临床。目前正在进行临床I/II期试验。艺妙神州就产品IM19已经与先声药业达成合作。血液肿瘤开发管线还布局了靶向BCMA、CD33、CD123等自体CAR-T产品。IMET02是一款靶向CD19的同种异体CAR-T产品,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做开发。对于此款异体CAR-T产品,艺妙神州已经与博雅辑因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艺妙神州还布局了针对实体瘤开发的多款CAR-T产品,主要涉及针对肝细胞癌开发的靶向GPC3的IM83,针对胃癌开发的Claudin18.2,针对胰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开发的MSLN靶向疗法,以及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IL13Rα2靶向疗法。相较于血液肿瘤,艺妙神州的实体瘤管线开发进度慢,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产品线

 

▲来源:艺妙神州官网,http://www.immunochina.com/Home/cpjs/cpjs.html

 

11

驯鹿医疗 C轮


驯鹿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聚焦细胞疗法和抗体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驯鹿医疗拥有完整的从早期发现、注册申报、临床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平台能力,且拥有5大技术平台,分别是:全人源抗体发现平台、高通量CAR-T药物优选平台、通用CAR技术平台、生产技术平台、临床转化研究平台。驯鹿医疗从成立至今共经历3轮融资。2018年3月完成A轮融资,长生生物为投资方。2020年3月完成6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高瓴创投为投资方。2021年9月完成1.08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除了高瓴创投外还包括鼎晖百孚、建银国际、光大控股、基石资本、信银投资和Plaisance Capital。


驯鹿医疗与信达生物合作开发的一款靶向BCMA的自体CAR-T产品CT103A,已进入关键注册临床II/III期试验,开发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国际上已经有上市的靶向BCMA CAR-T疗法。驯鹿医疗管线中的自体CAR-T产品,涉及CD19/CD22双靶点、CD5、MSLN等,均处于临床早期开发阶段,其中CD19/CD22双靶向CAR-T产品CT-120国内已经获批临床。除自体CAR-T管线外,驯鹿医疗还布局了通用型CAR-T、TCR样抗体和2款抗体药物。驯鹿医疗的通用型CAR-T开发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抗体药物的开发也处于临床前早期开发阶段,包括一款靶向CD19的抗体和一款双特异性抗体(具体靶点并未披露)。


▲来源:驯鹿医疗官网,http://cn.iasobio.com/proline.php

 

12

恒润达生 C轮


恒润达生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聚焦CAR-T疗法的开发商,其在北京、江苏、重庆、河南等多地构建了中心临床试验平台。2018年,恒润达生开发的3款CAR-T产品(CD19靶向、BCMA靶向和CD19/CD22双靶向)均在国内获批临床,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启动三个正式注册CAR-T临床试验的公司。开发的适应症涉及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此外,恒润达生率先掌握成熟的病毒稳转生产工艺并建成11,000平米CAR-T细胞GMP生产基地,满足多个产品产业化生产需求。此工艺有效缩短了病毒(CAR-T制备关键原料)生产流程,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细胞治疗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恒润达生相继完成A轮融资、B轮(2亿元人民币)、B+轮(2亿元人民币)和C轮(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盈科资本在内的多家机构。



CAR-T产品线

 

▲来源:恒润达生官网,http://www.dashengbio.com/en/show.php?id=48


针对CAR-NK、TCR-T、溶瘤病毒的产品线,恒润达生并未披露相关产品信息。

 

13

斯丹赛生物 C轮


斯丹赛生物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前沿的CAR-T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部和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上海,同时在美国马里兰设有研发中心。斯丹赛于2016年10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鼎晖投资;后于2018年4月完成1.8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智诚资本、敦厚资本、软银中国资本、高特佳投资和火山石资本参与投资;2019年12月完成B+轮融资,领航新界参与投资;2021年9月完成4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鼎晖投资和杭州敦厚参与投资。


斯丹赛生物开发的CD19靶向ICT19G1 CAR-T产品,已经获得中国CDE的临床申请,目前正在进行临床I/II期试验。ICTCAR014产品是一款靶向CD19和PD-1的新一代“装甲”CAR-T产品,于2019年11月份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许可,目前正在针对r/r NHL开展临床研究。此外,斯丹赛布局了多款针对实体瘤开发的CAR-T产品,适应症涉及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肺癌、肝癌和胃癌等。



针对实体瘤布局的CAR-T产品线

 

▲来源:斯丹赛生物官网,http://www.sidansai.com/

 

14

合源生物 C轮


合源生物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等创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合源生物分别于2018年底、2019年7月、2020年11月、2021年7月完成A轮(1.63亿元人民币)、A+轮(亿元级人民币)、B轮(4.5亿元人民币)、C轮(超4亿元人民币)。


合源生物拥有CAR技术平台、iPSCs技术平台、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等,可驱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创新药研发。这些新药包括自体及通用免疫细胞治疗产品,覆盖血液癌症、实体瘤等适应症。CNCT19是一款靶向CD19的CAR-T产品,国内已经获批临床,目前正在中国开展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试验。其中,CNCT19针对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申请,已被中国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管线中其他多款自体/异体CAR-T产品均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产品线

 

▲来源:合源生物官网,http://www.juventas.cn/category.php?id=8

 

15

北恒生物 B轮


北恒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通用型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开发及商业化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北恒生物于2018年6月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先声药业和东元制药是投资者;2019年2月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德诚资本投资;2019年7月完成A+轮融资,方正和生投资;2021年3月完成5.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德诚资本和八方资本共同领投,蓝驰创投、深创投跟投。


