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的突围之路!

收藏
关键词: 研发
资讯来源:易企说17Talk
发布时间: 2022-04-18

同心聚力谋发展,合作共赢谋新篇。

今天,易贸医疗携手中国医药城、碧迪医疗共同举行在线直播专题会议,共划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共谋合作与发展。

在线圆桌论坛

主题: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的挑战和策略



利用研发型的、公共型的平台,推动国产替代的研究

最近几年,生物医药,尤其是抗体药物可谓是风起云涌。从2016年开始,国家药监局重拳出击,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新药申报变得更加规范,新药速度也变得更加便捷。从2018年开始,港交所率先推出了18A政策,很多暂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可以赴港上市了。到2019年,科创板推出了第五套标准,致此,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变得更加便捷,估值相比于以前更加高。于是,融资、新药研发、IPO,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操作,一直到2020年,疫情的风口更加把生物医药送上了云端。然而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me-too”药物扎堆、PD-1内卷、集采大幅降价等因素,很多生物医药企业IPO出现了破发。可以这样来讲,最近五六年,我们的生物医药产业可以说走过了欧美一百年的场景和历程,分别是繁荣、泡沫、幻灭和最后的重生,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并且客观的分析我们的当下,也可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展望我们的未来,那么如何提速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

江苏华泰疫苗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彭福中先生从研发的角度上来讲,现在抗体药物的研发,无论是从技术到生产,都还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在服务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时,这些企业的服务讲究一个深度,如果只是提供场地、设备、服务的话,这个可能是比较基础的,这仅仅是孵化器的1.0版。如果能够提供一些专业化、更为深入的一些服务,比如抗体筛选平台、抗体药物质量检测平台,此类更深入的服务对研发型、创新型的企业会有更多的一些帮助,这是我们的体会,也是我们在整个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在不断地升级改造、升级深入的一个范围。

第二,讲产业化。随着CMO和CDMO抗体药物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这类技术都非常成熟。基于现在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外疫情的形势,进口的仪器设备是比较难以实现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如果能够实现进口仪器设备和关键耗材、关键仪器的国产替代,这是我们当下可以加速或者推进抗体药物生产产业化的一个推手。

我们华泰疫苗平台计划跟国内国产替代的目标厂商能够合作,利用我们这个研发型的、公共型的平台,推动国产替代的研究。



缩短供应链,大幅降低目标市场准入、运输贸易摩擦带来风险

抗体药物全球供应链的现状、机遇或者挑战。

扬子江药业集团圣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罗柏贵先生在我们公司具体的运作过程当中遇到了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市场准入方面,我个人觉得在疫情之下药品在海外市场准入的速度大大地减缓,以及监管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影响企业的市场准入的计划和进程,存在错失了最佳时机的风险。

第二个是企业内部的供给端需求的预测和库存如何驱动供应链快速有效的响应,精准的计划。在战略层面来讲,其选择和管理供应商的能力是不足的,想让供应链能够快速地响应就无法谈起。在执行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的决策上,我们一般都会考虑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落实计划的执行,这是内部。外部是指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一般是药货,市场的预测是计划我们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我们在计划预测的时候往往很多东西是不精确的,其实往往越往上游,你获取的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大,使我们面临的计划的准确度误差就越大,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疫情大背景下,供应的不确定性和供货率的要求,我们对每个品种和物料要设定安全的库存,供应周期和服务质量进行影响。

同时,我们在大环境下,目前全球的运输成本以及及时性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国际形势上制裁和对抗的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也增加,我们的供应链随时有断链的风险。

我在这里有几点建议第一,在供应链要考虑缩短我们的供应链,将生产基地建设在我们的目标市场附近,考虑供应链本土化的运营。同时,要从企业的战略运营里面,大幅度的降低目标市场的准入、运输贸易摩擦带来的一些风险,这可能是我们国内的环境目前还可以,但是后期可能这种加剧会带来很多的挑战。



