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国谈要有合理预期,成功率或不会很高;仿制药巨头原料药厂将裁员!

收藏
关键词: 医保局医保制药仿制药裁员药厂
资讯来源:医药经济报
发布时间: 2020-08-29


一周头条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医保基金池即将迎来历史“大扩容”;仿制药巨头梯瓦宣布以色列原料药工厂裁员计划;海南省医保局发布《海南省2020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拟推进未过评仿制药带量采购……本周医药圈有哪些新闻值得关注?小编进行了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医保局:

国谈要有合理预期,成功率或不会很高

  8月28日,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就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回应了相关问题。近年来,随着药监部门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我国新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我国药品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也不断涌现。该负责人表示,从医保部门的角度,一方面希望更多更好的药品能够及早上市、及早进入临床应用、及早纳入支付范围、及早让患者获益,但另一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医保筹资有限,2019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只有800元左右,其中的三分之二还是来源于财政补助,因此必须强调和坚持“保基本”的制度定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价格合理、经济性高、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纳入目录范围。



“在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中,我们将组织专家严格把握有关标准和条件,也请社会和药品企业对谈判要有合理的预期,可能成功率不会很高。”据其透露,如进展顺利,本次目录调整工作将于年底前完成,争取明年起落地执行。 (新华网)

  

 点评

  从2016年开始,国家医保药品谈判每年举行一次,已连续进行了4次谈判。2016年的首次国谈是由原国家卫计委主导的,共有5个品种参加,最终成功了3个,成功率为60%;2017年有44个品种进入国谈,最终36个成功,成功率达82%;2018年进行了抗癌药的专项谈判,共涉及18个品种,最终17个成功,成功率高达94.4%;2019年将更多品种纳入,共有119个品种参加谈判,最终70个成功,成功率为58.8%。


     

医保重磅改革,医院用药结构或巨变

  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征求截止日期为9月6日。方案提出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建立完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保障机制,从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入手,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普通门诊统筹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支付比例从50%起步,随着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针对门诊医疗服务特点,科学测算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并做好与住院支付政策的衔接。(国家医保局)

  

 点评

  尽管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的是医保个人账户改革,但背后折射出的医保支付原则重大改变值得产业关注。有分析认为,随着门诊医疗费用被医保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意味着此前以病床为主的医院扩张模式的终结,医院门诊市场的兴起或将对医院用药结构带来新一轮的变化。从目前门诊总量来看,基层医疗市场占有较多份额,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皆为主要的门诊用药,此次改革举措势必会更多地向基层医疗市场倾斜。带量采购降价和医保报销放开,毋庸置疑将极大地提高药品普及率。


    

武田23亿美元出售非处方药部门

  8月24日,以622亿美元收购夏尔(Shire)的日本最大制药商武田制药正式宣布,同意以2500亿日元(约合23亿美元/161亿人民币)的价格将旗下的非处方药部门出售给私募股权投资巨头黑石集团,此项交易预计将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最终价格相较武田制药4000亿日元的初始报价足足降低了1500亿日元(约合97亿人民币)。(Takeda)

  

 点评

  尽管对夏尔的超级并购让武田制药成为跻身全球销售额最高TOP 10药企中唯一的亚洲制药公司,但同时也让其背负了超过3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为缓解债务负担,武田制药在完成超级并购的同时也宣布了一项价值达10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剥离计划,欲出售包含其旧总部在内的21项非核心资产,此次抛售的非处方药业务只是其中一项。在充满挑战的行业大势中,武田制药不断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或许是值得其他跨国药企思考和借鉴的范例。


    

梯瓦以色列原料药工厂将裁员

  8月24日,国际仿制药巨头梯瓦制药宣布将削减其位于以色列Neot-Havav的原料药(API)工厂的350个职位。据悉,此次裁员是梯瓦制药“全球优化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2022年2月前精简工地运营和人员。据称,此次裁员并不是立即生效,该公司将在2022年截止日期之前完成这些职位的裁员,并且会为受到裁员影响的员工提供“超出法律或集体协议要求的公平的离职福利”。(FiercePharma)

  

 点评

  全球尤其是远东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以色列高昂的生产成本,都使得Neot-Havav工厂相对于梯瓦其他工厂和其他制药商而言缺乏竞争力。目前,梯瓦将重组作为其核心业务的一部分,试图摆脱仿制药领域竞争带来的业绩压力。全球仿制药激烈的竞争已经导致该公司产品线的利润全面下降,梯瓦不得不转向自主品牌业绩的增长,包括偏头痛药物Ajovy和亨廷顿疗法Austedo。重组计划能否改善梯瓦仿制药投资组合中的资产状况,仍有待观察。


    

三季报预告医药股继续报喜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陆续披露,三季报预告也随之浮出水面。根据WIND统计,截至8月25日,两市共有206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预告,约半数三季报业绩报喜,其中超过70家公司三季报和中报业绩双双增长。从业绩预喜的公司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占比较高。医药股明德生物、沃华医药、回盛生物、东方生物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最大增幅分别为665.93%、210.00%、132%、50%。(深圳商报)

  

 点评

  梳理上市医药企业半年报和三季报预告可以发现,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化学药等板块依旧呈现出较快的涨势。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整条医药产业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站上了加速发展的大风口。具体来看,虽然推动各家上市医药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可以看见的是,在风口驱动下,整个医药板块的基本面在改善,使得资本市场有望形成业绩与估值共振,从而成为资金抱团取暖的焦点。


    

多家主营相关呼吸类药物药企业绩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出门戴口罩的人数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降低,原本畅销的感冒咳嗽药出现了卖不动的迹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A股中多家主营相关呼吸类治疗药物的企业中报业绩出现下滑,特一药业、济川药业、金石亚药等七家药企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幅度均在10%以上。(第一财经)

  

 点评

  受限售政策和发病率降低等影响,感冒止咳类品种的市场下滑在情理之中。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卫生习惯的改变是否会持续影响感冒、呼吸品类药物的销售,特别是下半年销售旺季的影响仍需持续观察。药企应该采取措施克服种种销售不利因素,例如积极关注疫情动态和防控形势,即时调整公司产品动销策略,及时优化产品销售结构,尽可能降低和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海南拟开展未过评药品带量采购

  8月26日,海南省医保局在官网发布《海南省2020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众可在9月1日前提出反馈。海南将在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竞争较充分、临床使用成熟、同一通用名下尚未有仿制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中,通过专家遴选形式确定采购品种;要求申报企业报价不得高于现行全国挂网最低采购价。

  

  通过资质审核企业数≥3家的品种,经采购双方确认,符合本次报价有关要求的最低报价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通过资质审核企业数≤2家的品种,组织谈判专家组与报价最低企业进行议价谈判,达成一致意见的,该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以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包括参比制剂、通过FDA认证且在欧美销售的仿制药),按照循序渐进、梯度降价的原则,逐步调整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合理用药。(海南省医保局)

  

 点评

  有分析指出,海南未过评仿制药集采方案总体来看不愠不火,并无特别激进条款,唯一需要药企留意的是不充分竞争的品种议价幅度与力度,这一点属于不确定因素。此外,海南对于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实际上是在摸索其它省份还未走过的道路,在不存在过评品种的现实条件下,直接让仿制药登场把价格降下来,引导原研调价。海南此次集采趟出的降价新路,是否会引发其它省份效仿值得期许。


  

整理 张松

编辑 陈雪薇






政策、热点、干货

全都有!

扫码加小编

邀你入群


朋友!“在看”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