北恒生物团队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Carl June教授,是基于CRISPR技术高效通用型CAR-T技术核心发明人,相关成果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Oncotarget等国际顶级期刊。北恒生物拥有多项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相关发明专利,建立、优化了通用型CAR-T的工艺流程,技术领先国内外行业数年时间。


北恒生物与合作团队开发了一种人工设计的具有Rnase抗性的闭锁截短的pre-tRNA样crRNA (caged truncated pre-tRNA-like crRNA,catRNA) ,它可以利用Lachnospiraceae细菌种属的Cpf1(LbCpf1)进行精确高效的基因编辑。与常规crRNA相比,catRNA的特异性基因敲除和敲入分别增加了3.2倍和4.3倍。该成果展示了catRNA的潜力和CRISPR/Cpf1系统的广泛应用前景,为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选择性基因干扰建立了一种更简单高效的方法。北恒生物团队通过改造CAS9蛋白,优化出了具有更高效率的CAS9版本V2,相比于野生型CAS9蛋白其剪切效率提高了数倍,大大增强了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及疾病治疗的前景。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由于其强大的基因编辑能力和易操作性被全球科学家们广泛使用。然而,最新研究发现CRISPR能够引发DNA断裂损伤,激活p53基因,从而导致致癌风险会增加。与传统的CRISPR技术不同,北恒生物团队利用碱基编辑技术能够精准定位、直接编辑基因组中单个碱基,并不需要切断DNA或者RNA。


北恒生物开发的抗CD7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产品CTD401,于2021年5月被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TD401产品通过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含有编码CD7 CAR基因的病毒进行转导,并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关键基因制备。

 

▲来源:北恒生物官网,https://www.bioheng.com/index.php/immune/cart.html

 

16

邦耀生物 B轮


邦耀生物成立于2013年,依托于基因编辑、免疫学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科研团队,致力于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的研发与转化,以及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邦耀生物依托自主研发中心及与高校共建的“上海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研究中心”,过去5年已产生118项专利成果,有5个项目在8所知名医院开展IIT试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多个项目进入IND申报阶段。2016年6月和2018年6月分别完成A轮和B轮融资,A轮投资方为东方富海和小苗朗程,B轮投资方为华润资本;通锐投资和歌斐资产分别于2019年2月和2021年5月参与股权融资。


邦耀生物近年来始终致力原创技术研发,现已成功搭建基因编辑技术创新平台、造血干细胞平台、非病毒CAR-T平台、通用型细胞平台、增强型T细胞平台等五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邦耀生物CAR-T管线的升级版技术平台—非病毒CAR-T(Quikin CART®)平台,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一步实现基因敲除和CAR元件的定点稳定整合。目前,邦耀已实现了世界首例PD-1敲除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治疗淋巴瘤及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突破性成果。邦耀生物拥有6000平米GMP中试基地及近200人的运营团队,有力保障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与应用。


因邦耀生物官网上并未披露其管线产品详情,故此处未呈现其产品线。

 

17

优卡迪 B轮


优卡迪创立于2015年,是国内最早对新一代免疫细胞/基因治疗技术和产品研发、转化和产业化的生物高科技公司之一。2021年3月底,优卡迪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德观资本领投,楷正投资跟投。


2020年9月8日,优卡迪在研产品-具有沉默白介素6表达功能的靶向CD19基因工程化自体T细胞注射液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默示许可,受理号:CXSL1900014。这款产品以CD19为靶点,同时携带IL-6沉默元件,是优卡迪自主研发的CAR-T 2.0技术系列的首个产品。与传统CD19靶点的CAR-T相比,该产品有望显著降低CAR-T临床应用的毒副作用。此次获批的主要适应症为难治复发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包含传统CAR-T药物的禁忌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这是国际上首个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AR-T疗法,对白血病中枢浸润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优卡迪布局了多款针对实体瘤开发的CAR-T产品,涉及前列腺癌、间皮瘤、卵巢癌、胰腺癌、肝癌等,靶点暂未披露,均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产品线

 

▲来源:优卡迪生物官网,http://www.unicar-therapy.com/index.php/elements/background-image-3

 

d. 早期开发公司

18

武汉波睿达


波睿达成立于2014年9月,是由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张同存教授领衔,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北卡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细胞免疫学专家、临床医学教授、细胞制备工艺专家联合创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2017年初完成了一轮战略融资,金额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方为北京惠诚基业。


波睿达管线布局包括CAR-T疗法和UCAR-T疗法的开发。CAR-T产品的靶点涉及CD30、CD19/CD22等。其中靶向CD30的CAR-T产品已经进入注册临床试验。管线中其他产品均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产品线


▲来源:波睿达生物官网,http://www.bio-raid.com/intro/7.html

 

19

百暨基因


百暨基因成立于2015年7月,是一家长期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产品的公司,其研发产品可用于治疗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在内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多种实体瘤。百暨基因成立于2015年,为七喜集团控股子公司、广东省精准医疗工程技术中心。


百暨基因的CAR-T管线,布局了血液肿瘤和实体瘤。其中血液肿瘤领域布局了通用型CAR-T。血液肿瘤领域的CAR-T产品只披露了一个靶点即CD19,其他靶点暂未披露。实体瘤主要针对肺癌、胃癌和食管癌开发,靶点暂未披露。在2021年ASCO口头报告上,百暨基因披露了BG1805(anti-CLL1 CAR-T)在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IIT临床研究数据。初步统计11例AML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R)达到82%,完全缓解率(CR)为73%。安全性方面,患者仅发生1-2级CRS,无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