从质量的角度谈中国抗体药物出海面临的挑战

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了这几年,中国新药的研发逐渐地由license-in向license-out转变。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在生物制药整个产业中,既有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也有一些不利的消息。首先是信达生物的PD-1赴美上市被否决了,亿帆生物FDA对它的评估也被推迟了,但是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却获得了FDA孤儿药的认定。国内抗体药物出海所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江苏赛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建伟先生:抗体药物早期的研发,包括后期的申报,这个要求对各个企业都不一样。赛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个CDMO公司,主要是承担抗体的早期研发,包括从细胞的开发、上下游工艺的开发、商业化生产,包括可以给客户提供中外双报的CDMO公司。我主要是从质量的角度来谈一谈中国抗体药物出海面临的挑战,

药物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各个国家对它的药效性、安全性的要求都有各自的要求,都有严格的要求,从研发、从临床、从生产。对于我们国内企业来讲,你要出海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各个国家对药品的监管和管理的要求都有一些差别。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物料上,规格有差别;从检项上,它也有差别;从过程的控制,也有一些差别,包括验证方法、验证设备,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不把它归类为重大的挑战,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你要走出去的话,你必须要知己知彼,知道差异在哪里。从目前来讲,我们国内GMP阶段,应该说是跟着国外在走,跟着FDA美国的标准在走。

所有的这些差异性对企业内部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小小的挑战。但是在过去的一年半当中,我在一些大的层面上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无论是质量审计、现场审计、书面审计,这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但是国内的话,甚至包括国家指定的检验单位,却不接受这个审计,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这是很重要的,不是说对某一个公司,对整个国家在药品质量管理这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认为我们的药品要出海,必须要符合国际质量的标准。从目前情况来讲,我们国家如何提高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检测水平,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内卷第一个要关心的是自身 ,怎么样能找到自己的优势点

目前我们市场上“me-too”药物比较泛滥,PD-1已经非常内卷了,我们业内甚至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笑话说CD47,目前有47家公司在做,CD43有43家公司在做,PD-1更是有100家公司在做。体药物研发,我们如何来面对内卷问题?

泰州迈博太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王皓先生:我印象当中从2012年、2013年那几年,海归回来的人才特别多,可能跟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一定关系,这是第一。第二,资本慢慢重视抗体药这个领域了。第三,跟CXO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有一定的关系。有项目,有公共的技术平台和人才,越来越多的公司逐渐建立起来。

所谓内卷,商业模式跟做药的它的本质的特性还是不太完全匹配。比如近期最典型的大家所知道的mRNA新冠疫苗,从科学家开始,包括建立了一个小公司,差不多有20年的时间就是默默无闻的,虽然一直有人去支持他,但不要求快速拿到回报。国内则反之亦然,这可能跟大的市场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前几年尤为厉害,这样就造成了我们没有时间去从源头寻找创新,只能是给资本市场讲点故事。但这是跟药物的客观规律相悖的,所以这两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IPO上市破发,下一步可能就是面临着今后几年生存的问题,每个公司可能都面临生存的问题,除了传统的药企有很强的licence-in以外,所有的创新公司都多多少少面临这样的问题。作为我们自己的企业来讲,在资本的冬天到来时,只要能活下去,我相信内卷的情况就会好很多,甚至生产线也好,人才也好,相对来说重新洗个牌,可能这个问题就自然能够得到解决了,这是我关于内卷这件事情是这么看的。

总而言之内卷,第一个要关心的是我们自己,怎么样能找到自己的优势点,在今后的几年只要能存活下来,我相信前景都会很好。



集采之下,如何鼓励创新和良性循环的发展

目前医药集采已经进行了六轮,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了53%,可能有些医疗器械的降幅更大,确实也为百姓带来了一些切实的利益,但是如何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又鼓励创新和良性循环的发展?

