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表来了!个人经营所得合并计算个税

收藏
关键词: 合并
资讯来源:赛柏蓝器械
发布时间: 2021-03-25

目前已经进入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间了,是不是要补缴个税,大家都会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查询。但据部分客户反映,今年已经接到了税务或者园区的电话,说其名下个人独资企业(以下简称个独)个税也需要合并计算,相当于个人经营所得也要汇缴,具体说要看什么C表。“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前都没有听说,而且每月或季度我们都缴过个税了,也没有拖欠税款什么的,怎么会有这回事,这是不是骗子的新招数?”很多人都有疑问。


确实,过去一个人可以成立多家个独企业,每家税款是单独计算的。当金额比较大时,或者服务对象比较多时,通常做法是把金额分解,个人成立多家个独分别处理,这样不会升成一般纳税人,税也交的比较少。还有一些“税筹方法”,每家个独都人为控制,开票金额接近临界点,享受最大程度税收优惠,这个卡点一般是每年开票120万,300万等等。而今年,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62号文,2019年第7号文,2019年第46号文,对个人经营所得推出了ABC三类申报表,怎么区分呢?


A表是用于个人经营所得预缴,平时月或季度报税就是用这个表,这个暂时不管,会计会做账报税的。B表是个独实行查账征收的适用,因为这种很容易就上了个人经营所得最高的第五档,不用补缴,加上以前个独查账征收的也很少,没有这类情况也可不管。C表就是一个人有两家或以上个独的适用,合并几家个独纳税所得额后,按总金额核算个人经营所得,这样个人名下几家中开票比较少的个独,都要按总额所达到的个税档位,补缴个税。按五级累进制,最高的是35%这一档,最低的5%。这就是说,原来有的个税单算按5%档位的,可能要按35%档位来补缴,这差别还比较大,身边的朋友中,最多的据说要补缴100多万,叫苦不迭。那赶紧来看看C表是怎么查询吧?流程是这样的:


个税申报截图,电脑上点击进入(手机上是看不到的)


1、选择“自然人电子税务局”进入


2、在电脑上用密码登入或者个税APP扫描进入


3、点击“我要办税”


4、选择“经营所得C表”,什么扣除飘过就好


5、选择“2020年度”


6、选择一个“汇总地”


7、查看“应补税额,选择提交申报”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名下的公司和需要补缴的金额,只需选择一个公司作为“代表”进行汇总申报。


关于开的金额和要补缴的个税之间测算,我们举例测算一下

例1:个人“甲”名下有三家个独企业,均为服务类核定征收,核定利润率10%。


A企业:年开票100万

B企业:年开票500万

C企业:年开票1000万


不合并计算的情况下:


A企业个税约为:100万*10%*20%-10500=9500元


B企业个税约为:500万*10%*30%-40500=109500元


C企业个税约为:1000万*10%*35%-65500=284500元


总计:403500元


而合并后汇总计算的情况下:


开票:A+B+C=1600万


总个税约为:1600万*10%*35%-65500=494500元


年度汇缴应补缴个税为:


合并计算应缴税总和-不合并计算已缴税总和=91000元


(C企业是顶格交个税,它的金额增加也不会对补缴额产生影响)


例2:个人“乙”名下有三家小规模个独企业,均为服务类核定征收,核定利润率10%。


A企业:年开票120万

B企业:年开票120万

C企业:年开票450万


不合并计算的情况下:


A和B企业个税都为 120万*10%*20%-10500=13500元


C企业个税为  450万*10%*30%-40500=94500元


三公司合计已缴个税:13500+13500+94500=121500元


而合并后汇总计算的情况下:


开票:A+B+C=690万


总个税约为:690万*10%*35%-65500=176000元


年度汇缴应补缴个税为:


并计算应缴税总和-不合并计算已缴税总和=54500元


例2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税筹方法”,现在里面的A和B企业都要按最高档来补缴个税,C企业也要升一档补缴,这就是合并计算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个人拥有不同类型个独,核定行业税率不一致,像既有10%服务类又有5%贸易批发类(医疗器械)的,则各公司先分别按不同行业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进行累计。


关于个税合并计算,我们建议:

1. 真实的人做真实的事,如果你真的做了这么多推广工作,有这么多收入,照章补税吧,毕竟核定征收的,就算高点也高不到哪里去。


2. 每个人最多保留两家小规模个独。


3. 如果名下有一般纳税人个独企业和小规模个独共存,小规模是比较吃亏的,肯定要补缴,建议更换法人。


4. 如果名下都是一般纳税人个独,年开票都超过500万,已经到个税最高一档,可以共存,对C表没有影响。


个人经营所得目前还是依据五级累进制,个人工资薪金收入是七级累进,两个标准都不同,并没有合并,不用担心。前几年虽然没有C表,但个人的经营所得实际也应该合并计算,只是由于全国还未完全联网和有关部门还没有关注这一块,前几年没有实施,现在堵上了这个漏洞。以前相当于享受了政策红利,现在不能享受了也不能算损失,何况去年还把小规模增值税从3%降到1%了。虽然从口袋里拿钱出去很心疼,但想一想这是从省的钱里拿一部分出来,这样也许会释然吧!


请注意:汇缴的最后期限是2021年3月31日,如逾期可能会产生滞纳金!


附:个税五级累进制表


本文作者


卞伟,上海医咨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医咨是金税三期系统承建商金财互联(002530)参与投资的财税平台下属公司,和奉贤区最大的政府经济开发区--东方美谷集团等园区合作,长期从事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的咨询和税筹业务,做CSO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的实际落地,并提供行业内最好的财税服务,为促进医药行业代理商转型,销售渠道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广受好评。

如有财税(CSO营运)方面的话题探讨,请咨询:卞先生13482514859(微信同), 黄先生17721403297(微信同),或添加如下微信交流(长按二维码3秒直接加微信)。




声明:本文的合法性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