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国药控股董事长辞职,国药管理层变动引关注

收藏
关键词: 控股国药辞职
资讯来源:生物探索
发布时间: 2021-01-14

1月12日,正值

新冠肺炎疫苗在国内开始规模接种之际,国药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59岁的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智明提出辞去国药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及董事会法律合规委员会委员职务。

同一天时间, 国药股份在上交所公告,该公司52岁董事、总经理李辉先生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战略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

国药控股和国药股份,是国药集团体系下的其中两家上市公司,两家公司主营业务均为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和零售等。受高管离职影响,国药控股 股价微跌,截至13日下午收盘时,该股股价下跌0.55%,报18.02港元; 但是在A股,国药股份股价却大幅下跌,截至13日收盘,该股下跌5.17%,报42.96元。

 

离职时机不寻常,李智明任国药控股董事长近4年

国药控股于2003年1月在上海成立,2009年9月在香港上市,主营医药分销业务,依托覆盖全国的分销及配送网络,为国内外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及其他医疗保健产品的制造商和供货商,及下游的医院、其他分销商、零售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客户提供全面的分销、物流和其他增值服务。

国药控股2019年年报资料显示,李智明拥有逾38年工作经验,其中逾34年为药品及保健品行业的管理经验,是高级经济师、主管药师。离职之前,李智明担任国药控股董事长时间近4年,并且还兼任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及总经理、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及多家子公司的高级管理职务。

 

李智明 图源: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此次李智明的离职时机并不寻常。 当前, 正值国药中生生产的新冠肺炎疫苗在国内大规模接种期。 事实上,在新冠疫情期间,因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研发工作,同属于国药系的国药控股股价大涨,国药控股就此还曾多次发布澄清公告。


公告表示,李智明确认其与国药控股董事会之间“并无意见分歧”,也无任何与辞任有关之事宜须敦请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垂注。李辉的辞任亦不会导致国药股份董事会人数低于董事会会议最低法定人数,以影响董事会正常工作。其虽然持有国药股份54.72%的股份,但不会对公司运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新董事长曾执掌国药器械

在披露李智明卸任董事长的同时,国药控股董事会便选举了于清明代行董事长职权。根据国药控股官网显示,于清明现任国药控股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同时,于清明还是国药控股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和法律合规委员会成员,以及国药控股旗下孙公司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器械”)董事长。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国药器械是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清明担任董事长。而中国科学器材持股60%的大股东正是国药控股。

 

于清明负责的医疗器械业务板块业绩在2020年表现十分突出。根据国药控股2020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38亿元,同比增长11.5%,而这主要是由于毛利率较高的医疗器械配送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的提升。截至2020年9月30日,国药器械实现营收约384.55亿元,同比增长28.46%;营业利润约为16.93亿元,同比增长54.15%。

 

从此前的言论来看,于清明似乎更注重 创新意识。 在2020年12月的一次论坛上,于清明曾表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很多短板要补齐,尤其亟待解决高端医疗设备受制于人的问题。他认为, 要通过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汇集国内优质的产业资源,打造高质量医疗器械产业 集群,实现产业差异化发展,打造一批医疗器械产业的“航空母舰”,让中国生产的医疗器械服务全球。

本文整合自健康界、金融界网站

End

往期精选


围观

热文

热文

热文

热文

医药

免疫疗法 | 生物仿制药 | 疫苗 | 耐药性 | 药物靶点 | 健康生活 | 药企新闻 | 药物盘点 | 制药技术 | 药物副作用


基础研究/转化医学
白血病  | 肺癌  | 胃癌  | 结直肠癌  | 肝癌  | 乳腺癌  | 胰腺癌  | 心血管疾病  | 神经退行性疾病  | 肠道微生物

医疗器械/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 医疗器械  | 生物纳米  | 3D打印  | 基因检测  | 单细胞测序  | 基因编辑  | 辅助生殖  | 人工智能  | 精准医学

政策
抗癌药  | 4+7带量采购  | 耗材  | 备案制  | 注册人制度  | 健康中国  | 新版基药目录  | AI医疗器械  | 远程医疗  | 同股不同权

市场/资本
IPO  | 融资  | 合作  | 基金  | 港交所  | 科创板  | 创业板  | 研发投入  | 收购  | 市场&消费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