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满生先生:我们看到目前集采的环境下,国家大的方针是为了鼓励新药创新,是为了更多的避免内卷的问题,这个方向是好的。

生物医药有几个特点,一个是高投入、高回报,还有一个长周期。但是目前随着集采开始,虽然是做创新药,但是进入医保之后,降价的幅度也是很快的,对老百姓来讲是好事,但是对于很多医药企业来讲,在一定程度里面高回报本身这个点可能就不是那么明显。

国家也一直在思考相关的制度,怎么做创新药,有几个点,更多还是在资金收益上。第一,让创新类药物的通道能够快速推动上市,国家在《新药管理法》,包括在临床管理的制度,还有实现MIH,包括在上市的快速审批,其实我们也看到这个制度里面给新药创新的机制能够快速的兑现这个通道,我想这是我们国内政策的优势。第二,在上市后的一些政策,包括我们看到《基本药品目录》、医保谈判,在这块也是为了鼓励很多新药能够快速接触到老百姓,扩大它销售的覆盖范围,这对新药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融资市场的大环境,对新药也是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内卷之后大家迎来了资本的寒冬,这就迫使药企思考新药该如何去创新,更多地关注新药差异化的研究,给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定义,每个企业自己要定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树立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更多的是在创新的direction里面,该怎么取舍,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

第二个,近十年以来,很多海归人才的回归,包括很多资本市场依赖,我想这个核心力量是在于人才的累积,整个行业发展的非常快。我想在未来的很多领域,比如新兴的像CAR-T、CAR-K,这些技术需要更多的人才进来,包括区域性的集中化的优势。以前以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人才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因为行业的发展有时候也会带来泡沫的,就是人的定力不够。所以在人才方面我们需要做的是内部人员的定力。

第三,我们在考虑资金、政策、人才的大背景下,更多要考虑到土壤问题。今天论坛现场的几家企业为什么选择泰州,一是泰州有比较长的投资环境和生产产业化的环境,包括新药政策以及进一步融资、投资,全国有很多区域,但是我想在政策本身以及配套设施、服务团队的成熟度来讲,中国医药城还是具备比较好的环境。



谁将成为中国下一个爆款的抗体大药?

在过去几年,我们感觉抗体药物生产有几大优势,第一个是很多抗体企业已经在海外进行专利布局了,第二个是中国具备庞大的工程师红利,第三个是从2017年-2020年,我们人才回流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之下,我刚才谈到的三点可能有些已经不再具备了,中国抗体药企业该如何科学的布局我们的管线?谁又将成为中国下一个爆款的抗体大药?

泰州迈博太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王皓先生:爆款大药就像现在CDE的指导原则一样,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有一些临床试验二期结果做的不错,但是了三期以后完全失败,失败率可能会很高,但是具体是哪一个会成功呢,真的不好说。

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满生先生:早期我们产品的方向更多的是想丰富的原则,当然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技术储备、更多的技术平台,更多的是多样化,但我想真正进入到产业化之后,就看企业怎么去定位,如果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做一个技术型公司,我们很多管线的布局可以形成多样化。但是怎么防止内卷,还是在于差异化的识别,我们现在很多药物从技术来讲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单抗、双抗的平台,也有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很多新技术平台,其实很多适应症有时候是接近类似的,我觉得在差异化的对象上也是我们要去关注的,但是说哪个药物真的成为一个大咖,临床价值的取向是我们目前比较关注的,而且从早期多样化的开始,到后面更多的是专业化。

江苏赛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建伟先生:内卷是不可避免的,本身就是一个国家药物发展的某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我想还会持续好长时间。从抗体药物来讲,现在就这么几个靶点,除非发现一些新的靶点,国外好多大的公司在抗体工程这块下了很大的力气。从某种程度上,你怎么去定义做生物技术就做技术这一块,现在在国内企业能够心沉下来去做生物技术这块,比较少,一般情况下来讲,投资的人也希望尽快的回报。



ADC是下一个跟抗体相关的药物热点

对于ADC protect技术,我们未来会有布局吗?