通用型CAR-T方面,百暨基因近期也取得了进展。百暨基因的UCAR-T主要基于γδT的通用型细胞平台(UCAR-γδT)开发。在动物试验中,通用型CAR-γδT细胞展现出跟自体CAR-T细胞相当的抗肿瘤效果,小鼠体内的肿瘤细胞被有效清除,小鼠的生存时间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开展的早期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也表明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该研究正处于扩大临床试验样本规模阶段。


此外,针对iPSC诱导的CAR-NK相关项目,百暨基因与科研机构和行业顶尖的公司处于积极合作开发中。据百暨基因预测,生产成本或将降到自体CAR-T的1/100~1000。



产品线


 

▲来源:百暨基因官网,https://www.gzbiogene.com/index.php/Product/index

 

20

马力喏生物


马力喏生物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特别是结合免疫闸门抑制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技术的生物制药公司。2017年初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河生物(股比30%)。


马力喏研发的一款CD19靶向CAR-T疗法,已经获批临床并处于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其产品线布局了多款CAR-T产品,涉及血液肿瘤和实体瘤。实体瘤适应症包括脑胶质瘤、肝癌等。马力喏管线产品均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因马力喏生物的官网目前无法进入,故此处未呈现其最新产品线信息。

 

21

精准生物


精准生物成立于2016年1月,专注于开发新一代CAR-T、通用型CAR-T和多靶点CAR开发,聚焦肿瘤、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和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精准生物开发了可获得高特异性人源化单链抗体制备关键核心技术、第四/第五代CAR-T技术、以记忆样T细胞为主要表型的CAR-T细胞的制备技术等。


管线中pCAR-19B处于一期临床试验。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结直肠癌、乳腺癌开发的多款CAR-T产品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用型CAR-T和双特异性CAR-T、CAR-NK的开发处于临床前早期阶段。精准生物成立至今,共经历过3次融资。智飞生物在2016年作为天使轮股东投资精准生物。2020年,金弘健投资和君和资本相继股权投资精准生物。



产品线


▲来源:精准生物官网,http://www.precision-biotech.com/rd-pipeline-2/

 

22

雅科生物


雅科生物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湾谷科技园。雅科生物科技是国内CD19 CAR-T细胞临床研究病例最多的单位,因此,被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授牌成为CAR-T19细胞免疫生物治疗学学组组长单位,定期组织关于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及产业化的学术研讨活动。


在发展国际一流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方面,雅科生物科技已研发出BoomTM双特异CAR-T细胞技术,并以此平台发展出多种双特异CAR-T细胞治疗技术。其中CD19/CD22双特异CAR-T细胞技术已在临床研究中成功地治疗了难治复发性B细胞淋巴瘤。雅科生物科技最新研发出了治疗T细胞恶性血液肿瘤的IntraBlock®CAR-T 细胞技术,并在临床研究上获得了国际领先的临床效果。


雅科生物科技目前已成功研发出治疗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包括急淋、慢淋及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髓性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30多个CAR-T细胞技术,其中近10项CAR-T细胞技术进已入了临床研究,其他CAR-T细胞产品也完成临床前的验证并将陆续进入临床研究。



血液肿瘤管线


 


实体瘤管线


▲来源:雅科生物官网,http://www.yakebiotech.net/product/1206063/

 

23

贝赛尔特


贝赛尔特成立于2017年10月,是一家致力于血液病及实体瘤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的高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医疗产业园。2016年3月,完成了一轮股权融资,投资方为安龙基金。


贝赛尔特管线产品包括自体CAR-T和异体CAR-T,以及针对实体瘤的非特异性的CAR-NK免疫细胞治疗。血液肿瘤主要针对白血病和淋巴瘤开发;实体瘤对卵巢癌、胰腺癌、胃癌、脑胶质细胞瘤等进行开发。迄今为止,贝赛尔特并未向CDE提交IND申请,开发进度均处于早期研发阶段。2016年,许中伟博士团队在北京开拓性地应用HLA半相合异体CAR-T方案,对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了成功地救治,此方案被业界称为异体CAR-T“北京方案”。


因贝赛尔特官网并未披露管线产品信息,故此处未呈现其产品线。

 

24

克睿基因


克睿基因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病毒递送系统及基因编辑系统应用开发的创新基因治疗公司,致力于通过其创新的技术扩大前沿的基因治疗领域。克睿基因专有的VELPTM平台可快速、系统地设计、选择和优化具有特殊功能的AAV载体,并显着改善体内基因的传递性能,这将使基于AAV的基因治疗能够用于更广泛的疾病治疗。2018年8月,克睿基因完成1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盛鼎资本和清松资本跟投。2020年,元禾控股、聚明创投和岚湖投资先后参与克睿基因的两轮股权融资。


克睿基因核心技术平台包含新工具开发、酶组合优化、脱靶效应分析、基因编辑工具的递送、敲除敲入及点突变设计、编辑系统的GMP级合成等一系列技术,从而实现:编辑效率高,脱靶效应低,多靶点编辑。目前正在进行的通用型CAR-T(UCAR-T)项目,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因克睿基因官网并未披露管线产品信息,故此处未呈现其产品线。

 

25

森朗生物


森朗生物成立于2016年1月,位于石家庄高新区,是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


森朗生物已拥有自主技术开发纳米抗体CAR-T的羊驼养殖基地,用于CAR-T药物申报的病毒、质粒研发生产平台,用于临床治疗的CAR-T细胞生产和检测平台,以及同中国一流的血液病医院深度合作的临床转化资源。森朗生物形成了靶向CD19的CAR-T、靶向CD7的CAR-T、组合(Combo)CAR-T、通用型CAR-γδT等多个国际领先的技术项目,适应症涵盖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等主要血液肿瘤,以及神经母细胞瘤、恶性胶质瘤、胰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等实体瘤。



