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深化“三链”融合 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收藏
关键词: 合作
资讯来源:威海高新区发布
发布时间: 2021-08-16

作为“1+4+N”创新平台体系“4”平台之一,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以助力产业为鲜明导向,通过人才—团队—项目—企业一体化就地孵化,推进高端人才和科研成果向威海汇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推经济发展。
这两个月,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格外忙碌,工信部、科技部的项目同步推进,企业分支互联、工业企业内网安全和大数据分析等项目也发展迅速,公司团队从成立之初只有几个人发展到现在拥有职工近60人,年产值3000多万元,在公司总经理刘红日看来,主要得益于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的支持。
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日:“第一个就是办公环境非常好,第二个就是给我们提供很多便利的政策,企业管理方面的,发展方面的也做了很多的培训,利用校友优势来给企业进行一些诊脉,提供一些发展的建议,避免企业走弯路。”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聚焦服务本校人才创业,助力威海产业创新,先后引进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财税管理等方面的8家专业服务机构,建立起涵盖创业培训、创业引智等内容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以及“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的孵化体系,目前已成功孵化26家科技型企业,每年留威工作或回流的哈工大毕业生持续增加,卢佳星就是其中一位。三年前,她在哈工大(威海)研究生毕业,前往天津工作,一年前被双创园和天之卫吸引,她又带着老公一起回到威海。
打造专业服务平台的同时,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还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创建“两清单一平台”服务体系,自主开发智慧园区软件平台,建立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创业梯队库、在孵企业多维度数据库等,精准引导人才团队针对产业链的断链、弱链和短板开展技术研发,威海天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电机模拟器的研发,并在平台支持下取得成功。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还依托哈工大一校三区强大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布局建设了以院士和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1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新型校地协同发展共同体,助力我市核心技术进步和战略新兴产业提升。

哈工大(威海)副校长,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董事长、总经理张文丛:“为传统产业的发展赋能,这是一个方向。围绕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城,包括我们高端的传感器、各种探测技术、数据处理、易购网之间的协同所需要的一系列的技术以及产品,以我们已经获得的相关技术突破,把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的布局,推动我们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来源:区党政办公室 

作者:鞠程芳

摄像:孙全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近年来,高新区坚持科技引领,全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


官方微信号:whgxqfb

关注,是最美的遇见。

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