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已成我国排名第一死亡原因和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大疾病。在我国,平均每7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因此死亡,每年新发近200万例,且还在以每年8.7%的速率迅速增长。
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俗称「中风」。
大脑血液供应中断,脑细胞缺氧,随之而来的各种临床症状就叫卒中。因大脑控制着整个身体,所以症状遍布全身,具体出现什么症状,取决于脑组织的受损部位。



大多数脑卒中在发作之前都有一些预警信号,但这些信号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可以缓解,往往被忽略。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有上述“120”的情况要提高警惕了。
很多人都是从开始断断续续头痛转化为持续性头痛。且每个人病情不同、症状持续时间不一。
很多人在发生脑溢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发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等。
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出现识物不清、甚至重影。这些都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千万不能大意。
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这可能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先兆。
有些病人还会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打哈欠,这也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有时还伴有讲话不清楚。
如果正常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就要小心了。
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
避免以下误区



缺乏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一遇到紧急情况,茫然不知所措
不能为所谓的“抓紧”时间,抱或背扛起病人就跑会加重病情
只顾及喊人帮忙或盲目给病人喂水
远离“三高”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30%,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同样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及颅内出血的风险。
戒酒戒烟
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病的第二类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90%;至于饮酒,有观点认为适度饮酒可以养护血管,但研究表示饮酒并不能带来任何健康获益,反而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减重+多动
缺乏体育锻炼及超重是脑血管疾病的第三类重要危险因素。增加规律的日常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40多种慢性病都有益,其防治效果甚至可能优于药物疗效。
家中常备安宫
除了要注意日常预防,还要常备中风急救药,以防万一。安宫牛黄丸作为急救、预防用药,始于《温病条辨》,盛于匠心传承;挽垂危于顷刻,救急症于即时,家中应常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