产品线


▲来源:森朗生物官网,http://www.senlangbio.com/col.jsp?id=105

 

26

普珩生物


上海普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未名旭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聚焦尖端生物科技,尤其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核心业务是和埃秀马生物公司合作推进“logic-gated” CAR-T和rPOC CAR-T两大技术平台在大中华区研发和商业化。普珩生物通过建设CAR-T细胞治疗有关的病毒包装和细胞处理GMP实验室,与中国著名医院合作推进实体瘤临床研究和规模化治疗。2016年9月23日,普珩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盛方资本参投;2018年2月26日,普珩生物完成A轮融资,浙银资本、华腾资本和盛方资本参投。


普珩生物正在开展一项“用于评估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自体T细胞CCT 303在复发或难治性复发或难治性IV期HER2阳性实体肿瘤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试验”,正在招募复发或难治性IV期HER2阳性实体肿瘤患者,涉及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因普珩生物的官网无管线产品信息,故此处未呈现其产品线。

 

27

茂行生物


茂行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聚焦于脑部肿瘤的通用型CAR-T公司。茂行生物落户苏州Biobay园区,由基因编辑、免疫治疗领域知名专家和生物企业资深运营管理人士共同创立,致力于开发新型免疫治疗技术。茂行生物于2021年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海邦医疗基金领投,宏沣投资跟投。


茂行生物拥有独特的通用型CAR-T开发平台,他们找到了一种TCR/X的双敲除方案,能够将机体T细胞排异和NK细胞排异综合反应降到最低。茂行生物开发的异体CAR-T细胞可在患者体内实现长时间存续,并有效解决该领域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与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两大痛点问题。


目前,在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中,3例复发晚期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接受茂行生物的异体CAR-T治疗后,呈现出100%的客观有效率。茂行生物目前已布局多款针对脑部肿瘤的靶点管线,即将在中美两地开展注册临床。


因茂行生物的官网目前无法进入,故此处未呈现其产品线信息。

 

28

洛启生物


洛启生物(Novamab)成立于2017年10月,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致力于纳米抗体创新药物研发。洛启生物自成立以来,已建成2500余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以及骆驼养殖基地。洛启生物自主创建了基于纳米抗体的五大核心技术平台:纳米抗体快速筛选平台、毕赤酵母CMC工艺开发平台、吸入式大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纳米抗体长效平台和纳米抗体双抗平台,各平台均具有非常独特的行业优势,能够快速筛选出具有药物活性的纳米抗体药物并快速产业化。


洛启生物基于完备的研发体系筛选出多个具有药物活性的抗体新药,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件,PCT发明专利5件。目前洛启生物主要在研产品覆盖呼吸、抗感染、眼科和肿瘤等领域的热门靶点,且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洛启生物的CAR-T疗法管线布局的靶点涉及:BCMA、CD19、CD22、CD38、MUC-1、GPC3、EGFRvIII和GD2等,适应症涉及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以及肝癌、脑胶质瘤等实体瘤。目前这些CAR-T品种均处于临床前较早期开发阶段。

 

▲来源:洛启生物官网,http://www.novamab.com/product#item04

 

29

凯地生物


南京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创立,致力于研发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型CAR、TCR及抗体1类新药。


凯地生物合成生物学技术CAR研发技术平台KD-SmCARTM由凯地自主开发,国内外尚无类似平台报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世界先进。凯地生物利用KD-SmCARTM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CAR-T1类新药研发管线。依托公司先进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KD-SmCARTM,凯地拥有多条二代CAR,双靶向四代CAR和异体通用CAR-T管线,均为世界先进国内领先1类新药。其自主开发的CAR-T工艺已获临床验证,靶向CD19的KD-019 CAR-T已完成多例临床回输、ORR达100%,无明显发热及细胞因子引起的毒副作用。


目前正在北京、南京等多中心开展KD-025 CAR-T I期临床试验,全球首例KD-025实体瘤临床成功回输,无任何毒副反应、安全有效,相关临床数据以摘要形式已提交ASCO,同时正在推进中美IND申报。KD-025 CAR-T产品临床前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肿瘤免疫治疗权威杂志发表,新型实体瘤CAR-T研发水平属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凯地生物已申请CAR-T专利22件,授权专利3件,其中中国专利16件、PCT专利6件、全部进入公开实审,待申报专利8件。


凯地生物已完成pre-A及A轮融资5000万,正在推进B轮亿元融资,累计研发投入超3000万。目前凯地已具备完善的CAR研发,临床工艺生产和POC临床试验的完整体系。

 

▲来源:凯地生物官网,http://www.cartbiomed.com/china/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

 

30

宾德生物


宾德生物集团(BindeBio,以下简称“宾德生物”)成立于2015年,深圳宾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控股公司。宾德生物得到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中科院及全国多家权威医院建立了广泛的深度合作,是以免疫细胞治疗癌症为主要业务的生物科技集团公司。宾德生物以国际上领先的CAR-T和TCR-T免疫细胞技术为基础,致力于免疫疗法的研发和上市。宾德生物已经形成完整的免疫治疗产业链,包括各临床级中间品生产公司以及临床级细胞制备生物工程公司,联合各大型医院以及肿瘤康复医院形成国际水准的肿瘤治疗与康复平台,实现肿瘤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管理。