扬子江药业集团圣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罗柏贵先生:我们圣森刚才讲到是九宫格的布局,我们的产线布局未来会涉及到多个平台,目前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现在的产品梯队还没有上来,后期有好的产品、好的项目,我们可以一起合作,目前还在前期设计阶段。

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满生先生ADC肯定是下一个跟抗体相关的药物热点,我们公司也是有相关的产品布局。相关的靶点在于你的取舍,因为这里面也是存在很大的内卷,目前大的药物,国内像荣昌,很多药物已经上市了,而且很多药物的平台也在关键临床期。从技术来讲未来一个新的方向,目前大部分布局生物药做抗体的,可能下一个重磅的方向都是在ADC。

泰州迈博太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王皓先生我们目前没有打算做ADC,我个人觉得它的内卷可能不亚于PD-1。既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启动ADC方面,暂时就先继续观望。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人才的特点

人才招聘在行业内困难不困难,在泰州这个区域之内困难不困难?

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满生先生:因为高校和人才培养的环境,包括像长三角、北京、珠三角可能会有一些优势,但有些地方可能偏远一些,这个是人才分布点的不一样。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人才的特点,有的属于技术型企业。

泰州整体的优势还是在产业化的实现上,包括从技术转移开始,怎么落地到配套产业化的开展,一方面往北走是接近人才的培养大省——山东,第二就是它落地在江苏本身的高校也是非常多的,离南京都不远,包括泰州也用很多本科类和专科类的学校。从产业化人才来讲,泰州的资源还是能够横接从北到东,往东是往上海走,也是有相关产业化的人才。高科技型人才,我觉得很多还是在一线城市,因为有比较好的国际化环境,从技术交流,包括人才知识的沟通,我想这里面会有比较好的区域优势。还是需要企业给自己一个定位,比如我们公司既有research团队以上海为主,在美国也有子公司这是为了适应国际化。从产业化来讲,我们更多是以泰州来布局,因为泰州这个地方就是很核心中庸的地带,能够横贯南北这块人才的聚集。

江苏赛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建伟先生:我们面对的困难是招一些有经验的,特别是招一些经理以上的高管,这是相对来讲比较困难的。第二个困难,留住人才可能也是一个困难。泰州、苏州、无锡、上海,同样一个职位,薪酬也不同,作为企业怎么去平衡和管理这块,吸收人才、留住人才,这是相对来讲比较头疼的事情。

江苏华泰疫苗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彭福中先生:我个人的观点,产业化的人才还是以新鲜血液为主,希望能在泰州培育更多新型的人才。从我们平台的角度出发,利用平台的优势,比如平台工业化技术、仪器设备,我们也在跟企业沟通建设,比如我们生物制品人才的实训基地,希望通过平台化的资源或者公开化的运作模式能够给本地,给中国医药城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培养放到生产线上还是比较大的成本,如果能从我们的平台上着手,先从基础,最后到成熟,然后到线上的磨炼,这样一个模式,我们觉得是解决人才培训、培养一个不错的方法。


2022第七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EBC暨易贸生物产业展览


扫描二维码

直达大会现场

二维码首页

↓↓↓是您想要了解的?

EBC论坛|EBC展览

参展机构|注册通道|咨询联系

EBC活动|采购俱乐部


议信息

大会名称:2022第七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EBC暨易贸生物产业展览

主办单位:易贸医疗

指导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协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投资促进委员会

会议时间:2022年6月26-28日

会议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参与群体:覆盖创业者、科学家、临床医生、投资人和供应商等



贸生物产业展览

EBC覆盖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mRNA等生物医药创新领域,通过EBC会议、展览、活动三种形式,共建生物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三大展馆全方位展示,C3展馆坐拥业内优秀品牌企业,更有大型娱乐展区,采访区,易贸快闪店;D3展馆集聚各类精彩品牌企业,更有约见区,观众休息区等交流集聚地;E3展馆企业展示区,更有用餐区,特色小食区。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