宾德生物曾于2018年9月,向国家药监局CDE提交了基因工程CD19抗原受体修饰自体T细胞(静脉注射液)的临床申请(CXSL1800095)。截至目前,并未获批临床。


▲来源:宾德生物官网,信息截至2019年4月3日http://www.bindebio.com/index.php?m=Home&c=Research&a=details&id=2

 

31

隆耀生物


上海隆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技术及产品研发、产品技术转化、产品注册申报,是以研发及产品开发为主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产品覆盖血液瘤、实体瘤等领域。中国生物科技服务(HK08037)于2019年3月底完成收购上海隆耀生物科技67%权益。


隆耀生物早年就已布局CAR-T治疗的关键技术,组建了以傅阳心教授为主的强大科学家团队。隆耀生物在CD19/CD20 CAR-T、通用型CAR-T、实体瘤CAR-T/TCR-T的全管线研发布局,针对关键技术申报了多项专利,特别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AR-T技术,有效地克服实体肿瘤和转移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增强CAR-T对治实体肿瘤的功效。


上海隆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11月,向中国CDE递交LY007细胞注射液注册临床申请。LY007细胞注射液是一款CAR-T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CD20阳性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转化型滤泡性淋巴瘤。该产品由隆耀生物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OX40共刺激信号设计,实验证明该设计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的功效。该产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注册临床申请受理的CD20靶向的CAR-T产品,目前已经获批临床。


据官网介绍,目前隆耀生物已经布局了12个肿瘤免疫细胞产品管线,现阶段的注册申报重点为两个新型CAR-T细胞产品(CD19 UCAR-T和CD20 CAR-T-OX40,First-in-class/Best-in-class)。隆耀生物通用型UCAR-T使用独特的TCR敲除技术,管线产品包括CD19靶向UCAR-T、CD20靶向 UCAR-T。


因隆耀生物官网上无管线产品详情,故此处未呈现其产品线。

 

32

安捷生物


安捷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以生物医学产品研发、产业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安捷生物致力于肿瘤生物治疗产品、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及产业化平台的建设。主要研发产品:基于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EVS)的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基于慢病毒系统的CAR-T细胞、PD1缺失型CTL细胞等。安捷生物业务包括:肿瘤生物治疗、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免疫细胞储藏、基因编辑技术等。


安捷生物研发团队在病毒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株构建、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和大规模柱层析纯化、多肽抗原表位设计、肿瘤治疗性疫苗开发以及生物治疗产品药效学研究、慢病毒系统、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安捷生物核心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中国-加拿大疫苗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专项项目等科技项目。自主研发建立了性状优良的肿瘤疫苗生产用昆虫细胞基质,并获得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颁发的生产用昆虫细胞全检合格报告。申请生物医学技术及疫苗相关技术专利4项(PCT专利1项),已获得专利证书3项。安捷生物成立以来已经与悉尼科技大学在肿瘤免疫治疗产品研发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安捷生物肺癌治疗用免疫细胞产品及前列腺癌治疗用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已经通过伦理审查,目前正在招募临床患者。


因安捷生物官网上无管线产品详情,故此处未呈现其产品线。

 

33

思安医疗

 

思安医疗成立于2015年7月,由多位在美国/瑞士肿瘤及免疫相关药物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和在中国长期从事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共同创建,是一家专注于创新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临床应用转化的高科技公司。


思安医疗在美国圣地亚哥投资建有全资的产品研发公司,在国内与武汉协和医院共建有湖北省肿瘤疾病细胞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省级医学研究及临床转化平台,同时,思安公司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


2016年2月,CD19 CAR-T产品在武汉协和医院完成第一例临床研究回输。2019年4月,思安医疗通用型CAR-NK、BCMA-CS1双靶项目立项。2020年11月,思安医疗自主知识产权人源化CD19抗体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20年12月,思安医疗BCMA-CS1双靶CAR-T项目通过武汉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启动临床研究。2021年4月,首例BCMA-CS1双靶CAR-T临床研究回输完成。



产品线

 

▲来源:思安医疗官网,http://www.sianmed.com/col.jsp?id=147

 

34

武汉华大吉诺因


华大吉诺因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生物科技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致力于肿瘤基因组、生物信息技术和肿瘤免疫的研发。2017年,华大基因成为股权投资方。2019年3月完成1.2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广发信德和高林资本是投资方。2020年12月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高瓴创投、光谷创投、大象投资、知因盒子和锲镂雅南是投资方。


华大吉诺因在武汉光谷生物医药园建有符合GMP要求的、高规格的细胞制备中心,总面积达1,000余平米,拥有9条完全独立的细胞制剂生产线,以及专业化的细胞制剂生产、质控团队,共同为临床试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华大吉诺因COO杨乃波透露,Neo-T(靶向新生抗原自体免疫T细胞)注射液的I期临床已经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启动,将于数周内展开病人入组,华大吉诺因的产品正式进入临床研发阶段。


因武汉华大吉诺因的官网目前无法进入,故此处未呈现产品线。

 

35

天津天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锐生物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免疫治疗技术和产品研发商,主要从事创新免疫治疗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并拥有抗体靶向技术和T细胞介导免疫治疗技术,以及MAR、TriTE和MAR-T三大创新技术平台,产品包括MAR-T、CAR-T以及基于MAR的双特异性抗体和特殊抗体融合蛋白等。


因天锐生物官网目前无法访问,故此处未呈现产品线。

 

综上所述,包括科济药业、南京传奇在内的30多家国内药企,纷纷扎根于CAR-T细胞疗法领域。国内CAR-T领域已上市的公司,包括:科济药业(港股)、亘喜生物(纳斯达克)、药明巨诺(港股)、南京传奇生物(纳斯达克)。此外,上海细胞治疗集团(D+轮)、艺妙神州D轮,恒润达生、斯丹赛生物、合源生物等C轮融资阶段,北恒生物、邦耀生物、优卡迪等B轮融资阶段,武汉华大吉诺因、武汉波睿达、百暨基因、马力喏生物等A轮融资阶段,均在CAR-T/UCAR-T领域布局了多款产品。

 

国内本土公司CAR-T管线布局特点分析


a. 临床注册品种靶点/适应症分布

国内注册临床的CAR-T产品出现靶点扎堆现象,CAR-T疗法中已有上市产品的成熟靶点CD19和BCMA的开发品种占比超过80%。其中CD19占比61.8%,排第1位;BCMA占比20.6%,排第2位。注册临床的CAR-T品种中,还涉及CD30、CD20、CD19/CD22双靶向等产品。抗CD20、抗CD22 CAR-T疗法主要针对靶向CD19 CAR-T抵抗的B细胞血液肿瘤。抗CD30 CAR-T主要开发用于CD30阳性淋巴瘤的治疗。此外,针对实体瘤开发的Claudin 18.2、GPC3等靶向疗法,已经有本土药企向CDE提交了临床注册。

 

▲图3 国内CDE注册临床的CAR-T产品靶点数量排名

来源:药渡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整理

 

国内注册临床的CAR-T产品,血液肿瘤比重远超实体瘤,具体开发的CAR-T个数及比重见图4。

 

▲图4 国内注册临床的CAR-T产品适应症分布

来源:药渡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整理,截至2021.10

 

以科济为代表的药企致力于实现在胃癌、肝癌等实体瘤领域的突破。目前注册临床的靶点涉及Claudin18.2和GPC3。国内CAR-T疗法的注册申报采用“双轨制“,除了向CDE提交临床申请外,还可以进行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众多科研工作者及药企在探索性临床试验中,针对实体瘤进行了CAR-T疗法研究,靶点还涉及MUC1(乳腺癌、胰腺癌等)、Mesothelin(胰腺癌)、EGFRvIII(脑癌)等。但是这些靶点的CAR-T产品尚未向CDE注册临床。


按照CDE注册临床的CAR-T产品数量对药企进行排序,科济、恒润达生、优卡迪和亘喜生物排前3位。截至目前,科济注册临床的CAR-T品种达4个,排名第1位,4款CAR-T分别靶向CD19、BCMA、Claudin18.2和GPC3。这4款产品目前均已获批临床。恒润达生和优卡迪均有3款CAR-T注册临床,并列第2位。恒润达生的3款CAR-T产品分别靶向:CD19、BCMA和CD19/CD22双靶点。目前恒润达生这3款产品均已获批临床。驯鹿医疗也有1款CD19/CD22双靶向CAR-T产品注册临床,已经获批临床。优卡迪注册临床的CAR-T产品包括2款靶向CD19和1款靶向BCMA。两款靶向CD19的区别在于:一款CAR-T将白介素6分泌功能敲减,旨在降低毒副作用;另一款是敲减PD-1旨在增强CAR-T细胞的疗效。其中敲减IL-6靶向CD19的CAR-T品种已经获批临床。此外,优卡迪开发了一款GPC3靶向治疗肝癌的CAR-T产品,目前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尚未注册临床。亘喜生物目前有2款CAR-T产品注册临床,一款是靶向CD19的自体CAR-T产品GC019F,另一款是靶向CD19的供体来源异基因CAR-T产品GC007g,目前2个产品均已获批临床。


国内本土药企向CDE注册申报的CAR-T靶点数量排名详情见图5。

 

▲图5 国内注册临床的CAR-T产品研发公司-靶点个数

来源:药渡数据库及公开信息整理

 

b. CAR-T疗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1)CAR-T目前未能突破实体瘤

以科济为代表的国内外众多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但是目前为止,CAR-T疗法均未能在实体瘤领域取得突破。


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未能取得突破的原因主要包括:肿瘤的异质性体现在不同患者对CAR-T细胞疗法的响应率不同;实体瘤微环境不仅包含Treg(调节性T细胞)、TAM(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多种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细胞,还会过度表达TGFβ、IL-10、IL-4等细胞因子,而这些细胞因子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这些因素构成的实体瘤微环境会显著降低CAR-T细胞的效力。因此如何避免实体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且长时间维持局部CAR‐T细胞的水平便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2)CAR-T造价高昂,普及性低

CAR-T疗法的生产工艺复杂,是一种高级定制的个性化疗法。这就决定了美国获批上市的5款CAR-T疗法的定价均逼近50亿美元。国内上市的2款CAR-T产品,定价虽然远低于国外的产品价格,但是复星凯特定价高达120万人民币,远超患者的支付能力。以法国公司Cellectis、Allogene和亘喜为代表的Biotech公司,致力于开发“现货型”CAR-T产品,旨在降低生产成本能更好的惠及广大患者。

 

同种异体CAR-T开发进展


a. 同种异体CAR-T概述及竞争格局

CAR-T疗法作为个体化疗法,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整个制备成本昂贵。此外,患者T细胞质量差,会影响到CAR-T细胞制备的成功率。通用型CAR-T的出现旨在解决CAR-T疗法的这些缺点。同种异体CAR-T(allogeneic CAR-T),又称通用型CAR-T(UCAR-T)和即用型CAR-T(off-the-shelf CAR-T)。同种异体CAR-T是指细胞取自于健康供体,通过体外操作加工制备成即用型细胞回输制品。理论上UCAR-T可大幅降低CAR-T细胞生产成本。其标准化细胞采集及回输流程,有望从根本上解决CAR-T产品可及性问题。


现有临床结果表明,UCAR-T开发疗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且UCAR-T在靶点开发以及适应症选择上很大程度依赖于自体CAR-T的成功经验。并且与UCAR-T相比,自体CAR-T细胞在体内的扩增持久性更具有优势。相较于自体CAR-T,UCAR-T更容易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和神经毒性,此外,异体T细胞上的HLA表达也会迅速地引起宿主免疫细胞排斥反应。截至目前,全球UCAR-T疗法尚未获批上市。全球临床在研的UCAR-T产品见表2所示。


▲来源:ClinicalTrials.gov;Nat Rev Drug Discov. (2020) 19:185–199.  

备注:此表仅呈现临床阶段的产品,临床前及更早开发的产品暂不涉及。若有遗漏,欢迎读者补充交流。

 

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是:移植到患者体内的T细胞攻击宿主的组织,以及宿主对外来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目前,大多数同种异体CAR-T疗法利用基因编辑来敲除T细胞中的内源性T细胞受体(TCR)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宿主免疫排斥的蛋白如HLA等。这一疗法虽然可以使用多种基因编辑工具,永久性敲除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的蛋白,但是它也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基因编辑工具的脱靶效应,以及潜在的染色体异常风险。


近期美国FDA就因为染色体异常风险,叫停Allogene公司所有同种异体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主要原因是,Allogene发现一名患者在接受ALLO-501A治疗后,出现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2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需要接受大量类固醇治疗,随后又出现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进一步骨髓活体检测发现该患者部分ALLO-501A细胞出现罕见的染色体异常现象。


b. 国内外同种异体CAR-T开发差异及展望

从国内CAR-T疗法的临床研究来看,自体来源的CAR-T产品引发的CRS副反应小,缓解率高;而异体来源的CAR-T治疗,目前只是作为自体的一种补充手段,即只有当自体细胞采集不到足够数量或者T细胞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异体。国内通用型CAR-T公司的异体来源,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使用具有血缘关系的HLA半相合或者同胞HLA全相合的异体来源,临床上后者更有效。二是,经过骨髓移植的患者的异体来源于供者。这两种异体来源,均解决了自体细胞无法供应的问题,缩短了整个治疗周期,但是CRS发生率高,尤其是3/4级重症CR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体CAR-T。并且,国内的同种异体CAR-T开发仍然没有跳脱出个体化定制疗法,距离“现货型”CAR-T的概念存在着很大差距。


国外的一些UCAR-T公司是通过特定的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去除T细胞表面的TCR、HLA或CD52分子,以解决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问题。因此他们不需要限定亲属或同胞作为异体来源,他们的异体来源是健康供应者。法国公司Cellectis的核心技术平台,是基于TALEN的基因编辑技术和PulseAgile电穿孔技术。其通用型CAR-T的制备流程为:从健康受试者获得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电转编码TALEN的mRNA,特异性破坏T细胞上的TCR-α链和CD52基因座,临床患者先使用CD52抗体Alemtuzumab清除淋巴细胞,敲除CD52可避免抗体对于回输T细胞的抑制;通过慢病毒转导CAR基因,产生UCAR-T;细胞扩增与冻存。但在临床试验中,Cellectis的通用型CAR-T产品疗效并不理想,由于其未敲除HLA分子,因此并未解决机体对异体CAR-T细胞的排异反应。瑞士的CRISPR Therapeutics除了敲除TCR基因,还敲除了β2-微球蛋白(B2M),以改进异体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其开发的通用型CAR-T产品CTX110和CTX120,均处于临床I/II期。


国内通用型CAR-T的领先药企亘喜生物,其研发的GC007产品仅敲除了TCR基因,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供体HLA匹配来减少宿主对于回输细胞的排异反应。亘喜生物自主研发的TruUCAR技术平台,为避免发生GvHD利用CRISPR/Cas9技术去破坏T细胞受体α恒定(TRAC)位点,以消除TruUCAR候选产品TCR复合物的表面表达;为消除潜在的“内耗”现象(CAR-T细胞间互相杀伤),利用CRISPR/Cas9破坏了CD7—一种CAR-T细胞上表达pan T和NK的标记。并且在无需使用抗CD52抗体联合治疗的情况下,也能在患者免疫系统中存活,从而避免使用额外深度免疫抑制药物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感染风险。


UCAR-T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否在体内有效扩增;二是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如何持久。异体CAR-T输给患者前,为了克服宿主免疫排斥反应,要进行清淋操作。然而,清淋方案目前只适用于血液瘤患者,实体瘤患者难以承受足够剂量清淋方案引起的毒性反应。此外,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可敲除HLA,以此避免宿主T细胞对外来细胞的排斥反应。但是,HLA的缺失会导致机体NK对于UCAR-T的识别杀伤。目前可操作的方案是在UCAR-T内转入NK细胞抑制性分子,如HLA-E、HLA-G、siglec-7等。


近期,Poseida Therapeutics(Nasdaq: PSTX)宣布终止自体CAR-T产品P-BCMA-101的开发,转而开发同种异体管线P-BCMA-ALLO1。据Poseida表示,同种异体CAR-T疗法P-BCMA-ALLO1在2021年8月在美国获得IND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开发,并且其抗肿瘤效果要优于P-BCMA-101。Poseida的首席执行官Eric Ostertag表示,CAR-T的未来是同种异体,而不是自体。目前该公司官网上的pipeline仍然涉及自体CAR-T产品的开发,如P-PSMA-101针对实体瘤开发的CAR-T产品。


以Cellectis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等开发的UCAR-T产品如果能获批上市,或可真正实现标准工业化制备流程的“现货型”的CAR-T疗法。然而,同种异体CAR-T的开发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同种异体CAR-T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未在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此外,Allogene最近发生的基因编辑技术脱靶导致的染色体异常事件,都表明距离“通用型”CAR-T获批上市实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复星凯特国内获批上市的CAR-T疗法缺席了近期的医保谈判,自体CAR-T疗法距离进入医保还有一段距离。自体CAR-T因其“个体定制化”复杂制备过程,以及高昂定价限制了CAR-T疗法的普及。因此,从技术迭代和可及性这两个角度来说,同种异体CAR-T疗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杜璇.免疫细胞治疗CAR-T的产业链与未来发展情景分析[J].华东科技,2018(10):54-56.
2. 朱芳明,蔡晓晴,崔畅,等. 通用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21,30(13):1192-1199. DOI:10.3969/j.issn.1003-3734.2021.13.007.
3. 张水华,何询. 细胞免疫治疗产业化进展及相关风险因素[J]. 生物产业技术,2017(5):21-26. DOI:10.3969/j.issn.1674-0319.2017.05.004.
4. 李成功,梅恒,胡豫.基因编辑技术在CAR-T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03):338-345.
5. 方雅玲,董宇倩,王亚男,等. 同种异体CAR-T细胞的研究进展[J]. 肿瘤,2021,41(5):363-370.
6. 'Off-the-shelf' allogeneic CAR T cells: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Nat Rev Drug Discov. (2020) 19:185–199. DOI: 10.1038/s41573-019-0051-2.



【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美柏医健立场,欢迎交流补充




PS:关注文章底部“知识星球-医前沿宝藏俱乐部”,搜索相关内容可以直接获取。每天仅需0.4元目前已经同步上传同步文件500+,视频200G+,未来一年新增额外500篇。


近期行业会议推荐
上海 | 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先锋中国峰会2021(12月9日-10日)
南京 | 2021CTD资料准备及申报提交案例分析专题培训班(12月10日-12日)
丁恩峰线上 | 药品研发质量体系建立关键问题分析及QA自身岗位技能如何提升精研班(12月27日-28日)
成都 | 第四届新型疫苗研发与产业化论坛(2022年1月7日-8日)
广州 | 2022中国改良型创新药珠江高峰论坛(2022年3月11日-12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分享,文章观点、内容、图片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交流
[姓名+公司+部门]
1、药物/器械研发&临床高端学习“宝藏”交流群
(药物CMC/安评临床前、中美IND申报、临床阶段、临床资源交流群等)
2、创新药研发申报流程/相关费用预算
(药物CMC、动物安评、IND注册、医学方案、临床运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药物警戒、医学监察、实验室/生物样本分析等)
3、医疗器械申报流程/相关费用预算
(质量体系、检验、动物实验、注册申报、医学方案、临床运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药物警戒、医学监察等)
4、药物/器械创新项目lincesin in/out
(研发企业与投行资源匹配、全国企业园区落地政策等)
5、药物/器械BD资源“宝藏”交流群
CMC、临床前CRO、临床CRO、SMO、临床保险、I期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影像等

声明:媒体合作方面
本公众号性质是个人媒体(开放公益)。行业会议、药物培训、学术会议、品牌宣传、招聘信息可以推送,前期更多考虑资源置换,与药物器械同仁共勉。因公众号是业余时间搭建,可能回复不及时。
推荐阅读

创新药的风险被低估了

2020年免疫治疗行业现状

深度 | 新药研发成本大揭秘

原创 |CD47单抗调研分析报告

原创 | 左布比卡因脂质体调研分析报告

读懂美国FDA药品注册系列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信息汇总

珍藏 |《制药巨擘的成功密码》

珍藏 | 新药发现与开发(PDF) 

新药 I 至 IV 期临床试验设计之要览

收藏 | 临床试验相关书籍/资料

干货丨浅析CAR-T细胞免疫治疗

盘点 | 中国CAR-T临床试验概况

全球最新丨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解读

2020年国内干细胞相关新政策汇总

盘点 | 2020年国内抗体新药申报汇总

盘点 | 2020年临床试验与新药批准情况汇总

中欧美三地临床申报的流程&关键点

收藏 | 中美欧药典PDF以及各国药典查询方式

珍藏 | ICH 指导原则(Q\S\E\M系列)中英文合集

珍藏 | CDE《药品技术评价文集》第一辑、二辑、三辑

最新CDE更新【常见一般性技术问题解答】

改良型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设计思路

CRM、BMA-CRM、BOIN剂量爬坡设计方法

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案例分析

最新最全中国重点肿瘤创新药企业在研管线

2019年中国主要研究者肿瘤临床试验承接报告

药监解读 | 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回放

药监解读丨《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法规回放

盘点 | 最新27个抗癌潜在靶点,38款代表性候选药物
干货 | 教你如何撰写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PDF)
干货 | 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申报资料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收藏 | II-期、III-期临床试验方案模板-中文翻译PDF

CDE- ICH 指南专题视频培训(13个专题-限时回放)

2021 J.P摩根大会:近30家中国企业亮相分享-PDF

回放 | 2021关于药品注册法规最新进展报告会

最新数据 | 2011-2020年10年临床研发成功率及贡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